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同刚入初章,树屋还没读完,经验也不多。不过树屋前28本,没有遇到词汇和理解问题,目测基本符合孩子的能力。兴趣也很高,进度是一天一本树屋,搭配一本科普(dk或自科2),和一本短篇绘本(mr. men系列)。
看楼主之前两套分级刷上来的,没有提到科普,直觉可能是基础还是不够扎实,题材涉猎不够广泛,会间接影响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我家sight word和phonics都学的挺早,如果单纯“读”,感觉去年就可以读初章,但此读非彼读,即用拼读的规则读下来,但词汇和长句的理解还跟不上。我没有强推,也是怕被这种假象迷惑。
花生有种说法是千本分级才可以上初章,个人觉得1000本不是绝对标准,但大量泛读是有必须的,同时题材要广泛,这点至关重要。每套分级有自己的特点,牛津树贴近生活,但人物风格比较单一,i can read题材多样化,图书馆系列文学化,有读简版名著的既视感,兰豋更全面,覆盖了non-fiction。孩子接触的风格越多,适应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更强。所以建议还是多刷分级,分级虽短,但生词不比初章少,而且故事结构完整,锻炼对故事的提炼总结能力。大童可直接从桥梁入手,比如i can read 3兰豋3-4,图书馆3,参考兰斯和ar,选难度接近初章的。
另外,需要强调科普阅读的重要性,从分级到初章的进阶路上,我一直很注意每个月科普的阅读量,保证量的基础上,难度和题材的广度慢慢提升。这是提高词汇量的绝佳方法,可以从最简单的系列刷上去(比如学乐科普词汇),题材方面,自然动物,天文科学,社会历史,慢慢都覆盖到,每本围绕主题,又有配图,孩子接受度很高。
关于分级和科普,可以参照我之前的帖子,螺旋式上升,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关于词汇书,我家目前只做完了两本240词,sap vocabulary的1级。这套识读没有难度,作用主要在于加强“写”。
为了扩充词汇量,下半年也考虑刷4000词。个人觉得4000词的练习,一篇能在20分钟内完成,算是合理的。否则可能还是基础不够,不要强上,考虑降级到240,或者先通过阅读积累。阅读的话,科普的效率优于分级和词汇书,有以下几个优点:
1) 主题式词汇关联,每本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词汇间彼此关联,类似词族,便于记忆。这个和240词的理念类似,比较适合入门。
2) 总结和巩固,经典的科普读本后面都有glossary,提供英英翻译,针对性很强。这个也是4000词的特点,不过后者不大强调单族的关联性。
3) 知识性和趣味性,好的科普书编排非常有趣,学词汇的同时,引出很多科学原理,历史故事。不到一年的自主阅读,感觉女儿的知识面远超我的想象。
4) 篇幅适中。一本初章80页起底,一天最多一本,科普类短小精悍,词汇量可不低,加上glossary学习单元,性价比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