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情感引导式教育
读书笔记
💡用情感引导的方法
1.播下种子:提前让孩子知道,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我们的要求是什么
2.观察和判断:
本质是关注
关注孩子的行为:什么时候容易烦躁、吵闹或者沮丧?孩子的个性是什么样的?什么事情3令他不满?
观察孩子有没有想方设法地去弄明白问题怎么解决,观察他需不需要帮助。
这种观察有助于我们预测何时可能会面对挑战,并且提前做好准备
3.聆听
我觉得本质还是关注。
但是是带交流的关注。
很多时候我们会听,但是缺不过心,也不思考,更没有反馈。
这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忽视。
在听年幼的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们需要用眼睛和耳朵,一起去关注他
甚至需要蹲下来和他视线齐平,以便于直接进行眼神交流,让孩子知道——我们正专心致志地关注着他。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开始实施处理问题的方法)
感同身受是个特别难做到的事,但是经过上面三步的铺垫,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我们,也不是很难体会到孩子的感受。
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或者状态不好的时候,他最需要我们——
接受 回应
他们的感受。
怎么分辨孩子,是不是在用不乖的行为来发泄情绪?
这个有一点困难。
因为我们自己或许也正在因为孩子的不合作而闹情绪。
但是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是——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这是我们的责任,强硬帮助孩子解决一次次的情绪问题,不是根本办法,从源头,让孩子自己认识情绪,并且处理情绪,才是目标)
1⃣"我知道你在生气,你需要妈妈的帮助吗?"
这是在帮助孩子还原自我情绪,认识自己的情绪,拓展描述情感的词汇。
2⃣ 认识这种情绪之后,他也会判断别人的情绪。
比如胖腿有时候会问"妈妈你是生气了吗?"
也会知道,怎么去应对自己的情感。
3⃣ 鼓励孩子表达情感
当孩子出现某些强烈的情感,引导他讲出来,鼓励孩子用语言去表达,并且给她们示范。
比如胖腿有时候玩的非常开心,会大喊大叫乱跳,我会跟他说"你现在是不是特别开心呀?这是一种非常高兴的心情,你可以这样说:我玩的真的好开心!"
一两次,胖腿就学会了,在他两岁生日那天,跟我说:今天特别开心。还学会了用"特别"这个词。
5.同情(共情)
书里面用的是同情,我觉得应该就是共情的意思。
当孩子情绪很消极的时候,
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轻视他的感受或者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
比如胖腿每天哄睡到一半,都想强打起精神再玩,可是他也很累,就是逃避睡觉,可能是不想和我分开。
我就会说:我知道你希望我再陪你玩一会儿,但是你和我都累了,玩也不会开心,一会儿身体也不舒服,你还会哭,妈妈也会比较难过...
这样说,他很快就会再进入哄睡的状态。
🈶 一些注意事项
当我们在用这样【情感引导】的方法的时候
自己的[肢体语言]和[话语]
要~保持一致
比如:
有一次胖腿把牛奶倒在地上,我非常生气,就在爆炸的边缘,一边气哄哄地擦地板,一边用力扔湿纸团。
胖腿就过来问:妈妈你是不是生气了?
我说妈妈没生气。
然后他说:妈妈你别生气了...
看嘛!孩子是糊弄不过去的。
还🈶 一个注意事项
【让孩子知道,大人会帮助他们】
这一点对于我家来说,很重要的,因为胖腿,耐心超级差,完全没有钻研精神,有困难就放弃...然后暴躁
他经常因为小的翻斗车,放不下大积木的问题而大发脾气。
在我耐下心,告诉他我会帮助他,教会他怎么说,我就会来帮他之后,发脾气的情况大幅度减少了,甚至今天都能和爸爸一起玩这个令我都胆战心惊的游戏了。
以上,是今天分享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情感引导式教育)里面的核心方法
㊗ 好
今日读书笔记
幼儿生命第一年【激发阶段】
我们会积极鼓励孩子去探索、发声、交流,激发他们的潜能
幼儿生命第二年【限制阶段】
这个时期的婴儿开始到处活动爬行走路奔跑,这时我们寸步不离跟着孩子告诉他们限制这个,小心那个,不要去那里,不要碰那里...
当我们可以向孩子发出【口头指令】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了。
这个时间大体上,在孩子过完第一个生日之后。
【我们影响孩子发育的进程】
💡 我们在孩子生命的前两年里所做的一切不仅会影响到他现阶段的状况,也将决定他在未来的发展,这是你和孩子建立情感纽带的最关键的时期
当我们抱起正在哭泣的孩子的时候,他会因此而知道有我们在照顾着他;
当我们抱着他轻轻摇晃哄着他入睡的时候,他会因此而感到安全和平静;
当我们在他遇到挫折和困难后来到他身边的时候,他会因此而知道我们对他的重视和关心;
当我们爱他并且珍惜他的时候,他也会因此而学会去同样对待别人。
✅ 一个不曾得到过爱抚、拥抱和柔声细语的孩子,是无法和他人正常交往的。
即便是在他长大以后,也没有能力去维持长期和健康的情感关系。
今日读书笔记
来自《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情感引导书
——如何处理孩子的分离焦虑
婴儿最早在六个月的时候就会明显出现分离焦虑的征兆来。
但对于大多数的宝宝来说,最难受的时候,是在十三到二十个月之间
🈶 很多妈妈看到这句话,就会豁然开朗了——为什么孩子越大,越闹,夜间醒来越多?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刚迈入幼儿阶段,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个完全独立于父母之外的个体。
夜间哭闹有可能就是分离焦虑的表现——和爸爸妈妈分开睡,对孩子来说,是件可怕的事情。
他们会先了解分离的含义,然后才会明白重聚的概念。
他们可以从我们的行为中看出,我们将要离开。
分离焦虑有许多表现形式。
可能,在我们离开房间的时候哭泣
可能,知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拒绝被放下
可能,整天黏着我们
好在,分离焦虑总会过去,而且有办法控制。
下面是一些帮助我们和孩子适应分离的办法:
1⃣提供一个过度性物品。
鼓励孩子依赖一个物品,比如玩具或者毯子一类的。也就是移情物。
可以在婴儿早期就把这样的东西送给孩子,培养感情
2⃣ 用频繁的短暂分离来让孩子逐渐适应
比如,和孩子演习,去隔壁房间,再马上回来。w为之后长时间出门的分离做铺垫
3⃣ 让你的帮手早点来
比如父母、保姆帮忙带娃,提前来适应
4⃣ 高高兴兴地离开。
如果你想让宝宝把你的来去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就不要偷偷摸摸走。
尽管偷偷走开,会让我们觉得更好受一点,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不是。
我们应该让孩子看到我们离开,即使他会哭。
如果有我们总是溜走的话,他会更加担心我们会随时消失。
我们要说再见,然后尽量让他忙于一个有趣的活动来分散注意力。
5⃣ 不必内疚。
最后一点很重要,不要因为孩子的眼泪而有负罪感。
你要知道,这是暂时的。暂时的。暂时的。
但不要不在于孩子的痛苦,也不要因为孩子吵闹着不让我们离开而对他们发火。
㊙籍
父母会因为孩子的依赖而感到满足,
但,
也会欣慰他们的黏人而感到焦躁和厌烦,
这些,都是,
非常正常的情绪。
所以,
父母要设法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尊重孩子对安全感的需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今日读书笔记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情感引导式教育
【精彩的两岁】
——糟糕的两岁。
说实话,胖腿的两岁,打得我一个措手不及...
三个月的时间,我缓过来了,现在摘录一下这一章,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的一段。
[两岁到三岁之间,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一段时期]
工作最多,责任最大,因为我们将极大的影响并决定孩子的情感发育。
之前两天,我在读书笔记里面记录了什么是
[情感引导]
该怎么做?
简单来说,就是温和型的教育方法,很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
但是,单靠情感引导是不够的——
【在孩子成长的全过程中,父母都应该对孩子加以约束,让他们清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绝对不可以做。】
【情感引导】和【设定限度】
是教育孩子的两个最关键的环节——
1⃣ 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2⃣ 指定简单明了的规则。
【我们要为他们说明,在怎样的年纪应该做怎样的事情,没受过父母严格约束的孩子,很难理解遵守制度的重要性】
【在人类的社会里,显然有被允许和不被允许做的事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概念是在家里学到的。】
这句话让我想到挺流行的一句"替爹妈教育你"...
这是对父母最大的侮辱吧...
【孩子们当然总是在想挑战规定——这是人类的本性决定的——但是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积极地帮助他们掌握社会生存技能】
其实,帮助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建立[秩序],是个非常好,而且容易实施的培养喜欢和认识规则的方法。
比如胖腿每次玩完玩具,都需要收好,每一次重复,我带着他重复,现在他自己就懂得了,玩完一样,收起来,才可以打开下一样。
💡 【设定限度】是该怎么做呢?
我记得去年年底,我们在群里讨论过一次这个问题,在让孩子遵守[规则]和无条件的爱之间,不知道怎么去把握[度]。
这本书给出的答案,很简单直白。
【设定限度或者指定家规并不意味着要威胁或者恐吓孩子,你只是要让他知道:做什么事情"行",做什么事情"不行"。】
就是这样简单。
比如,现在在我家里,在吃饭的时候胖腿是不允许玩玩具、玩饭菜、看电视、看手机的...
刚开始执行的时候,他会抗拒,但是我会告诉他:不行,吃饭的时间,是我们家人一起分享美食的时候,不可以一边玩一边吃,因为我们需要尊重每个人,也应该遵守餐桌礼仪。(小月龄宝宝不应该这样)
【因为孩子正处于在学习和培养道德观念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向他们解释可以做和不可以做某些事情的理由。】
就像昨天,我带胖腿去超市买醋,走了比较远。在回程时,胖腿一直让我走反方向,他说那边才是回家的方向。
但是他错了,我拒绝了他,并且告诉他:我知道有一些路你已经认识了,你现在也很想快点回家,但是你这次认错了,妈妈走的才是正确的方向,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就回到家里,妈妈走这条路就是回家最近的路,你还需要再等一小会,我保证会快一点走。
我说这段话的之前,胖腿嚎啕大哭了,非常崩溃,因为我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做,而且他认为他是对的。
但是我解释之后,他就安静了,几分钟后就慢慢平复了心情,一路也跟我聊天。
我不知道这么长一段解释他能听懂多少,但是要比,直接无视他的"建议方向"要好的多。
我们没有办法掌握每一天孩子的理解水平到了什么程度,所以没有办法按照孩子的理解水平去斟酌自己应该解释多少。
所以我的选择是:尽量解释清楚,让他知道目前的状况和我的选择是什么。
书中原文是:【用理性和逻辑来说服孩子的父母比那些经常说"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父母,更能让孩子信服】
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方法后,都有一个[但是]。
因为每个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
所以——
【虽然父母制定了不可动摇的家规,但是孩子并不一定会心甘情愿地一直遵守下去。】
有一些孩子,在家里会比在外面更加淘气,因为家里会更有安全感。
这在胖腿身上很明显。我和他在家,他可能会故意不穿鞋子,但是他爹爹在家他就会更老实一些...因为我一个人带他,他更有安全感。
【孩子可能会让你抓狂,而你能做的就是做好准备!】
做好准备和[心理准备],很重要!
我把这理解为——降低心里期待。
做好预案,比如我带胖腿去楼下玩,就要估计着他会弄脏衣服、会和小朋友抢玩具、别的小朋友也会抢他的、会拉着我去超市买冰激凌、会不想回家...
做好心里建设,想好对策。
当然,最重要的是前几日讲过的
【情感引导法的第一步——播下种子】
——在出门之前我会告诉他在楼下,会大概遇到什么事情,在哪里玩,要不要分享玩具给小朋友,什么时候回来...
【你必须温和又坚定,严格按规定下规矩执行】
要记住,真的抓狂、发脾气、吼孩子,只会更糟...
【此外,请记住你的任何情绪波动都是无可厚非的,不存在对错的问题,因为每个正常人都会有喜怒哀乐】
是的呀,孩子闯了祸,超出我们的预料,会震惊、会暴怒,这很正常的情绪。情绪不是问题,没有对错。
对错只在面对孩子,我们如何处理这个情绪。
是把负能量的坏情绪发泄传递给孩子,变成double坏情绪?一个气一个怒?
还是接受自己的坏情绪,告诉孩子:你的做法不好,和我们之前说好的不一样,而且影响了别人,妈妈现在对你的做法,不满意,而且比较生气,现在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 两岁的孩子,需要自信心
【权力】和【自立】会让孩子感到自信满满。
【权力】:我们需要给孩子创一个成功的环境——这往往意味着要让他们有"我说了算"的感觉。
(书中原文☝🏼 )
【自立】:我理解为,两岁孩子的独立期,他们自然的发展注定了,这个时期的孩子觉得自己已经是独立的人了,任何事都想要自己完成。
给孩子自信心,就意味着
【父母不应该频繁地否定孩子们的决定,所以倘若你知道孩子的自制能力有限的话,就不要带他们去玩具店或者糖果店这样的场所,以免不得不一再拒绝他们的要求】
就像我会避免让胖腿在各种超市见到:工程车、火车玩具。
但是也有劝说成功的时候:
有一次带胖腿去开阳西点,他非常想要一个蛋糕模型上的托马斯小火车,但是蛋糕很大我没有理由平常买这么大生日蛋糕回家,而且当时也没有办法买这个蛋糕回去。
于是我对他说:这个蛋糕是过生日的时候才买的,你现在还有8个月才过3岁生日,你现在是两岁多,等你看到外面下雪了,就可以给你买了。
他说:我现在就过生日了...
我说:我知道你特别喜欢托马斯,他真的很可爱,但是你看这个蛋糕是假的,今天咱们买不走的,妈妈很快就过生日了,到时候如果你还想要,我们可以来预定一个。
然后他似懂非懂地又看了一会儿,说这个托马斯很可爱,他很喜欢,然后就跟着我走了。
【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然又容易掌控的成长环境】
举个例子:我家一直开小超市,我从小就见过特别多家长(爷爷奶奶辈居多)带着小孩儿来,大方的说:想吃啥,爷爷给你买
可结果基本都是: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然后在半强迫的情况下,孩子不情不愿的买了一点大人希望他买的东西。
这些孩子总是得不到满足,慢慢会反弹,想要一些东西的想法就会更加强烈。
和一些零食和家长撒泼打滚的我也见了不少。
反观一些,一直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一些权力和自由的例子,这些孩子往往只买他今天想要的,再让他选,他也只说:没有想要的了。
【那些整天自感弱小的孩子容易丧失信心——其结果可能会表现为叛逆或者有意和他人作对。
事实证明,如果我们能坚持给予孩子适当的决策权的话,他们会感到更有尊严,所以更有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是原文☝🏼
和我上面的例子,是不是有那么一点体会。
💡 他觉得自己是宇宙中心
【两三岁】【学龄前】【自我为中心】
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这样的,觉得世界是围着他转的。
胖腿也是这样的,非常的自我。
我在做饭,"妈妈陪我玩"
我说我累了,"妈妈你不累"
我真陪他玩了,他又这个不行,那个不对...他想做什么又说不出来,特别是拿到一个新玩具的时候
一开始,我真的非常抓狂,这不是养了一个"白眼狼"?
后来也想开了——
【因此,无论你如何努力避免让孩子吵闹,作为家长,你都难免要经受不少考验。】
☝🏼 做好心理预案,考验必不可少,发脾气也于事无补。
【当你觉得孩子在跟你较劲的时候,别和他硬碰硬,只要冲突双方有一方退让,争斗就会立刻停止】
这个方法,我经常用。
不和毛驴子较劲,顺毛麻擦麻擦一会儿就好。
今天也是,拿到磁力片,他一定要很多片悬空连起来...真的做不到
他一直给他演示什么样可以完成,但是他一边大哭一边说不对——我的摆法和他说的不一样。
后来我就按照他说的,一遍一遍陪他试,后来他终于明白我的话:这样的方法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它是需要支撑才能立起来的,你做不到,妈妈也做不到的。
最后接受这个事实,他就不再哭了,也不较劲了。
今日读书笔记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情感引导式教育
【为什么打屁股没用?】
结论就是:打,没用。
而且附带这句警告:
"打屁股只会起到一时的警戒效果,却会带来一连串的潜在恶果。"
还有并且
"这种暴力行为发生越早,性质就越严重,后果也越可怕。"
我们几乎所有人都认同上面的结论,但是执行得不太好。
我们在和其他"暴力认同者"说的时候,仿佛也没什么说服力。
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呛过:"我从小就挨打,现在不是很好吗?"
是不是不知道怎么答?
我之前也被呛得哑口无言,因为我也是被打大的。
但是养了这么久的孩子,育儿育己,看了好多心理学内容之后,我就释怀了。
——我承认我是被父母打大的,我同时也承认,我父母做错了事,我是那个受害者,而且,我也并没有那么好。
或者说,我现在成为了一个普普通通不算差的人,不是因为了挨了打,
而是,
父母身上还有其他优秀品质被我继承,
而那些"暴力教育",只能说,幸好没有造成很严重的恶果。
从心理学去解释,固执于"我小时候太淘气了,确实欠揍"的观点的人,只是不愿意承认一直保护他们的父母确实做错了事。
【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倘若我们承认他们犯了错或者心理病态,就等于是在说我们自己是受害者。】
这也是现在常说的"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固执于此,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原来的家庭教育有问题。
【为了不至于让自己觉得丧失了父母的疼爱,我们宁愿否认曾经受过的伤害——无论父母做错了什么事情,我们都会为他们辩护,只是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好多文章都在说怎么疗愈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其实,只要承认伤害,就摆脱了原生家庭的伤害。
我先把这个部分靠后的内容提到前面来说了,因为我想先奠定一个基础——
打孩子,就是不对的。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
如果心里还是摆不清楚【打?还是不打?偶尔打没关系?】
就想想自己被打的时候。
❗ 打孩子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你还记得自己被打之后的感受吗?你是不是感到愤怒、悲伤和困惑呢?】
想想小时候,我大概幼儿园升小学那个时候,路过一个小书摊,我特别想要一套故事书。
我妈不给买,在街上打了我
我当时的心理动态就是这样——
先愤怒,被拒绝,被打,很丢人
再悲伤,我为什么不可以有一套故事书?而且这套书这么好
然后是困惑,我妈觉得我不配买书?宁可打我也不要给我买书?我妈妈可能不爱我,她说我是捡来的,应该是真的。
我对这件事印象深刻极了,对我妈妈,一直有一些怨。我在初中的时候跟她讲了这件事,我告诉她最后她给我买了,但是是磨了很久,让老板打开成套的书,只买了一册,我选了一本《秋》
后来这本书在搬家的时候被她扔了。
打孩子,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他们了,他们会非常困惑,非常难过,对自己是否值得被爱、被尊重这件事,产生怀疑。
结果就是变得不自信。
❗ 体罚可能会造成伤害
这个点就要说到这个观点"永远不要带着怒气打孩子"
那么,在平静的状态下,就可以打孩子吗?
甚至有些流派会说:"妈妈不生气了,但是要惩罚你,我现在需要打你三下。"
如果我们是孩子,会觉得妈妈不生气了吗?
我觉得杰德皮说的好,体罚孩子,就是因为自己的愤怒而报复孩子。
如果自己完全不生气了,理解了孩子的行为做法,或者明白了孩子已经知道错了,也知道了下次应该怎么做,还需要"惩罚"吗?
本来"惩罚"的目的不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知道正确做法",如果我们作为父母,已经明白孩子知错,也会改正,还要继续"惩罚",那么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如果还是继续惩罚,那还是在生气,惩罚孩子是为了给自己"找平衡"。
"我生气了,所以我要打你让你也生气"
这不就是报复吗?
所以我刚才说,想一下,如果自己完全不生气了,出于天然的母性,我们是最爱孩子那个人,还会打孩子吗?
不会的。
所以,不存在[平静的情况下,打孩子就是有效,而且是正确的]这种说法。
暴力这种行为本身就注定了,它只会随着使用的时间增多而升级。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打皮了"。依赖于这种暴力教育的父母,在下意识的次次升级下,只会让孩子更加容易受伤。上面是书里对这个话题的观点。
我现在补充一点我自己的。
如果孩子明白了自己错在哪里,也改正了,我们依然惩罚他们。
会不会让孩子产生这种情绪:
"妈妈嘴上说原谅我了,不生气了,但是还打我,她就是不信任我..."
那么以后孩子会不会对父母的信任,打折扣?
❗ 打孩子就是教唆孩子使用暴力
如果父母使用暴力告诫孩子:不许打弟弟妹妹...
你觉得可能行得通吗?
我相信这个孩子,转头就会去打弟弟妹妹。
模仿,是孩子最早的学习方式,也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模式。
所以表里不一的父母,是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
孩子清楚的知道,父母是怎么样对待他自己的。
❗ 打孩子会损害孩子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需要大脑连续的思考,而这种学习,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
如果长期处于一个害怕、恐惧的状态下,对父母的态度、语气、行为都战战兢兢。
那么大脑肯定是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的。
【经常生活在对暴力的恐惧中的孩子,会处于半惊慌的状态,在学习上自然也难提高。】
我们也能注意到,这样的孩子,注意力比较差,耐心也不好。看起来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看那个,但是兴趣都不深,沉静不下来的。状态
❗ 没有暴力 只有呵护,的环境,才最有利于发育
【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的敏感和关键期。
体罚所引发的恐惧会对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可是,这个最脆弱的也是可塑性最强阶段,几乎没有多少孩子没有遭到过父母的体罚。
希望今天之后,我们的孩子,再不经历体罚。
❗ 【不能打,那该怎么办?】
先说了是不是问题,为什么,最后才是怎么办。
体罚是错误的问题,因为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可能造成身体伤害、会影响心理发育。
所以,一定要提问【怎么办】先说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希望孩子合作。
是的吧?不管是因为什么具体的事和孩子生气,动手打人,都是因为孩子不肯合作(听话)。但是暴力恐吓,都不会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从心到行为的合作。
如果只是用暴力把孩子变成木偶,那我们是最失败的父母。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管教是"引导",引导就意味着"指教"。
请多指教——指出问题,然后教会我。
这就是孩子需要的。
他们犯错(不听话),因为他们,真的不懂、不会。
孩子是天使,但是不是带着前世记忆而来。
他们需要学习,但是[学习]是有两端的。
一端是孩子,一端是我们——父母。
有些时候,我们只让孩子站在[学习]的那边,自己这边却缺席。
孩子和谁去学习呢?
[孩子通过效仿榜样来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父母则是孩子在道德、品行和同情心方面的导师。]
[想要让你的孩子带着宝贵的生活技能迈入成人世界的话,就要教会他们自我激励的意义、如何与人协商、在必要的时候妥协以及用平和的方式顺利地解决矛盾]
书里给出了一些引导孩子的方法,我觉得结合前面几天说的情感引导式教育4步法,更容易让孩子合作。
1.先弄清楚你自己的"心结"在哪里,以确保自己不会把怒气和烦躁趁机发泄到孩子身上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2.如果你发现自己火气太大而无法冷静地教育孩子,就找个地方先"降降温"
(要么解决自己内部,要么离开外部环境)
3.从婴儿阶段就开始引导孩子并适当约束
4.讨论你目睹某些事情的感受
(我跟胖腿说,你把玩具摔在地上,我觉得这个行为很不好,我会觉得很伤心,因为玩具是我送给你的,你没有珍惜它)
5.经常和孩子沟通你的想法和感受
6.关注并包容孩子的感受,但同时也要设定限度
(首先要包容,然后才是限度。包容大一点,限度小一点)
7.为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
(今天带胖腿去绘本馆,他喜欢那个纸板车,我让他选择再拖着车走一圈后回家,还是给小车送回原来的位置后回家,他选择了前者)
8.即使转移孩子注意力(但不是用另一件事做交换,更不是破坏原则)
9.言行一致,说到做到(重点)
10.如果孩子做到言而有信,及时鼓励
(我时常忘记这一点)
11.给孩子一点"反思的时间"或者"冷静的时间"
今日读书笔记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情感引导式教育
【为什么暂停活动法不起作用】
腿妈说:这一节,其实是在教会我们,怎么和孩子好好沟通沟通交流,对于任何人际关系都是至关重要的,包括亲子关系。
一个健康的人,都应该学会怎么建立健康的关系,我们作为父母,就更应该做榜样,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那么说到"暂停活动",这个有些人比较陌生这种说法。
换个说法:罚站、静坐、反思角...
这么说大家就能比较直观的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惩罚方式了。
在欧美,这种教育方法很常见。
但这不对。
youtube上很多父母会上传孩子接受惩罚的视频,小孩子自己在角落害怕的看着父母,不敢动,父母让他们说什么保证,就说什么...有些甚至都还穿着纸尿裤...
这样的教育方法,不是引导手段,而是惩罚,上传到互联网,甚至可以说是羞辱、虐待。
是对孩子的极不尊重。
【埃尔菲科恩在《无条件养育》里面指出:"许多父母正在摧毁孩子的天性,这真是令人心碎的场景。"
能够认清孩子发育水平的父母则往往能以一种合理、冷静和耐心的态度去对待孩子。】
这也是我经常用的方法,当胖腿做出一些令人生气的举动,我都会想原因,因为他的发育水平如此,他还需要时间,我也不必拿他和其他孩子比较。
我想通这件事,并不容易。
大家可能都知道,一年前胖腿还几乎不吃东西,一岁多的孩子吃的没有七八个月的孩子多...
我当时三天发个小火,一周发次大火。
但是结果也没有用啊!我的愤怒和惩罚,都不能让他吃下东西。
后来我终于接受了,我的孩子就是这样不贪饭,对吃的兴趣缺缺。
之后就再也不生气了,因为他就是如此,我不提高自己的期待,不去和其他孩子比较,便没有什么可生气的。这其实就是
【同情孩子】【理解孩子】
【同情是正确育儿的基础——父母越是理解孩子,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越亲密,孩子也就越听话】
【幼儿调节情绪的能力有限,需要一个有爱心的成年人去理解他们、安慰他们、引导他们】
【经常被暂停活动的孩子可能会更加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在他们情绪激动的时候,父母还要逼迫他们在没有支持和理解的环境中独处】
上面第三段原文,是指出了,[暂停活动法]阻断了父母和孩子的交流。
当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大吵大闹,他们体内的压力荷尔蒙在喷涌,这是他们体内的压力荷尔蒙在喷涌,这是他们调节情绪的能力几乎为零。
从而,我们也不能指望孩子在这个时候可以认识到自己哪里错了。
如果这时候孩子很"听话",配合父母的惩罚,只证明,他们在害怕失去父母的爱。所以在孩子大吵大闹的时候,更需要父母。
父母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
让孩子平静下来,然后指出问题,告诉孩子不用怕,妈妈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下一次我们再遇到,就应该这样办。
举个例子:
胖腿最近喜欢抠鼻子。一开始我只是告诉他:放下手,不许这样做。
后来就无效了,他听了我的话会立刻拿下来,几秒钟后再拿上去,感觉有些焦躁。
今天我是这样处理的:
我先问胖腿:你的鼻子是不是不舒服?
他说:是。
我说:让妈妈帮你看一下好吗?
他说:好。
我看了之后发现鼻子里面有一点点鼻屎,而且有点干燥,他可能是痒。
我帮他处理之后,问他有没有好很多。
他说:是的,谢谢妈妈。
然后我开始跟他讲道理:
妈妈知道了你抠鼻子是因为鼻子不舒服很痒,但是你抠鼻子它还是痒,妈妈帮你处理了,就好了,对不对?下一次你的鼻子再不舒服的时候,就告诉我好不好?妈妈不太喜欢你用手指抠鼻子,因为你的手指有些脏,不可以随便去抠鼻子或者嘴巴。你一直都知道这件事对吗?
【让孩子有冷静和思考的机会】
【三岁以下的孩子的大脑发育水平决定了他们无法分析和理解暂停活动法这样复杂的教育方式】
【对于大多数两岁以上的孩子,我建议父母放弃传统的暂停活动法而采用谈心的方式】
【如果你的孩子还未满两岁,请尽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其他事情上去。切勿和这么小的孩子谈心,年纪决定了他们根本无法理解】
谈心的方式是温和且不带惩罚意味的,它的目的是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逐渐冷静下来,反思他的所作所为,并为他提出[一个更好的pg电子试玩的解决方案]
下面是【冷静法】和【谈心策略】的步骤:
1.让自己的视线和孩子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与孩子进行充分的眼神交流,同时给孩子一些提醒,问他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对"还是"错"
2.如果孩子没有平静下来,或者停止错误的行为的话,带他去一个"安静区"或"思考区"。与他一同坐下,给他帮助和关爱。请记住,你不是在惩罚他。
(胖腿最近有些时候会因为过去一些不好的记忆而大哭大闹,我就抱着他在一边,等他发泄完,告诉他不管多么难过和生气,妈妈都会抱着他)
3.时间长短并不重要,让孩子平静下来才是关键。
有时大一些的孩子只需要一两分钟就能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来,而一个年幼的孩子则可能需要你抱着他坐上十分钟才能平静下来。
无论你看到孩子有什么样的反应,都应该试着去同情、接纳和面对。
✅ 一个获得理解的孩子是不太可能一直焦虑下去的。
4.等孩子平静下来之后,请他告诉你"有什么不对"或者"这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孩子理解有困难,把他做错的地方重复几次。
(这一点有一句话腿妈补充下,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大约6岁往上,羞耻心萌发,可能不会嘴上承认,无需逼迫,我们知道孩子知错了就好)
5.问问孩子:"下一次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他不知道的话,告诉他怎么做才是恰当的。
(这是交流的前提,而不是质问或者考试,孩子可能不愿意说)
6.感谢孩子帮你想出了解决办法
(要时常感谢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今天我说了很多次感谢夸奖他的话,胖腿也说了比平常多的妈妈我爱你)
7.最后让孩子设想一下:"如果你下一次犯同样的错误,会发生什么事情?"告诉孩子,你可以帮助他改正,但你不会容忍不适当的行为。
今日读书笔记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情感引导式教育
【为什么奖励无法奏效】
这里说的[奖励],指的是,有一些父母想要费尽心机想要操纵子女的行为,而给予奖励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手段。
具体例子:
龙龙不和长辈问号,妈妈说:
你说奶奶好,妈妈就给你买糖...
具体例子:
丽丽不吃饭,妈妈说:
你吃饭我就让你看电视...
这似乎为家长们提供了一种解脱的方式。
这种方式不需要亲子互动,不需要交流。
简单粗暴。
但是结果可能是,孩子不想去上学,除非妈妈给他买饮料。有一些父母会认为,奖励正确的行为,可以鼓励孩子继续合作下去。
但问题是,如果父母不断的承诺,孩子会不断的要求...
这不是正常的成长过程,也不是我们人类社会运转的方式。
其实,相对于物质上的玩具、糖果,孩子更容易为了父母的爱、关注、交流和认可而努力表现。
我们应该依靠和孩子之间的情感来激励孩子,而不是靠奖励实际上,看中奖励的孩子,他们的表现并不怎么好,相比之下,还不如没有期待奖励的孩子。
更糟糕的是:
追求奖励的孩子,往往只想完成最低要求
可我们希望的,难道不是孩子尽力而为吗?不是孩子从自己的努力和投入中获得成就感吗?
[奖励可能会适得其反]
你有没有质疑过,有时候奖励会成为一种压力?
还有可能会这种压力,宁愿不要奖励,也不想去完成应该做的事?
我们希望的是——
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想要完成某项任务
以下是奖励可能导致的一些常见问题:
1.孩子们会为了奖励或者表扬而做事,但并不是真的想做。
这会导致孩子丧失自发性,而过于依赖别人。
一旦孩子习惯了接受行为的奖励,他们会总是试图取悦别人或者获得在外的肯定。
2.称赞孩子的潜力会对他们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当我们说"孩子我知就道你可以!""来吧你可以做的更好"
言外之意是"孩子,你还不够好"
胖腿就是会这样,我如果说"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到的!"他就会说"不可以!"
3.奖励听话的孩子是一种操纵。
表扬等于在提醒孩子,他正在被你评价和判断。
与其说"好宝贝,你吃完了所有的晚餐"
不如说"哇!你吃掉了全部的晚餐!你很喜欢吃豆角嘛!"
建议大家出生说这两句举例的话,就能有感受,什么是真正走心的交流。
4.奖励等同于惩罚,因为孩子们只有顺从才能获得奖励,否则就一无所获
孩子总会把听话和"你会用什么来奖励我"联系在一起
5.容易埋下孩子善用谎言和操纵的祸根。当孩子知道怎么做会获得大人的认可和奖赏,就会做表面的努力。
6.过度的赞美会剥夺孩子的满足感,可能会妨碍到孩子的愿望和个人成就感。
相比较嘴里不断冒出来的夸奖,腿妈觉得,孩子眼中因为自己的"成功"而闪出的小星星,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更有助力
小结:不使用奖励或者赞美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在孩子每次成功的时候欣赏和鼓励他们,只是不要试图操纵孩子的行为。
你可以尽情地陶醉于孩子的快乐和成就,只是不要去指挥和评断他。
【幸福只能来自让我们的内心感到满足的东西,而这并不需要别人的掌声】
以下内容改编于《奖励与表扬:有毒的胡萝卜》
如果不表扬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让孩子关注自己的成就感。
鼓励和支持孩子:"你看起来好像很开心嘛!""你感觉好吗?""你做的不错嘛,你一定很满意吧?"
2.帮助他进行自我评价。
试着问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你喜欢你的画吗?"
3.询问他的感受。
"你喜欢和小朋友玩吗?""你喜欢帮助小米吗?"
让孩子看到你对他的感受和经历感兴趣,这会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
4.☆多使用以"我"为主语的句子,而不要对孩子进行论断。
"我喜欢你穿的衣服""我喜欢看你把球打出去的样子"
反例:"你真会穿衣服""你是个好球员"
"谢谢你把饭都吃了,你一定是饿了"
反例:你把饭都吃了,真是好孩子!
❗ 总之,强调你的感受,而不要评价孩子的表现。
5.对事不对人。
"你画的画真好看!这里的颜色看起来真舒服,这个眼睛画的很传神"
错误说法:你真是个出色的小艺术家
今日读书笔记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情感引导式教育
——当孩子耍脾气的时候怎么办?
——当孩子在公众场合耍脾气的时候
——咬人、打人、到处乱跑,怎么办
[什么是发脾气?]
生气、表达不满
[耍脾气是正常的吗?]
是一种正常的发育现象。
尽管如此,耍脾气终究是人类情绪的一种爆发,需要家长在孩子平静下来之后给予关注、调查和指导。
[孩子为什么发脾气?]
孩子具有一种天生的、自然的本能,想要执着于实现全部的愿望,但他们的生理和情感的发育超过了他们的沟通能力。
当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获得充分的自主权的时候,就会非常生气(表现出来就是我们认为的耍脾气)
所以[耍脾气]不过是他们表达自己不满,捍卫自主权的一种表现。
只不过是大人加上了人为判定对错的色彩。[耍脾气的两种类型]
一、表达不满
二、寻求关注
寻求关注的孩子,机灵,会在大人明令禁止之后再去犯错,然后在你教训他的时候大吵大闹。
这个时候最好设定限度之后马上离开。❤ 但是一个表达不满的孩子,则需要家长的帮助和同情
【这是处理今天这个话题的ⅱ核心ⅱ理念】【(原文)父母需要用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感情,而不要忽略出于不满而耍脾气的孩子。】
举个例子:
胖腿今天洗澡的时候一直让我帮他打开洗澡杯,但是这个时候我在给他读书。
他就大喊大叫,非常不耐烦,觉得我动作太慢了。
胖腿:打开青蛙的盖子!打开!
我:我就在这里呢,我听到了,你是需要我帮助吗?
胖腿:是的,我打不开它,你帮我!(语气非常不善)
我:我知道你力气小,打不开,你需要我帮忙的话,需要说:妈妈,请你帮我一下。
胖腿:妈妈,请你帮我一下,我小,你是大人了,力气大。(语气基本平和了)
我帮他打开。
我:你现在小,有很多事做不到,你可以请妈妈帮忙,但是你需要温柔的说,我会听到的,好吗?
下面是书中给出的一些技巧,帮助你处理为[寻求关注]而耍脾气的孩子:
1.提前计划。
"胖腿,读完这本会飞的挖土机,我们就需要从澡盆里出来了,我知道你还想继续玩水,但是水已经凉了,妈妈不希望你一会儿感觉很冷。"
2.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和同情
"我知道刚才我没有及时过来帮你打开盖子,你就生气了,我很抱歉让你等了一会,马上就帮你打开"
3.保持冷静。
如果行为失控,先让孩子和自己冷静下来,不要和孩子去争吵或者威胁孩子,更不要和孩子动手。
4.不去理睬。
这个方法只有在家时才能这么做。
如果你觉得孩子正在试图引起你的注意,而你已经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效,你可以[适当]地不予理睬。
但是一定要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不要走远,可以假装读书、做家务,不要对孩子发脾气。
小结:【无论是哪一种耍脾气的类型,都不要和孩子针锋相对。你越是试图控制你的孩子,他越是会抵制。在采取行动前,先弄清楚孩子是不是因为有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才耍脾气。如果你自己的情绪也很激动,最糟糕的结果就是你最疼爱的宝贝拒绝你或者对你丧失信心。尊重和指导会极大的帮助你疏导耍脾气的孩子,而你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才会让孩子真正感到幸福】
[技巧小贴士]
用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具做父母的代言人。
当孩子不配合的时候,拿出这个小熊玩偶说:嘿,宝贝!你的妈妈已经放好洗澡水了,现在是洗澡的时间了!快点去吧!
【当孩子在公众场合耍脾气的时候】
这是我们很害怕面对,但是也几乎无可避免的场景,孩子在公众场合下耍脾气,我们很可能会愤怒、尴尬、失去耐心...
这个时候,记住——
【请把孩子带到没有别人的地方,指出他的错误行为并和他讨论解决的方案】当众管教孩子,不论是大人孩子孩子,都感到羞辱、难堪和愤怒,都害怕丢人。
这种情况下,试图控制孩子只会引发你的孩子,他越是会抵制。在采取行动前,先弄清楚孩子是不是因为有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才耍脾气。如果你自己的情绪也很激动,最糟糕的结果就是你最疼爱的宝贝拒绝你或者对你丧失信心。尊重和指导会极大的帮助你疏导耍脾气的孩子,而你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才会让孩子真正感到幸福】
[技巧小贴士]
用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具做父母的代言人。
当孩子不配合的时候,拿出这个小熊玩偶说:嘿,宝贝!你的妈妈已经放好洗澡水了,现在是洗澡的时间了!快点去吧!
【当孩子在公众场合耍脾气的时候】
这是我们很害怕面对,但是也几乎无可避免的场景,孩子在公众场合下耍脾气,我们很可能会愤怒、尴尬、失去耐心...
这个时候,记住——
【请把孩子带到没有别人的地方,指出他的错误行为并和他讨论解决的方案】当众管教孩子,不论是大人孩子孩子,都感到羞辱、难堪和愤怒,都害怕丢人。
这种情况下,试图控制孩子只会引发更强烈的抵触情绪。
(孩子和大人,双方都不想先低头)
这里有一些更好的方法:
1.把孩子带到一边,蹲下来和他的视线保持齐平,轻轻解释"胖腿,妈妈知道你希望我推着你走盲道,我没有这样做你现在在生气。但是前面有车停在那里,我们只能绕过去。"
2.问孩子:"我能帮你做什么吗?"
如果孩子不到三岁,他很可能说不出什么恰当的要求,那么久请给予孩子同情、鼓励和建议吧!如果孩子已经超过4岁了,和孩子说话就要就事论事,让他知道你愿意帮助他,以及你对他的期望是什么。
3.充分体谅孩子的心情,再根据双方的需要来指定计划。
ⅱ划重点ⅱ
你越是费力地想要控制孩子,他们就会越难缠越反抗。
【如果我们能事先告知孩子,我们的预期是什么,他们往往会更合作。】
我现在带胖腿出门,都会告诉他,我们是走着还是推车,去哪里,坐什么车,如果会路过地铁站但是却不坐,会事先反复告诉他我们不坐地铁。
去超市之前,更要反复告诉孩子我们去买什么,可以让他们帮忙挑选,我们不买什么,即使看到了也不可以买。
ⅱ总之ⅱ带孩子愉快出行,关键是【做好准备】和【预防工作】
【有些烦人的行为其实是正常发育的一部分】
咬人、打人、到处乱跑等
虽然某些行为,在大人看来是故意惹我们生气。
但,其实只是孩子智力成长的自然过程——
孩子的头脑里总是充满了好奇和无限的想象力。
虽然孩子们喜欢不服指挥、逃避约束,想尽一切办法达成愿望,而且最爱说"不"!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棘手,但也没有必要对他们太过严格。
我们要反思一下:
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运动时间】、【安静时间】和【各种活动】来锻炼孩子的智力和体能呢?
孩子需要学习新的技能,当孩子们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时候,他们的烦闷会减少很多。【咬人】
这是小孩子最难对付的问题之一。
如果发现,应该[立即制止]
为什么咬人呢?
这在幼儿群体中非常常见,尤其是那些还不太会说话而且冲动的孩子(精力过剩,或者过于兴奋)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咬人都是因为焦虑时找不到其他的发泄手段。比如:参与的活动太难了,环境过于杂乱,得不到想要的玩具。
因为孩子还不具备语言表达的能力,所以只能借助咬人来达到目的。
如何纠正孩子咬人的习惯:
1.发现咬人,立即带走。帮助被咬的孩子检查、包扎。告诉咬人的孩子:这样会伤害别人,这样的行为不好。然后告诉孩子:妈妈可以帮你,你不可以咬人,下一次一定先找妈妈。
2.让孩子从事和他们发育水平相吻合的活动。
(避免压力、焦躁)
3.提供足够多的玩具,避免争抢
4.告诉孩子,可以拒绝别人的要求,但是不能咬人。
(教会孩子用语言、其他正确动作拒绝别人)
5.观察孩子,预测在什么情况下他可能会咬人
【打人】
为了防止孩子打别人,首先要杜绝的是,孩子打你的行为。
你可以这样做:
1.表明立场:不许打人,打人是错的。并制止打人的行为
2.表示你了解经过:"我知道你想离开,所以生爸爸的气,但是打人是不对的"
3.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或者跺跺脚也行。
让孩子知道,生气没有错,表达生气也可以,但是不能打人,教会孩子正确表达生气的方式。
4.在孩子平静下来之后复盘:我知道你想要那个东西,爸爸不给你,所以你生气了,但是任何时候打人是不对的。
5.问孩子,下一次怎么做
6.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会一直帮助你的,特别是你生气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生气的时候,你可以说出来,或者直接来找爸爸妈妈。
7.如果孩子还是打人的话,先带孩子冷静一下,再实施上述步骤。
【到处乱跑】
在外面玩的时候,孩子很可能会满场飞,特别是2岁多的孩子,觉得自己和大人一样,可以自己走。
我最近几天在经历着,大家都知道胖腿非常粘人胆小,但是最近开始萌发独立精神,出门就要自己走。
我是这样处理的:
1.出门之前,告诉他我们的路线,会路过有车的路口,会过几个红绿灯马路,你需要让妈妈拉着手。
2.达到目的地,在安全的地方,专门让孩子跑一阵。
3.练习和孩子"停止"的游戏。
4.用严肃的语气向孩子表达你的担忧,并且告诉孩子你会教他如何保证安全。
(我会让胖腿去看身边的车,告诉他这很危险,会把我们撞到,撞疼,告诉他红绿灯斑马线规则等等)
今日读书笔记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情感引导式教育
【童年初期常见的恐惧】
[前提要知道]
1.对儿童来说,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顺其自然地产生的
2.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之前很多不害怕的东西,会突然变得害怕
3.各种年龄段的儿童都有害怕的东西,而且是不同的,有些恐惧甚至会持续到成年之后
[我们怎么办?]
1.最有效的:支持和鼓励
2.最无效的:否认和轻视孩子的恐惧
3.先了解孩子的恐惧来自何处,再针对不同的恐惧采取不同的措施
[幼儿的恐惧](三岁以下)
1.可能害怕黑暗、雷电、大的声音、动物、陌生人或者是和亲密的人分离
2.最大的恐惧是和亲人分离[幼儿时期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一种发育的征兆。
分离焦虑可以持续到上小学之前。
[大一点孩子的恐惧](4、5岁)
4岁:可能担心失去父母或者某些权力。
例如:游泳、结交新朋友、适应新环境
5岁:更害怕具体或者实际的东西。
例如:受伤、出丑、被拒绝、动物、黑暗、死亡或者和爸爸妈妈分离
[父母怎么办]
1.为了消除某种恐惧,孩子需要先掌握某种技能
2.不要催促,耐心等待孩子自愿去做
3.给孩子足够的支持
4.给予积极和鼓励的态度
[积极的方法]
1.给予尊重。承认孩子害怕,不论多么可笑。
2.大多数的恐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3.聆听和尊重孩子的感受(交流)
4.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不同恐惧(提前准备)
♥适度的恐惧是好的,孩子应该保持一种健康的警惕意识(奇怪的人、陌生的狗、其他复杂危险的情况)——
我们希望孩子相信自己的直觉
今日读书笔记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美]金伯莉·布雷恩
——情感引导式教育
【带孩子外出就餐】
提前告知孩子即将面对的环境,和可能出现的情况。
比如嘈杂的环境,陌生的人,不合口味的食物。
比如孩子可能提前吃完,可能会热会渴会期待离开。
在给孩子做心理预设的时候,也是我们做好准备的时候。
我们可能要面临,吃到中途,就不得不抱着孩子离开,甚至没办法顺利走进餐厅。
ⅱ应对ⅱ
带上一些孩子的零食和玩具,如果有孩子特别喜欢的,平常还接触不到的,最好不过。
告诉孩子,我们期待他怎么做。
ⅱ目标ⅱ
不让孩子打扰到其他食客
确保孩子明白行为规范
【如厕·训练】
没有绝对的"最佳训练年龄"。
膀胱控制是一种生理机能,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
孩子平均需要花费十二个月来掌握这项本领。
女孩儿一般两岁半,男孩儿一般三岁。
#一些注意事项
1.小红花贴、玩具奖励、积分,并不会加快训练的过程。
上厕所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会因为孩子会走路了而奖励,那么也不要因为他成功上厕所奖励。
2.要脱了纸尿裤,让孩子知道尿是从哪里来的
3.他需要经常看到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或者他们的同龄人使用厕所。
【玩具皆有灵】
遇到困境时,用玩偶代替我们和孩子对话
比如胖腿想放弃一个拼了一半的拼图时,我会拿出小猫玩偶,说:你的小猫咪想要看这个拼好是什么样子哦!
在孩子还相信童话的时候,充分采用这种教育手段吧!
【伴随成长而来的挑战:与四到七岁的孩子保持亲密】
以下的内容来自于第五章,关于与4-7岁学龄前宝宝的相处。
摘取一些对幼儿也有提醒意义的内容。
[无论孩子的性格怎么样,让他有健康地表达情感的机会,只有设定清晰的限度并提出明确的要求,才能让孩子持续地合作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哭鼻子的问题】
[孩子哭泣是很正常和健康的行为,因为在幼年乃至以后整个人生中,哭泣都有诸多的积极作用。]
[请给你哭泣的孩子以足够的爱与支持,即使你认为他哭泣的理由是毫无意义的。]
[哭泣是很健康、很正常的行为,孩子需要学会如何自信和坚强地挺过生活中那些艰难时刻——那些时候,痛哭一场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关于礼貌社交——教会孩子道歉,但是不要强迫他们做出不真诚的道歉】
当孩子自己选择这样说的时候,道歉才是真诚的和发自内心的。
举例:
在公共场所,你的孩子推了别人的孩子。
你可以代表孩子表达歉意:"对不起宝贝,我的儿子还没有学会与他人分享,所以有时候他会推人。"
然后再马上对自己的孩子说:"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不想分享给弟弟,但是推人是不对的,弟弟会因为你退他而感到害怕。"
[让孩子学会如何发自内心的感到愧疚和遗憾,而不是迫于我们的压力去道歉。]
【害羞的孩子】
害羞通常是与生俱来的性格,孩子们对陌生面孔和环境的过度敏感有着遗传学上的根源。
他们往往有细腻的内心世界,他们会花时间去分析为什么某些人会做某些事情,而且具有奇妙的想象力。
❤我们可以这样做:
1.在让孩子体验新事物之前,帮助他做好心理准备
2.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
3.和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操练面对不同场景
4.不要给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可以换个说法:你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热身罢了。我知道你不喜欢别人盯着你看。
5.鼓励孩子在和成年人交谈时进行眼神交流。
6.永远不要强迫孩子变得活泼或外向。
【第六章 无条件的爱:育儿是世间唯一无法辞掉的工作】
一个小故事:
一天,我路过一个停车场,看到一辆车旁边蹲着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在嚎啕大哭,她的妈妈蹲在满是油污的地上温柔地安慰着她。
看到这一幕我不由得微笑起来,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母爱,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孩子需要你就蹲下来安抚他。
等我逛完超市出来发现,母女二人已经上了车。但是是两个人一起坐在后座上。
这位母亲在尽一切努力安慰她的女儿。
——
生命中没有什么比抱着正在伤心的孩子坐在车里更重要的事了。
【不必要去做完美的父母】
因为我们想要到达完美的时候,总是在责怪自己,攻击自己,这样做并不会让我们的孩子从中受益。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们,把目标从接近完美改为远离愚蠢——多检讨自己为什么没能给予孩子足够多的理解,为什么做不到诚实地表达本意。
【认识你自己的弱点】
❗父母千万不要轻易发怒,对孩子实话实说,远比对他大吼大叫更加奏效。
❗如果做错了事,必须向孩子道歉。
举例:
今天下午我在锻炼的时候,告诉胖腿:不要打扰妈妈。
但是他好像并没有理解"打扰"的意思,总是想往我身上爬。
我就吼了他:不要爬到我身上,下去,不要碰我。
但是说完我就后悔了,胖腿问我是不是生气了。
我就停下来跟他说:很抱歉我的宝贝,妈妈要和你说对不起,刚才你往妈妈身上爬,妈妈确实生气了。妈妈现在需要告诉你,在妈妈拿着哑铃的时候,不要过来,因为哑铃很重很危险,我不希望伤到你。妈妈会一直陪着你玩,只需要等妈妈锻炼结束。
[我要让孩子知道没有人是完美的,包括妈妈在内,我请求孩子们的帮助,希望他们表现得更乖一些。因为当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妈妈一个人照顾他们很辛苦。]
[♥如果你一时忍不住发了火,也不要逃避,或者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否则孩子也会像你一样拒绝承认错误,你应该向孩子道歉。让他们看到你在努力。❤]
【留一些时间给自己】
你必须放弃"我是万能的妈妈"的心态,而是要成为最幸福的也最有效率的父母,你应该允许自己接助他人的力量来给自己一点呼吸空间。
♥即使什么都不做或者独自一人,也可能让你出乎意料地快乐。❤
在胖腿经历最糟糕的两岁那几个月,我有一种快阵亡的感觉。
有一天,我实在觉得非常暴躁,看见胖腿就想发脾气,于是我对胖腿爸爸说,请给我一个小时独处的时间,我需要换一下心情。
我带着耳机,一个人在夜色里散步一小时,回家之后,觉得心情轻松极了,不管胖腿找多少麻烦,也不是什么值得发火的事情。
————全书笔记完————
以上是胖腿妈对《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的阅读笔记 摘要
记录于202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