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娃娃吃的精细,多少都有颌骨发育不好的情况,偏偏牙量还是老祖宗遗传下来的啃食粗粮的,于是牙列不齐就很普遍。小时候以为欧美人一口整齐的牙齿是天生的,后来才知道人家不过是正畸更普遍。
我娃6岁前一口乳牙小巧整齐,可爱度拉满。换牙后颜值骤降,不忍直视。笑容对女孩太重要了,于是从替牙期开始走上正畸之路。8岁第一轮早期干预,12岁第二轮。(给自己挖个大坑,慢慢填。)
第一轮8岁,历时一年,朋友介绍了一位执业30年、很有亲和力的医生。
医生说娃的牙齿是漂亮的、牙齿保护是好的,问题是牙量大、颌骨空间不足,正在生长的上侧牙已经被下侧牙关在里边。12岁后大概率要正畸。即便如此,早期干预十分必要,什么都不做干等4年不是最佳选择。医生的建议是:☑️第一阶段扩颌骨;☑️第二阶段矫正现有恒牙牙列。
扩颌骨可以降低今后正畸难度,至少可以减少拔恒牙个数(4年后证实了医生的判断)。如果效果好,兴许今后可以不再正畸。而现有恒牙是否矫正,要看孩子而定,男孩不妨等到12岁,女孩则有必要早点调整,女孩拥有美丽的笑容对自信成长太重要了。
🚩第一阶段 。扩颌骨用orthodontic fixed expander,有胀感,舌下有异物感,短时间会影响口齿。
2018年6月开始取牙模、试戴。戴上后爸爸每天早晚用key把expander各拧1圈。每次会有胀感,爸爸帮她轻微按摩鼻梁缓解不适。1个月后见效明显,两颗乳牙虎牙像draucula。扩弓暂告结束。
8月开始戴第一副牙箍,3周后效果可见。
之后差不多每月跑一次诊所。一年后效果满意。
从2018到2019,从8岁到9岁,历时1年,有了一口整齐的牙。但没多久就爆发了疫情,停课停业停飞。正畸按下暂停键,而孩子的成长并不会。很快,新的恒牙野蛮生长。但在肆虐的疫情下、在长期禁足躲疫的日子里,正畸只能被搁在一边。
回北京安顿后,又把牙齿的事重新提上日程。
2021年9月,北大口腔的主任医师在外开办的诊所。拍片做方案收费不菲,结论是不拔牙、磨牙冠,但爷俩对牙箍还是隐适美有分歧。决定再等等。
2022年8月,北大口腔的普通医生,拍片后初步判断:除牙列不齐外,还有下颌后缩,是否拔牙要进一步做方案。
2022年8月17日 ,第三家诊所。医生首诊所谈深入浅出:
1、上颌做过扩张。没有智齿。从第三节颈椎看正处于生长峰值期,(颌骨)还会腾出一定空间,所以无需拔牙。磨牙冠目前也不考虑。只要把牙向后排齐就行。
2、上下咬合不好,上齿盖住下齿(深覆合?深覆盖?),导致下颌后缩、短下巴,这是要一并处理的两个问题。除了让牙排齐,还要让牙站直。
医生讲解了法兰克福线,就是眼眶下沿与耳蜗上沿的连线,讲解了头部侧面视角法兰克福线与上下齿的理想相对关系、现状以及要争取达到的美容效果(娃频频点头,开始憧憬)。
3、解释了牙箍,解答了“隐适美能把牙往后推”“而牙箍只能借助钢丝拉”的差异,解释了可以在17/16、27/26、37/36、47/46位置装微小锚钉,作为向牙关方向拉动牙齿的锚点。
经过医生深入浅出的讲解,娃接受了钢牙套。
【牙套日记 门诊#2 202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