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花编邀约🙏,来说说娃娃自打四年级由公校转私校后,在语文学习上有些什么样的转变和进步。虽说老母亲对自己的文笔毫无信心,但是受花编启发,来总结一下娃娃近一年半以来,私校学习生活的收获还是很有意义的。于是受宠若惊的老母亲开始冥思苦想这一年半以来娃娃的成长历程。
其实转学前我们所在的公校也是一所很好的学校,曾被评为省重点小学,学校的口碑和教学质量还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与我们对接的初中更是这些年很多家长趋之若鹜的理想初中,仿佛进了这所初中,中考就大可不必担心啦!而我们所在的班级的班主任(语文老师)也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凭借着老母亲与班主任老师的私交甚密,老师对娃娃的语文学习也是抓得很紧。所以对于“转学”这两个字,老母亲一直都是纠结 慎重的,足足犹豫了三年才转学成功,说出来让大家笑话🤣🤣。
那为何如此纠结,却最终还是选择了转学呢?这主要与公校的一些教学方式有关。首先公校的学习注重基础,日常的字词、课文,翻来倒去的抄写、听写、默写,占用了很多的时间,而且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不知抄了多少遍,该错的还是错,改错和抄写纯属无效输入!😭😭再加上课前预习练习册、课后巩固练习册、默写达人、各种自测卷等等教辅资料,使娃娃早早地陷入了刷题的苦海,真真是苦不堪言啊!喜欢读闲书的娃娃无暇进行课外阅读,天天陷在抄写、做题的痛苦之中,郁闷指数陡升。然后老师的授课方式比较局限,很多的方面要求统一的格式、思路和答案,大大限制了娃娃的想象,而且娃娃属于思维比较发散的那种,对于课文阅读中提出不同的想法,经常会遭到老师的否定和同学们的嘲笑,久而久之,娃娃就不再愿意在语文课堂上发言,上语文课如同坐牢一般,“无趣得想睡觉”😥😥。
看着娃娃一天天的“堕落”,老母亲心急如焚啊!要知道数理化也许还有突击弥补的可能性,但是语言类的学科靠的就是日积月累,一旦落下,想补回去很不容易的。于是在一次次挣扎之后,老母亲打算放手一搏,遵从娃娃的选择,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私校。
那么新学校究竟给我们的语文学习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老母亲打算从公校也有的方面切入,然后再来说说学校语文主题课的特色之处。下面我们就从最原始的部分——所有学校都有的方面说起吧!
基础环节不放松,学做智慧小懒人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输入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我们没有具体的教材,学习的内容完全是学校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开发的主题课程,但是老师们并没有忽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摒弃部编教材的精华之选,注重基础,但不让孩子们靠盲目抄写、默写来记忆,而且鼓励孩子们动脑子、想方法,做智慧的小懒人,以尽可能少的笔墨换尽可能牢固的记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部编教材中的字词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发现和寻找,老师来汇总补充,不单纯学字,而是以词、句或是意群为单位来学习,避免孩子对字义的割裂和死记硬背。而且字词的作业通常就写两遍,一遍是抄写、记忆,一遍是默写、巩固。而在这仅有的两遍书写过程中,孩子们都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如何能“做好智慧的小懒人"。也正因为此,儿子的字词成绩没有因为书写的遍数少而下降,相反却经常满分胜出。所以学习真的拼方法和效率。
2.字的学习以声旁作为基底来进行扩展,从源头上理解声旁的起源、字义的延展,然后去给声旁添加偏旁来扩展字群和词群。比如下图就是以“皮”作为基本家族进行的字词扩展。
3.将近义词、反义词编辑成押韵的童谣来经常性的诵读、记忆,既朗朗上口,还不成为负担,一举两得。以“i韵”反义词为例说明一下:曲对直,得对失,恶魔对天使,高尚对卑鄙,光荣对羞耻。是不是很容易上口,又容易记忆?
4.将句式相关的基本知识也编辑成顺口溜,孩子们一遇到各种句式,就会习惯性地脱口而出,然后依据这些顺口溜便轻松搞定了句子。以“反问句改陈述句”为例说明一下:反问句改陈述句,先找肯定、否定词,肯、否相调去疑问,最后不忘加句号。看看根据上面的顺口溜,能不能顺利地将反问句改陈述句?
日积月累养习惯,进门暗号须打卡
对于我们汉语而言,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部分就是古文、古诗词的学习和记忆,而这一部分靠的就是日积月累。那如何能在孩子们不反感的前提下将对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学习渗入到日常呢?老师们使用了文化暗号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每天的学习单中都会有古诗词和文言文学习、鉴赏的版块,来讲解一首古诗词或者文言文的原文、释义、出处、作者、创作背景和相关文化常识等,并通过观看一些视频的形式,结合老师的讲解,来帮助孩子们理解。然后每天的作业中会有这首古诗词或是古文的默写,只有一遍哦!当然老师还会让孩子们通过导图等形式,来勾画出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然后第二天上学进教室门口的时候,需要完整无误地背诵这篇古诗词或者古文,背诵通过的,说明属于组织成员,可以进入班级学习;背不过的,对不起,你这属于对”暗号“没对上,需要在门外好好想想组织暗号是什么,直到能对上暗号为止。
就这样为了不被组织抛弃,孩子们每天记忆一首古诗词或者古文,已经形成了习惯,使得暗号这种形式已经没有啥真正的江湖意义啦!但是效果嘛,不言而喻哦!不得不说,老师的小把戏又成功啦!
阅读需要讲策略,百家争鸣促思考
阅读一直是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但是做好阅读也是讲究策略的。在文化极其丰富、书本、资料极大充盈的当下,如何能既快又好地读好书是个大问题。所以在精读课上老师会讲解阅读策略:比如要重视书本的封面、前言、序言、目录和作者简介,提前了解一下书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经历、写作风格和创作背景等等,带着一定的认识、理解和问题进入书本的阅读。
而在应对阅读理解题目时,老师也会根据文章的体裁、特点,和孩子们一起总结一些做题的套路,使孩子们在面对这些题型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比如下图就是关于说明文中有关用词方面的题目的对策总结。
而在新学校里,我和娃娃觉得最可贵的方面就是不限制思维、观点的阅读,相反老师鼓励你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体现方式,喜欢听到每个孩子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理解,精读课上经常会出现“打起来”的的混乱,唇枪舌战、据理力争的痛快真的是爽歪歪哦!而在不同声音的冲击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会扩宽自己的思考范围,将别人的理解添加到自己的范畴里,进行再思考、再加工,这样既拓宽了自己的认识范畴,又激发了自己辩证地看待问题,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更有利证据的意愿,是一种阅读的延展,也是一种探究的深入。
另外老师还会让孩子以多种形式来对阅读进行书面的反馈:思维导图、时间轴、阅读感悟、阅读笔记、演讲稿、ppt报告等等都是孩子们经常使用的阅读反馈形式,用来将自己的阅读理解通过一定的方式反馈、记录下来,也算为自己将来的主题深入研究做个准备吧。下面就是儿子阅读反馈中的一小部分。
写好作文有秘诀,经典是靠改出来
关于习作的引导方法,我在之前的问题回答中说明过,这里作为大语文的一个部分再来重述一下。
一、老师在阅读中会引导孩子们去注意作者的写作手法,引导孩子们总结出一套应对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秘籍。下图是笼统的一些概括。
每次习作老师都会先给出本次习作的基本要求,讲解写作中的重点,比如文章的题材(小说、散文、说明文等)、类型(写景、记人、写事等等),结构安排(比如小说写作六步曲),采取哪些描写方式,如何巧妙使用修辞等等。
二、批改孩子们的初稿,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三、课堂讲评孩子们的作文,分享优秀的文段,供孩子们讨论、借鉴。
以下是孩子们的优秀文段分享:
四、孩子们修改文稿,老师再次批阅,给出修改建议,再改,直到通过为止。
我们老师特别强调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并且评语很细致,孩子们好的方面会毫不吝啬的夸赞,不足的地方会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让孩子知道如何修改,有据可依。
五、注重孩子们在日常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让孩子们建立专门的采蜜本,专门用于采摘日常闲读中自己喜欢的词句,采摘的阅读范围和体裁任选,每周记录一页。
六、作文的形式多样,不会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写事、写景、记人等形式的作文,鼓励孩子们打开思维,大胆想象,进行创作,每周记录一篇随笔,鼓励孩子们要有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情趣,随笔的体裁、形式都不限,主要就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写作热情,好的作品会被学校公众号刊发出来。下文就是娃娃入选学校公众号的一篇随笔,拿出来秀一把!
除此之外,2000字以上的科幻小说,8000字以上的虚拟自传(可参见我的另外一篇日志)……老师给与孩子们的写作任务真真是超出老母亲的想象,但是孩子们却乐在其中,并没有被这些大部头给吓到,仿佛写作也是一种享受。我想这也许就是写作教学的更高境界。
刷题考试频率低,诊断目标很细腻
既然是学校,刷题、考试就是绕不过去的话题,我们的新学校也不例外,刷题、考试样样都不缺,但是频率相比于之前的公校却要低很多。四年级时,语文没有一本课外练习册或是教辅资料,听写这样的小测大约半个月会有一次?但是主题月考还是有的,而且考得很细致,语文的考试尤甚。在公校时,语文考试就是一张试卷,字词句段、阅读加作文,一场考试,一个小时全搞定。可在私校,语文考试被分解成多个部分,多场次、多时段的诊断也是让我们见识了考试的磨人。😂
语文考试会被拆解成字词考试、笔画考试、文化暗号考试、阅读理解考试和写作考试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题量都不小,阅读理解一份试卷要考七篇阅读理解,其中包含有听力理解一篇,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见识中文也考听力,哈哈。下图是我们的字词和暗号考试的一部分。
不仅考试模块被分解得细致,老师的评判标准也是相当得细腻啊。下图就是娃娃考场上一篇作文的评分反馈,一起来看看吧!
在新校,考试美其名曰“诊断”,从字面意思上也能看出来考试的意义,不是为了绩效,不是为了升学,就是为了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这可能就是回归教育的本质。
啰啰嗦嗦已经写了这么多了,写得老母亲都饿了!先到这里,下次再来说说我们学校的语文主题课的特色所在吧!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