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说寒暑假有大块的时间,是做主题探索类学习的好时机,不要被零碎的学习填满。以前想着怎么做到有计划的、全面的利用时间,也做过“每日计划”“每周计划”等,假期里做这样的计划实际效果并不好,因为很难有那么强的自控力。于是就想调整为:平时上学时小火慢炖,假期时只找一个学习重点进行大火猛攻。这个暑假我带着儿子做古诗扩展,是以古诗为引子做扩展,而不仅仅是背过那些诗。大部分扩展笔记都发在公众号“四十岁小学生”上,做个记录以便几年后给老二做参考。
本来计划每周五首,越往后我自己越偷懒,整个暑假下来最终完成了35首,做个总结吧。
1.扩展的方法很简单。作者,历史背景,诗中涉及到的人、事、物、地名都可以做为扩展的索引,由此开始查资料。查资料过程中又有新的问题点,理论上可以无穷扩展下去。每个家长和孩子的兴趣点不同,可以根据兴趣做不同方向的扩展。比如关于梅花/桃花/杏花的诗很多,喜欢植物学的家长就会扩展花的结构,桃花和杏花怎样区分等。我儿子对花毫无兴趣,于是我会扩展和这些花有关的其他古诗和故事等。
2.开始扩展之前必备的两样:中国历史朝代表,中国地图。如果还想探索的更详细,可以再备一本《中国历史简明图册》。
图片来自网络
3.我手边准备的书不多。《唐诗为镜照汗青》会有一些诗人的故事,读后会觉得诗人活了起来。古诗和历史挂钩,很多诗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看,混子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对于在脑中搭建一个大的历史框架很有帮助。
唐诗为镜照汗青
4.配合图片、音频和视频,效果会更好。比如诗中经常出现“黄鹂”,那就多去找一些黄鹂的图片和叫声音频来听。比如要背苏轼和朱熹的诗,那先找诗人相关的视频来看。苏轼的视频我用的是b站自制的《历史那些事》第一集(免费)。朱熹的视频非常多,我挑选了cctv《朱熹》第一集“继往开来”。对于小学生来说,挑选的视频不能是凝重的,更不能是动画讲诗那种幼稚的。
5.提前查好的图片、音频、视频和好的文章等都提前发给自己,用到时不需要到处翻着看。
预习时查到的资料发给自己备用
6.提前预习好后再给孩子讲的时候 一定要平等, 尽量是睡前聊天的方式,千万不要变成讲课的方式。孩子才是主角,要跟随孩子,孩子想就着一个点往下聊的时候就顺着他聊,天马行空的聊。把预习的内容讲完并不是扩展的目的,孩子学会了由一个点向外想到另一个点的方法才是扩展的目的。
7.本子上抄写诗,记录要扩展的提纲。这个对于时常复习非常非常有帮助,而且看到背的越来越多的诗也很有成就感。如果是写景就让孩子想象一下,把想到的景色画下来,即使是不会画画的灵魂画手也无妨。
这个假期我只做这一件事情,慢慢有种沉浸其中的感觉。我做预习时准备了10分,最终可能只给儿子灌输了2分,听别人讲还是不如自己查资料获得的印象更深。主题式学习真的很有必要,暑假寒假这种大块时间是做主题学习的最好时间,若孩子自己能做某个主题的探索是比我们聊天得来的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可惜竞争日益激烈的考试制度没有给孩子这样的时间。
这个暑假结束,小学课本里的古诗词基本就都背完了,如果只是单纯背诗其实很快,每天不到10分钟复习加新诗基本就够了,最耗时的是扩展部分,就着一个点往下聊,聊起劲时一个小时也刹不住。
有的妈妈说:“网上有很多名家讲诗的音频视频都讲的很好,为什么不直接拿来用?” 名家不了解我的孩子,更不能和我的孩子互动,也不能加强亲子关系。讲的再好只能作为自己扩展的辅助资料,而不能代替我和我儿子的聊天。
有的妈妈说:“可以用软件来记录和背诗,手抄多麻烦啊。”这个假期的手抄本给我带来超级多的便利,尤其是复习的时候,翻开本子就背。如果用手机软件来复习,当你打开手机要背诗的那一刻,你确定孩子和家长都会把打开手机等同于背诗,而不会同时习惯性的想起微信和手机游戏?从拿起手机的那一刻,对于背诗的专注就已经大打折扣了。
不要偷懒!
下一个假期我还是会类似这样带着儿子只做一件事情,可能是数学思维,可能是英语听背,可能是成语和历史故事的积累和扩展。
后记:因为自己背诗背出了感觉,在某公众号活动中随嘴赋诗一首,不靠点赞不靠转发,竟然靠实力得到了一盒月饼,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