关于家校互动相关问题接受的采访 -pg电子试玩

2010
2019-11-19 19:23 原创

上周刚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正好把我回答过的一些核心问题分享给大家,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各个学校体制不同,各学校发展阶段不同,因此所需要配备的家委会类型也各不相同,不可将学校和学校横向比较,此文仅作家长层面的交流参考。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公办民办,质优的学校一定是家委会积极配合、与学校一起同心合力共同办学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给最大收益人——我们的孩子,提供最佳成长环境和最棒的课程。 
 

1、 家长是何时加入学校家委会的,主要负责什么方面的事宜?一学期大概有哪些活动?

记得是女儿一年级,也是妈妈第一次加入女儿所在小学的家委会。记得当时我第一次作为校级家委委员参加学校大型英语节活动策划会议,向学校提了不少可行性建议并予以组织实施。一年以后就被各年级家委代表推选为学校的第一届家委会会长。由此开始,我带动一批批家长志愿者积极投入到学校家校互动活动中,为家校互动活动搭建平台,取得一定成效。 

第二年开始家委会共设职能部门八个,分别负责十个项目在校内日常运转,每个学期都会有晨练组、知心爸妈组、亲子阅读坊、神奇小奶牛阅读俱乐部、微课堂、家长社团、安全课程组、网络保障组、飘窗设计组和公益项目组稳步有序同时开展。学期初,我和秘书长及项目组长们会排出各班级在各个活动中具体日程表,发到各班的校级家委会,由其配合班主任统筹,落实各班的班级家委会成员实施各项活动。

这是我在学校教工食堂每周二中午开展的的家长社团课,面对四五年级的20名学生的烘焙课。

2、 家长加入家委会的初心是?对比自己小时候读书时,父母是如何与学校老师沟通联系的?

刚开始,有些家长尤其是新一年级的家长加入家委会仅仅是想多多了解孩子在校内的实际情况,毕竟孩子们才刚刚告别幼儿园比较稚嫩,家长们希望经常进出校园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增加信心。后来,大家都明白了,我们家委会的项目面对的是全校的孩子, 学校好才会有孩子们的幸福,有的时候来学校都看不到自己的孩子一眼,但是回到家里,家长们和孩子们交流的话题那就太多了,比如家长看到优秀的高年级学生自信地回答问题,看到其他班级的同学彬彬有、乐于助人的小细节等等,无形之中家长们就给孩子们上了人生非常重要的一课。家长的关注点在哪里,你的孩子就会朝这个方向进步。“我们在一起”是我们家委会一贯秉承的理念,学校和家长风雨同舟,家长和家长们携手同行,传递正能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相对而言,我们小时候的学校哪里有可能在校内看到父母来当志愿者,家长来校说明你肯定是被批评了,老师找谈话。但现在家长来学校,孩子心里很高兴很自豪,今天我爸爸我妈妈来学校当志愿者,孩子从心里感到自己也是学校的一份子,家长带头参与其中,孩子更会产生强烈的集体归属感。

3、 通过家委会活动中的一件或几件具体事例谈一谈家校之间的沟通联系是如何促进孩子成长发展的?

前面提到的八个项目组如今已发展到目前的十个项目组,每一个都经过家委会项目组的精心设计,每一个都被其他学校信奉为家校互动的经典项目,每一个都真真切切地为我们学校的家长们和孩子们亲子关系互动成长提供了平台。

我就举例两个项目吧,一是神奇小奶牛阅读俱乐部,这是我们家委会和区少儿图书馆联合打造的特色亲子阅读俱乐部,根据图书馆每个学期邀请的1-2位儿童文学作家,由家委会来组织30个亲子家庭来参加作家见面会(学校大区秒杀报名)。除了常规的互动问答、朗诵表演等,我们每次都会提早两周把作家要发布的新书发到参与的家长和孩子手中,要求这些家庭亲子共读两周时间,并完成一张a5大小的智慧阅读笔记。此智慧卡分为低、中、高年级三种形式,内容可以是摘录最打动你的一两句话,可以是写写画画,选你最喜欢的人物性格特点进行描写,也可以想象另一个结局,或是用字画来向作家表达你阅读以后对文字的最深的感触。这些内容都可以由家长和孩子讨论着共同完成,有很多知名作家在活动现场点评时,被这些智慧卡的内容而深深打动,大人和孩子之间因文字而产生的共鸣和理解是多么难能可贵,而这种美好就发生在我们的亲子关系之中,这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该有多幸福啊!

阅读陪伴孩子成长

二是英语节,用孩子们的话来说,父母带着去迪士尼乐园玩儿可以放弃,但学校的英语节绝对不能错过啊!由此可见在孩子们的心中,英语节占有非常重的份量。欢乐小脚丫,走遍五大洲。每一年学校的特色英语课程,都会根据一个大洲的文化主题来设计,从欧洲到亚洲、从大洋洲到美洲、最后是非洲,英语节已融入到学校一整年的特色课程规划之中。从每周一次的小脚丫课堂,到寒暑假特色作业的设计;从学校内部流通的小脚丫币发放和奖励,和孩子日常的纪律、艺术和特殊表现息息相关,到英语节小脚丫银行等值外币的兑换;从英语节主题论坛到英语节晚会的精心编排等等等等;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投入很大的精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因此,家长志愿者们更积极投入到英语节的配合工作上,群策群力,整合资源,共同为英语节的游园会打造不一样的校园,有的带领孩子们设计制作校园飘窗,有的提供晚会和论坛上孩子们的服装,有些负责自己班级国家馆的设计和布置,更有些负责手工制作相关国家文化的现场美食试吃等等。在英语节上,高年级带着低年级大手牵小手一同游园,家长和老师一起角色扮演陪伴孩子们过节,如此融洽的氛围,着实带给孩子们非同一般的成长体验。

没错,接下来你看到的全都发生在校内:

各场馆自制票券

各种好吃的美食

玲琅的小商品

娃越数越开心啊😃

娃在家自己做的游园攻略

小脚丫课上的作业(去年主题:寻找亚洲英雄)

美术课的作业

4、 除了家委会活动,孩子所在学校还在哪些方面做到与家长及时沟通和联系?(细节上表现,比如学校是否有app之类的家校互动软件、班主任不定期面谈之类的?其他孩子身上的案例也行)

班级家长微信群,照片发布群

学校微信公众号、豆朋(老师用来记录孩子的日常表现1-2年纪)

学期期末各科老师家长约谈制度

5、 孩子对家长与学校的沟通联系持什么态度?比如是不是希望自己在学校的一面能够相对有自己的隐私,不希望老师频繁联系家长,引导下孩子作答。

孩子们都明白在老师和家长面前都必须诚实,一般两周左右会和班主任交流孩子近期情况,姐弟俩在校内都比较积极阳光,对于自己的欠缺能主动面对,他们明白到妈妈这里没有什么好撒娇的,大家都很清楚自己的底线,所以不会有私心想要隐瞒的事情,哪怕是受了委屈有难言之隐孩子也会回来直接说自己的理由,这一点我们也觉得很欣慰。

6、 作为家长,希望学校能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学习环境,自己愿意配合学校付出些什么?

今年起的新生家长会上,我讲了一段话,学校提供给孩子的是一个真正公正、公平的平台,在这里我们有夏季音乐节,给那些刻苦追求音乐梦想的孩子绽放的舞台;在这里我们有梅花节——公园梅园书画展,让家长们陪着孩子一起吟诗诵词;这里有高逼格的艺术展——孩子们的作品入驻国际艺术中心,包括全校每一个孩子的雕塑作品和一大部分孩子的优秀绘画作品;这里有送温暖手牵手公益行动,小脚丫阳光图书室、与来自大山的孩子艺术交流活动、捐冬衣、义卖等等公益项目数不胜数。

一个学校,考虑的是挖掘孩子的潜能,使我们的孩子能全方面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个完整的人一定是一个可以把自己“献”出去的人。我们家长,还有什么理由退缩呢?

草坪音乐节

艺术展

梅花节

元宵节 大家一起包元宵

公益活动 病房学校


赞6
收藏10

推荐阅读

6岁
日志
15岁
日志
3岁
日志
上海小囡
上海小囡
2010
作者热门日志
 赞32 · 收藏255
 赞21 · 收藏162 · 评论15
 赞27 · 收藏161 · 评论3
 赞50 · 收藏55 · 评论49
阅读量和语文成绩的关系  赞36 · 收藏105
 赞29 · 收藏81 · 评论1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