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习惯性行为的养成通常是内因和外因的双重作用后的结果,内外因的互相牵扯形成一个平衡点。想要打破僵局,就要想办法破坏这种平衡。
不知道你是否观察过了孩子的这种行为背后的内因和外因分别是什么。找到它,破坏其中一种就可以了。
根据你给的只字片语,我只能结合我家小娃的情况进行大胆猜测,你来求证。
你们才上小一,作业应该是不难的,那么应该不存在认真做还做不对的情况,他的错误应该都是“不细心、不认真”造成的吧。一味求速度,不求准确率。我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1.内因。他的兴奋点立错了。恐怕他以前经常因为做的快受到过不少“关注度”吧。特别是幼儿园阶段。所以他的兴奋点立在了“快”上。第一个做完,哪怕不是全对,我至少第一个做完了,还是比别人强的,是有资本可以得意的。即使有错误,但我是第一个,你是吗?我以前初中的时候,数学都是第一个交卷的,一个小时的考试,每次半小时我就走了。但是我从来没有得过前三名。我自己知道,我只要再检查一遍,我就能得分更高,但是我不愿意的。因为我就是有一种得意感:你看,我第一个交卷分都不差,我要是好好做了会更好。我知道自己能做的更好的,但是没必要。因为第一个交卷已经满足了我的兴奋点,我不需要更高的兴奋点了。这个例子,请参考一下。
2.外因。他是否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了,或者做完作业有更让他感兴趣的东西等着他。我儿子幼儿园大班,寒假过后老师也开始留作业了,目的是为了幼小衔接。他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他的内因不是兴奋点,而是不重视,觉得无所谓。外因不是事太多,而是有更感兴趣的等着他。早早做完作业吧,还可以看电视、玩ipad,玩玩具,下去跟小朋友们跑着玩。这些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作业。所以他着急做完作业。我的pg电子试玩的解决方案就是没有管他的内因,这个“无所谓”的态度很难短时间内改变。我改变了他的行为顺序,让心理优先级匹配任务优先级。放学以后先玩半小时至50分钟,然后洗手吃晚饭,静下心来写作业。如果做的又好又快,睡前再玩一会儿。如果做的快而不好,把不好的从新做两遍,昨晚睡觉,无论多晚。这样既优先满足了他的心里渴求,又兼顾了速度与质量。这个例子,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