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写了一篇关于中文精读和略读的文章(回顾戳这里),今天把续集接着写完,聊聊亲子共读实践中的方法和误区。其实我觉得中英文都是差不多的读法,但亲子共读和自主阅读的有很大差别,父母在阅读引导中的角色也与阅读课老师有很大差别。
亲子阅读的核心是培养兴趣:在孩子还没有进入自主阅读的前期准备阶段让他感受到阅读的美好。其他不管认知能力还是语言能力的培养都是顺便的。讲真,自主阅读都还不会的小孩子,认知和语言从生活中习得会来得更直接有效,若不是为了享受童书的美好和培养长期的阅读兴趣,现在读不读书其实没什么所谓。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的兴趣?说出来感觉是废话,要相信自己做父母的直觉。孩子越读越爽不停地再来一本我还要,还是读着读着就无聊耷拉脑袋走神甚至抗议?其实很容易看出来。父母与老师相比最大的优势也就是可以一对一贴身个性化服务,且能深度了解客户需求了。
如何平衡地选书
吸引兴趣,首先需要在选书上掌握平衡。很多家长纠结过这个问题:孩子喜欢啥就给看啥会不会阅读面太窄?要不要着力干预一下,特意选些不同的类型?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朴素:问问自己,如果孩子有些挑食,你会怎么给他做饭呢?
我觉得类比到读书上,后两种路子都靠谱,最后一个要求稍高一些,倒数第二个也没毛病。对孩子来讲,书的必需程度远不及饭菜,逼迫就真的把娃吓跑了。当然是要尊重孩子的心意,爱看的书鼓励他多看,不爱看的等他爱看再看,或者偶尔尝试引诱他看咯。
多少成年人把最爱吃的菜形容为小时候熟悉的妈妈的味道,那是回忆冲刷多年之后留下的美好。希望我们的亲子共读也可以让孩子长大后从书香中想起妈妈的味道。这么美好的事儿,千万不要故意拧着来。
在尊重偏好的基础上,书籍的持续多样化提供确实也很重要。尤其孩子大一些,对新鲜感的要求提高了,老不换样自己也觉得没意思,一下子大换血又有可能不适应,最后可能搞得旧书看腻了,新书不喜欢。那咋办?
我的实践是这样:合理搭配绘本,既有一些新鲜题材和踮脚难度的探险式阅读,也有一直喜欢的熟悉主题/人物/作者/风格的持续阅读,保证熟悉内容的占比,同时有难度的上升和广度的拓宽。总之还是得把握个度,原地转圈久了会头晕,前进步子太大也容易扯着蛋。大家依据自己娃的特征把握了,我个人的选择是熟悉的与冒险的比例 7:3。选书技巧以前也聊过,。
另外,可以用不太喜欢的体裁搭配最喜欢的题材,比如,目前相对于nonfiction,六六更喜欢fiction,那要引入nonfiction绘本的时候就首选他最爱的交通工具主题或人物,百试不爽,从未拒绝。这几天在读magic school bus, 那些什么火山啊、心脏啊、血管啊、外太空啊对他来说认知上颇有挑战,但这小子目光紧紧追随着那辆神奇的校车,认真得眼睛都舍不得眨,当然这套书也确实写得有意思。而且你会发现,当用熟悉的事物/题材将孩子引入了陌生领域之后,他慢慢就会习惯并拓宽自己的舒适区,然后就会愈加接纳各种类型的书。即便如此,孩子仍旧会有自己的偏好,我认为这是好事。一个尝遍天下的美食家不也有选择偏好吗?人们称之为有品位。
如何进行可理解输入
保持兴趣,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啥也没看懂是不可能有兴趣的。尤其是英文共读,大家都知道要搞“可理解输入”,循序渐进搭梯子之类大家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也不需要我在这废话。
现在问题来了:我怎么判断孩子到底理解没有?
曾在论坛看到有人问:“孩子看peppa pig 动画嘎嘎乐,是不是代表能听懂?”
一个妈妈的神回复:“有一次我娃连看三集笑得很high,我走过去才发现忘开声音了……”
其实,孩子被吸引说明至少是通过图像理解了部分情节,算是画面的可理解输入,但确实不能证明他理解了语言。读绘本比看动画好一些,静态图不如动态图吸引人,孩子对语言内容的理解要求更高,但仍可能存在图画和文字理解程度的不同步。我觉得可以先利用这种不同步,让孩子享受读图,图画熟悉之后再考虑语言的输入,进一步放大他的享受。
而关于语言内容的理解,不同年龄段对理解程度的需求是不同的。
1岁左右只要图好看就够了,他不在意你讲的故事有没有意思,反正任何故事情节也听不太懂。那么此时的理解就是指图片内容的好理解,贴近生活。报菜名一样随图念单词就是很好的可理解输入。单图单物的指认神器最好用,《》你值得拥有。而且指到孩子喜欢的物品他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比如六六的最爱是车和食物。
2岁左右光看得懂图听不懂话就不那么乐意了,他会要求情节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可理解。所以这时需要更为注意选择符合孩子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的绘本。不了解绘本难度水平?之前介绍过的了解一下。如果绘本不小心买太难了怎么办?是直接硬讲还是干脆先不讲还是用自己的简化语言给孩子讲呢?硬讲肯定是不行的,孩子有自主意识不能当小傻子糊弄了;简化讲法偶尔用几次没毛病,但如果大量这么做是不合适的;暂时放弃,等到适龄时拿出来讲是最优选择。为啥这么说?
这也回应了之前有读者问的问题:亲子阅读是照着念还是用自己口语化的方式讲述更好?我的答案是孩子能理解的情况下照着念更好,不论中文还是英文。就算父母水平再高,恐怕也达不到绘本作家千锤百炼出的作品水准吧。那些大奖绘本从构思到语言无一不精,不直接读出来是瞧不起作者吗?当然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解释,是很正常的,但解释不能替代原文,解释完了还是得照着念。而且也不要瞧不起孩子,常常你直接念出来他们就能理解。最后,如果确实大部分听不懂,搞得解释了也无法照原文念下去,何不放一放等难度与孩子水平匹配了再念?双方都舒服,也避免糟蹋了好绘本。
3岁左右对理解的要求会更高一些,对情节和趣味性的要求也更多,甚至逐渐形成了一些品味偏好。此时绘本选择更要注重合理搭配,搭配方法前文刚说完,不赘述。目前六六三岁多,据我观察他对绘本并没有100%理解的要求,有的词不解释他自己也能猜出大概,有的词就算是中文的他也不能完全明白,但却不影响他理解整体情节。只要孩子能开心地让你一遍遍讲下去,就说明这个理解程度满足了他自己的要求。
有人可能觉得,那还是没解答我的疑问啊:我娃会不会像前面那个看 peppa pig 的孩子一样,只在看图没在听我讲话?我该不该给他翻译?
该不该翻译也是个常问常新的老话题了。我的想法总体上没有变,不过随着共读实践,细节上有一些更新。一方面,我还是认为能直接读懂就不翻译,尤其不该逐字逐句翻译,孩子对语言的掌握是整体性和情境性的,输入不要破坏这个整体性和情境性,才能保证以后无障碍的输出。另一方面,以前认为如果用英语解释不出来,被逼无奈时也不必排斥中文解释。现在随意多了,为啥非要被逼无奈?假如用英文没有用中文解释得好,就可以选择用中文解释。什么翻译就一定会破坏英语思维之类的其实既教条又缺乏根据。当然,如果你随口就能用孩子可以听懂的英文解释得准确清晰漂亮,那没得说,不用白不用,而且你的解释相当于又给孩子增加了一波英文输入,效果等同于亲子对话;如果不能做到,中文解释也没毛病。比如一些专有名词甚至专业名词,还有一些由于水平有限无法用英文解释清楚的复杂内容,用中文可以提升解释的精度,极大地加深理解,读得越深,越发现这种解释很有用。
何况,多学一门语言的优势不就是可以用来和母语互相印证与促进的吗?六六的英文非虚构读得比中文超前,很多词比如地壳地幔红细胞白细胞之类都是先接触的英文,有时候我也会用英文解释中文,那反过来用中文解释英文当然更可以了。如果特意绕路一大圈,放弃简单清楚的译文,就为了不让孩子把中英文对应上,这是对语感培养最大的误解。我相信地壳地幔地核这几个中文词虽然六六新接触时是靠英语翻译过来知道的,但等他长大了提到这几个词,并不会在脑子里先闪现英文然后再翻译成中文。所谓语感无非是一种熟悉到不假思索的语言运用能力,关键是熟悉,最初接触的来源并不重要。举个例子,就算是英语渣,互相说拜拜的时候,有谁会在脑海里先闪过“再见”,再翻译成bye bye吗?或者有谁在微信里打ok符号的时候,内心里想的是“好的”,然后翻译成ok?而很多英文说法我们觉得需要在脑子里翻译一下再说出口,原因就一个,不够熟。如果这个句子反复听过一千遍,谁都能脱口而出。
那为什么又不支持逐字翻译呢?原因是这种逐字翻译不准确,破坏了语境,破坏了对整句含义的理解,而且支离破碎的语言输入方式对孩子来说更难接受和内化。毕竟只熟悉单词是无法支撑运用的,在各种场景下熟悉语句,并通过语句来理解单词才更能促进理解和输出。
举个今天书里读到的例子:“we are careful not to get stuck. ”很简单的一句“我们小心别困住了。”如果逐字翻译:we我,are是,to???, careful小心,not不,get被, stuck 困住/粘住/卡住。很明显,句子里面are, to和get都翻译不出来,把are硬翻译成“是”,并不准确;把get单独翻译成“被”,也不准确,它们都只是句子结构的表征。谁要能给三岁孩子讲明白被动句或系表结构,以及介词to在句中的意义,我只能对大神表示拜服。
相反,如果整体解释则是结合上下文语境,“周围都是蜘蛛网,我们别被网缠上出不来了”,或简单说“我们小心别困在这儿”也可以。如果是这种方式的解释或意译,那想翻就翻别犹豫,不至于就影响语感了。就算真语感不好那也是因为输入太少,不该翻译背锅。但需要注意一个度,绘本选得合适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大部分内容直接念孩子即可理解,假如多数句子都需要解释翻译,那就要警惕了:这本书选得太难了!因此,我虽然认为结合上下文翻译个别重点词汇,然后整句意译,是可以接受的,不算逐字翻译;但我极少这么做,因为书选得合适的话几乎不需要翻译。
所以,我自己的共读实践是基本直接念,翻译解释在需要时偶尔为之。那我就不担心六六也许只在看图并没听我讲话吗?
首先,我本来就给了他时间先自己看图,他看完图还要我讲,那说明光看图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且我读的文字增进了他的理解。
其次,我讲的过程他的专注度和其他反馈都可以反应他的理解程度,比如有时候读熟了他会在翻页前抢答和接话。
第三,如果仍担心抢答接话只是像顺口溜一样背下来而没有真正理解内容,或想要找些办法来进一步来促进孩子理解,可以不用急于在阅读中间拷问测试,而是在平时注意亲子互动,把绘本内容代入游戏和闲聊,侧面考察和加强,这是最自然也最不会损伤阅读兴趣的方法。后文会分享具体互动方式。
其实以往我也写过如何像女神经一样用十八般武艺勾引孩子好好读英文绘本(回顾),但我想说的是,十八般武艺不必一股脑哗啦啦倒出来全招呼上,而要循序渐进地在一次次重复阅读中,在一次次亲子对话中,在一次次互动游戏中,慢慢渗透。
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就像3d打印一样,是一层层刷进脑子里的,不是拿个模具一次性浇筑出来的。咱得有点儿耐心,不能太功利。
如何将日常互动与阅读结合
深化阅读兴趣,需要亲子互动。亲子互动可以在阅读中进行,也可以在阅读外进行。
阅读中的互动
阅读中的互动我们做过的有这些:故意停顿等他接话,分角色照书表演,互相提问与回答。
这里面,故意停顿没啥好说的,方便省事,稍微读熟了就可以试着用。读得特别熟了就不用了,因为他不需要停顿就会快速抢答以及自问自答。
戏精表演以前写过,小时候图多字少的绘本特别适合演。最近已经基本没有在阅读过程中表演了,因为字太多,我一直忙着念念念……念完两三本书就嗓子冒烟谁也不想搭理,并在内心深处呐喊:啥时才能自主阅读解放老母亲!哪还有心思边念边演?而且六六看书也比以前注意力集中,关注点都在书本身,就算读完了一本也是着急等着看下一本,如果停下来演些有的没的反而打扰了他。
向孩子提问虽然写过,不过那时候六六太小,问题特别简单,主要是基于画面,引导孩子去发现一些好玩的细节。现在孩子大些了,提问可以依据画面进一步推测情绪、氛围、情节;也可以直接基于人物或情节,一起聊聊故事里的梗之类的,加深孩子对内容的理解。但总目的都是围绕提起孩子的兴趣。所以这里也是需要掌握度,恰到好处就是助兴,搞过分了就是扫兴。想想俩人一起看剧,边看边有一搭无一搭聊几句剧情,气氛和谐又愉快。可要是对方连珠炮问问题,跟考试一样,你会不会觉得他有病,能不能闭嘴让老娘安静看会儿?!
那读书时怎么问问题是助兴,啥样是扫兴?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不算,娃说了算。互动的基础是互相有兴趣有反馈,孩子兴致盎然就多聊几句,着急翻页就依着他赶紧翻,别墨迹。
反过来如果孩子向我提问,这是他主动表示感兴趣,那我必须重视,不敢敷衍。
有时候,他的问题就是某个词不理解,直白地问我what's xxx? 对于这种问题,用英文很好解释的就用英文解释,用中文更好解释的就毫不犹豫中文解释。其实很有意思的是,在读第一遍时六六很少问这个问题,他应该在忙着吸收和整理脑子里接受的新信息。在读到两三遍的时候,估计他理清了自己熟悉的能明白的部分,也分离出了哪些是没听过又引起好奇的新说法,就会问我啥意思。然后到五六遍的时候,又发现了另一些之前忽视的被我一读而过的东西,揪住我问啥意思。所以说,多读几遍很有好处,小孩子喜欢刷遍数并不完全是热衷重复,而是每遍都能刷出新知。
有时候,他会指着图里感兴趣的东西问我是什么,或在思考一些现象到底为什么。对待这样的问题,我会尽量知无不言,当然以后等他具备能力,我希望能引导他自己寻找答案。举个例子:
看书时六六指着图问我:"why does the car have only two wheels? "很有趣的一个光学问题啊!我直接拿来一个玩具车,给他演示了在侧方无法看全四个轮子,想看见另一面的俩轮子就得站到另一面去。他很开心地绕着转了好几圈,感受眼睛在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角度。然后我以一个侧面解释了光怎么照射在上面,怎么反射到眼睛里并被看见,比划了照到另一面的光反射的方向,以及要想接收到这些光线,眼睛应该所处的范围。让他继续绕着圈看看试试。最后不知道他有没有明白,但感觉他后来对这个问题有点儿上瘾,隔三岔五想起来就问一遍:这个东西怎么看不到另一面,那个东西怎么看不到另一面?还有类似的:为啥从飞机外面只能看见坐窗座的那只鸡,看不见坐在里面的maisy?我只好又继续拿玩具给他解释这种遮挡关系。还问过近大远小的问题,我就引导他看了看近处的玩具和远处的楼房,凸透镜成像原理暂时木有引入,先搞个放大镜玩一玩可以的。咦,不总结还没发现他感兴趣的点还挺集中……
阅读外的互动
阅读外的互动可以包括:脱稿表演,玩绘本里的游戏,以绘本为背景亲子对话,过家家编故事。
关于表演就不多说了,阅读过程中照稿演熟了,平时就可以脱稿演,还可以发挥和演绎。
绘本里的各种小游戏,平时也可以玩起来,具体例子一。例子二。
今天重点聊聊在亲子对话里中绘本内容或绘本场景,这是个一箭双雕的办法,既可以解决亲子对话缺话题的尴尬,又可以解决很多老母亲强迫症式的灵魂拷问:孩子到底读懂绘本了嘛?!如果孩子在对话中举一反三活学活用,那当然是懂得不能再懂了。就算他不能,那家长主导对话,带着他在生活场景中活学活用,就算当时读绘本没太懂,现在聊完也懂了。
举个例子。刚才书里读的那句“we are careful not to get stuck.”没给孩子翻译就读过去了,心里不踏实?生活中无数地方可以反复不断强化:watch out! be careful! 小心点儿(我喜欢把同义词或同义短语放一块说,说多了孩子自然就明白它们是一个意思了)。be careful not to drop it / break it / fall down / get hurt /get burned/ get stuck...我们小心别掉了/别弄坏/别摔倒/别受伤/别烧着/别卡住…… 在孩子钻缝里出不来的时候也可以问他:are you stuck? 总之亲子对话可以作为绘本内容的操练场,没事多练练,就不用操心纠结读书时多解释一句还是少解释一句了。
比起上述零星输入,更省事的完美玩法就是绘本场景下的过家家。强烈推荐使用乐高大颗粒,作为过家家的补充道具,它给绘本演绎提供了实物背景,还给接龙尬聊提供了依据。
再举个例子。以下过家家对话穿插了两个绘本场景和一堆胡编乱造。
六:look at my box!(见下面左图)
我:what’s in it?
六:i open it. two break-and-snap toys. (见下面右图,中间的俩小方块就是他说的俩玩具,玩具名称语出小猪小象系列 i love my new toy)
我:can i play with them?
六:yes. let’s share. one for you, one for me.
然后我们俩就弱弱地 break!snap!break!snap!把俩砖块掰开再安上反复折腾,如图。
下图小猪手里是原版玩具,对比一下……
其实小猪小象这个场景我们不是第一次玩,以往我带他用乐高做过上面那个山寨玩具,当初聊的内容也比较尊重原著,会模拟小猪和小象的对话 you broke my new toy. i am mad and sad...之类。后来可能原文玩腻了,六六就开始发挥,折腾出一个所谓装玩具的盒子,并以此编造其他情节。以下内容已完全跑偏:
六:i shut the box. now it's empty. (见下图,合上简陋的盒子)
我:can i open it and see?
六:no. don’t.
我:why not?
六:because...if you open it, something might happen.
(听得我背后阴风阵阵,感觉他每次编故事,没几句准变成鬼故事。)
要比谁讲得更吓人吗?老娘也不是吃素的,我突然想起最近读的 anthony brown 那本 what do you feel?有这么一页讲 surprise(下图),于是顺水推舟,随口换了个场景。
没想到六六完全能接住戏,还把恐怖氛围继续推进了一层。
我:em...maybe a snake will come out and give you a surprise.
六:yes. (戏精地把砖块偷偷打开一个缝,又火速关上。)
我:well, there’s nothing in it. i didn’t see the snake.
六:maybe it’s outside.
我:yeah. perhaps in the yard or on the road.
六:no. it’s in other people’s house.
好吧,聊完只觉得做我家邻居好可怜。。。
老读者都知道我是手残党了,感觉六六的想象力被迫激发得爆棚(估计也是遗传了手残之风),搭那么一坨砖墙,也能编出这么不沾边儿的故事。
下面还有两个稍微能分辨出的场景。
上面的大图是 curious george goes to a chocolate factory 场景,包括生产巧克力的机器、传送带、包装盒,那些白色小纸球是巧克力,六六正在专心装盒。小图是 frog and toad: the letter,我只搭了个山寨邮箱,六六自己有心情的时候会搭个带门廊的房子,假装蟾蜍坐在那等信,我需要假装青蛙给他写信,并把信(一张纸片)塞到信箱里。这俩场景最初也是按照原版情节玩的,后来在过家家的过程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发挥和跑题,比如编造出书上没写的巧克力购买过程,插入了动画片penelope里面的交易情节。
小结
在前一篇文章谈到精读略读是自主阅读(或至少文字阅读)中的概念,所以亲子共读这种读图讲故事就谈不上到底是精读还是略读了。用一个现在流行的词,本文聊的主要是绘本如何拓展。为了激发和保持阅读兴趣,共读过程中可以有解释、有提问、有交流、有游戏,这些都是很好的拓展方式。作为一个时间有限的上班族妈妈,我从来不舍得花时间做拓展道具(翻白眼:说得好像花时间我就能做出来似的……),粗糙的场景搭建都以几分钟内能完成为限,甚至连提前预习和查词典我也没有做过(这个纯因为懒)。如果说哪方面付出最多,那就是每一本英文读物每一遍都是老母亲牌点读笔人肉点读,亲子共读的确是亲子之间的愉快互动过程。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了如指掌,拿到一本新书上手一读就知道哪里六六熟悉,哪里他会有理解困难需要解释两句,所以才敢不去刻意关心和考察他到底有没有每句都读懂,更多是一起享受图文。
与此同时,我认为拓展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建立联系,具体说,就是把当前读的绘本与曾经读过的绘本、看过的动画、过往经历、日常生活、科学常识、社会现象,以及思想和人心联结起来。所以拓展并不只限于阅读过程,而是会延伸到生活各处。阅读与生活是互相渗透的。如果共读过程完全亲力亲为,对建立联结会有很大帮助。我和六六的对话随口就可能聊到一起读的哪本书,读一本书时也会随时想起另一本书,遇到恰好的场景就会想起并解释他曾问过的问题,平时遇到他淘气耍赖或不讲卫生也可以搬出看过的绘本来说服他,这种融入非常自然而然,而书也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只有挑剔想看这本书不想看那本书的时候,但从没有一天不想看书的时候。
未来六六会慢慢走向自主阅读,独自体会书的乐趣。虽然我很愿意偶尔读一读他喜欢的东西,和他认真聊聊,但总归不会有这样每本书都共读的机会了。那么我眼下在共读中能做的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知识性甚至思想性的引导,而是兴趣的培养和建立,我所讲的每一句,前提都是他想听,他喜欢。对他好奇心和兴趣点的尊重与呵护是为了让他有自己探索的动力,也是为了我今后得体的退出。这也是本文从头到尾观点的核心。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