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语文还是英语,一直流传一句话“阅读是金”,但阅读的书多,不见得就能提高语文或者英语的功底,比如我姑娘家娃2,3年级语文一直80多分,你说她不爱阅读吧,其实她很爱看书,而且都是文字类书,不是那种漫画或者是小学生喜欢的那种口水书,但就是答题答不到点上;作文吧一写就刹不住车,但高分里没几次有她。
那么是不是阅读输入的“量”还不够?我觉得“量”这个东西没有具体指标,但是可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质量的“量”,一个是数量的“量”。
数量的“量”就是汪洋大海,我们读的可能“只取一瓢”。当然,多读一定是每个家长的梦想,但是只要是三年级以上的娃的家长,都应该能体会“时间紧,任务重”这句话(据说现在一、二年级的家长也开始叫苦连天了)那么在这个“量”上下功夫,可能事倍功半。
既然如此,质量的“量”到底怎么实现呢?现在不是流行“路线---方法---执行”这个教育套路吗?那今天咱就从这个套路来。
路线:摘抄 仿写,事半功倍
方法:摘抄用分类,仿写要必备,定期回顾背一背,作文阅读指定会
执行:活页本先搞上,小便签不能少,仿写小本用起来,每天进步看得见
路线--摘抄 仿写,事半功倍
第一说到摘抄,无论是不是鸡娃妈妈,都知道,学校老师假期的作业肯定有一项就是“摘抄好词好句”,这好词好句那简直就是一抓一大把啊,但凡是个带字的书,都有写的精妙之处,哪怕孩子自己写的作文,你真找找,也会发现好词好句,所以,摘抄不难,但是,为什么人人强调的摘抄,对孩子的帮助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呢?因为大部分孩子的摘抄,都是“抄”,至于这个“摘”,那就是形同虚设。那么这个“摘”到底怎么摘,请听我下边细讲,就是“分类”;
第二个关于仿写,一定和摘抄相辅相成,也就是说,摘抄后的素材,要马上用上,怎么用呢,就是靠仿写,用摘抄到的词汇、句子结构,仿写一段自己的小文。这个也可以理解为“输入-输出”闭环吧。
方法--摘抄用分类,仿写要必备,定期回顾背一背,作文阅读指定会
摘抄用分类:先上图
(感谢群友分享)
看到边上五颜六色的分类了吗?这个分类可以由孩子自己来进行归纳,例如大类:人、物、景,人(动作、语言、心理、表情、外貌),物(动物、植物、静物),景(山、水、海、云、风)等等,各种类别不一定全部都要用标签贴出来,可以在积累的过程中,逐渐丰满叠加。
有了这些分类,我们可以从各种阅读文本中,摘取我们想积累的素材,比如今天看书有段描写人物表情的特别好,那么就把这个摘取到人物表情的标签下,作为积累。抛砖引玉,大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分类的好处是什么,今后写作文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摘抄本作为工具书来用。
仿写要必备:有了积累就要做响应的输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写,怎么写?就写你当天积累的字词句的模式,例如:
这个仿写就是仿照“上海醒来”这个句子模式创造出来的。这样的好处是,孩子能马上应用学到的词语,印象深刻。
定期回顾背一背:如果是每天摘抄,那么周日的时候,就把周一周积累的句子,找出最经典,最吸引孩子的,背一背。
会摘抄,会仿写,会背诵,一个套路下来,孩子作文一定会提高。
执行--活页本先搞上,小便签不能少,仿写小本用起来,每天进步看得见活页本,淘宝一大堆,尺寸推荐两种,自己选择适合孩子的就行
小标签就选择彩色荧光色写的,可以在上边写字的那种,又醒目又生动。仿写的小本子,建议用小巧一点的即可,毕竟仿写不是写作文,小段落100-200字,孩子如果本子太大,怎么写感觉也不到头,小本子没几行,每天仿写挺有成就感。。
有了以上这些套路,你说这个摘抄的质量是不是就提升一个档次,孩子的写作自然而然就提高了,至于阅读,在摘抄中本身就是带着分类的目的去读的,孩子对描写的手法、句子的修辞,一下子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阅读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摘抄的量不在数而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