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小溪把我在小花生上发表的东西都看了一遍,真是有心了,对我还进行了线上的采访,整理出下半篇。感觉真是不错,也值得我自己收藏,感谢。
以下文字节选自小花生公众号。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对“中考分流”这四个字很敏感。
国家教育政策好像是在减轻小学初中的学习、考试压力。如果小升初变轻松了,中考就成了比较重要的一道门槛。
怎么让孩子顺利迈过“中考关”,感觉比较让人“揪心”。
担心也没用,不如看看那些顺利过关中考的小孩,都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两个“成功案例”。
今年,咱们社区里就有两位花友 @王有猷 @大水萝卜 成功带娃上岸。她们的孩子都考上了江苏省重点高中,恭喜!
江苏可是“考试大省”,学霸云集。
咱们两位江苏小学霸的妈妈,和我们分享了她们家的“通关锦囊”。
花友@王有猷 家是男孩,作为编程特长生,属于特招。但他的成绩也非常好,考了全区第5,数学149,历史、化学满分。他的中考秘籍是: 保持特长优势、拉高短板、养成好习惯
花友@大水萝卜 家是闺女,她考进了全市前200名,进了当地有名的重点高中,而且是最好的班。她的学习策略是: 重视阅读,抓牢基础,自律自主
两位妈妈都很谦虚,反复强调自家孩子都是普通小孩,仅仅是用对了方法、长期坚持适度努力而已。
每个孩子情况都不一样,两位花友的做法,也许没法完全复制。但通篇看下来,你会发现她们的经验实用性还是蛮强的,尤其是两个孩子的中考成功源于从小到大各方面漫长的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对于还没有面临孩子中考挑战的家长也有参考价值。
就像 @王有猷 所说:
“中考不是五十米短跑,也不是一千米长跑,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
两位妈妈非常热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两份攻略,今天一起送上,篇幅比较长。建议看完后做个收藏,以后没准有用哦!
…………
下文整理自花友@大水萝卜在小花生写作计划中的分享,感谢。
第2份攻略
@大水萝卜
我家的中考通关秘笈:
重阅读、抓基础、靠自律
2021年9月开学,娃就是高中生了。这个夏天她一路冲冲冲,真是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
先是喜提中考“屏蔽生” (全市前200名,因为成绩太好查询系统不显示具体名次) ,进了重点高中。后来分班考,她凭借中考和分班考的高分,还有出色的面试表现,冲进了学校最好的班。
我们是三口之家,我和队友在大学里面工作,队友是搞科研的,我不教书也不搞科研。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我家娃上的都不是名校,而在学科方面,我们其实也无力辅导,全靠孩子自己。
她 平时没上学科补习班、也不买题刷题,可以说娃是全程“自鸡”,有了今天的成绩。
娃在伏案学习
1. 中英文大量阅读,
让考试游刃有余
在娃很小的时候,我就决定要给她读书了。
因为我坚信“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阅读可以塑造人的性格。所以现在每天的学习任务中,娃都会把时间固定分配给中文和英文阅读。
从小到大,我们在阅读上投入了很多心思。
平时,在语文上,她一直会把古诗文当课外阅读看和背,英文原版的阅读和听读也从未间断。
小花生的阅读统计。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
我一直坚信语文是一切的基础。想要提高数学,或许多刷题、上培训班可能会提高,但语文真心不易。所以从小我就会培养孩子阅读语文的习惯。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这个话是我后来才听到的,大概是娃到小学,但是对阅读的实践,我们其实已经进行很久了。
在语文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我们只有一个标准——读好书、读经典。
在小学前娃读了很多经典的绘本,这帮她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学开始,娃开始喜欢上阅读各种古诗文,从《弟子规》《论语》到《古文观止》《千家诗》,很多经典的书籍都有涉猎。
在古诗文的阅读上我家基本是“提前学”的策略,没有按照学校的任务安排,而是自己按照小学、初中、高中这样的顺序选择对应的书籍读、背下来,有余力再看看别的经典。
最开始我们其实也是按照老师要求的进度来的,老师要求少、我们就进行得少,老师要求多、我们就进行得多。但是后来就遇到了问题。
我们周一到周五很忙,基本只能挤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复习学校的东西,要是哪天老师让背比较多的内容,我们的时间就明显不够用。
于是我们改进了一下,不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每周按照固定的进度进行阅读,不再管老师那里进度如何。
在古诗文的阅读上,我们基本上有三个步骤——“背”“释”“读”。
“背”:把古诗文背下,至少背三遍;
“释”:给娃读作者简介、注释、解读,鼓励她背古诗时脑海中想着画面;
“读”:有感情地给娃读一遍,再让娃读背一遍。
娃在小花生的中文书架,其中有很多古诗文书籍。
这之后就是经常复习。比如,每天起床喝过水后开始背,除了吃饭刷牙和走路的时间之外,基本到学校之前就复习完了。
除了计划中的古诗文,平时偶遇的一些古诗文,我们也会打印下来阅读:对于还没学过的古诗,会鼓励她背下来;而还没学过的古文,只要求她读原文、释义和背景。
渐渐地,娃开始主导自己的学习,读多了,她会要求自己把部分古文也背下来。
上初中一段时间后,逗专门增加了古文的阅读时间,上学时是隔一天古文阅读15分钟,假期会有所增加。课外古文会读《镜花缘》《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等,像《西游记》《水浒传》里面的小诗她也会认真看并勾画。
读了这么多古诗文,对娃的考试是很有帮助的。
在考试的时候,她读古诗文就像读现代文一样,省时间,正确率高。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古诗文的熏陶下,她写作文时能甩出来的货就会比较多,写东西经常诗情画意。
古诗文积累得多了,娃也会在作文中应用
英语原版阅读,娃从小就在坚持
队友是搞科研的,在本科阶段,他的英语水平不是很高,甚至要毕业的时候才勉强过英语四级。
但是,在博士阶段和后来的科研阶段中,他读了很多英文文献,仅工作的头两年就有几千篇的阅读量,英语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如今,队友已经成为靠“写英文文章讨生活”的人,今年他博士毕业15年,已经发表了46篇top-sci(第一 通讯)。
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希望孩子能掌握听说技能,让我们相信读英文原版更能提升英文水平。所以我们会很重视娃的英语原版阅读。
一开始娃的原版听读,采用的是先读后听的方式。
但是家里《神奇树屋》只有33本,这33本按照先读后听磨了几遍之后,由于没有原书,娃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开始裸听剩下的20本,她很快发现 一本书先听后读更有意思 。
于是我在小花生上,从初章到高章,按着蓝思指数找出一部部有音频的作品,让娃挨个听下去。
每次换书的时候,我都不会大幅增加难度,而是循序渐进,所以娃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没有遇到困难,如乘风破浪。
就这样,从初章《神奇树屋》到高章《哈利波特》,娃共裸听15套(150本),平均每天听英文1小时 。
她休息的时候在听,收拾衣服的时候在听,收拾书包的时候在听,上学路上在听……很难想象这150本如果用眼读要读多久。
小花生书架里的英文虚构类书籍。
14岁娃读完《哈利波特》之后,算是初步实现英语阅读自由。我们开始更自由、更丰富地听有声书了。
考虑到“读史使人明智”,我很想让娃多接触非虚构书籍。但一开始娃不愿意听非虚构,我就一本虚构、一本非虚构地交替着给她推荐。
现在,在娃的喜马拉雅的书单里,我给她放了200多套(本)有声书。看到好的就想加进去,真是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听完……好在不是实体书,要不然家里多少书架都不够放啊。
我们在小花生创建的喜马拉雅有声书书单。
在进行英文课外阅读的时候,最开始词汇量不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娃一开始更多的是精读,扩大词汇量,等后面步入正轨,再从阅读和听书里扩大词汇量。
在精读中,有些词一定要查字典才能确定,所以娃就会把这些词抄到单词本上,背下来。而且,娃每天早上都会巩固这些单词本。虽然不多,贵在坚持。
娃的单词本
这样做会导致进度比较慢,开始的几本可能不太容易坚持,但坚持下去就好了。回想娃的英文《神奇树屋》之旅,头两年仅完成了6本。
但这样做的效果也是很显著的。
刚读课外英文的时候,有的动词有点变化,比如加了ed、ing,她就不认识了。但做单词本的时间长了,哪怕遇到不认识的词,她也能猜个大概。查字典就是确认的过程。
这样进行原版英文阅读,对娃的英语成绩也很有帮助。应对校内英语考试,娃一直游刃有余。
去年,娃初二,她尝试做了号称“清明上河图”的江苏英语高考卷。除去听力和作文部分,满分75分,她只扣了12分。
2. 孩子快不起来,
那就尊重孩子的节奏,抓牢基础
我家娃一直是个没法快起来的人,曾经我也为此苦恼过。
比如在小学的口算比赛上,好多题她没办法答完。虽然她正确率高,可最后比的是总分。我观察了几次,没办法,只能放弃执着了,正确率更重要。
我想法上的彻底转变是在她初二完成的,我不再为此苦恼,选择接受她的节奏。
不报班刷题,节省时间重视基础
在小学阶段,她的作业是能按时完成的。但是到了初二,总感觉作业完不成,没办法按计划在22点前睡觉。
后来我就盯着她,给她掐时间,但在尽力尝试过之后,还是没法按时完成作业。考虑到还是睡觉更重要,只要认真做了,完不完成就不管了。
刚开始我去跟老师沟通的时候,老师也不是很能理解。老师觉得比她成绩差的同学都能完成,那她更没问题。但后来见我坚持,老师也就只能接受了。
因为孩子节奏慢,所以在时间分配上,我们尽量把重要的事情往前赶,剩下的别拖拉。
一个阶段如果感觉哪科需要加强,就把这科放前面一点。比如,我们每天的中英文阅读是雷打不动的,每周末的大作文和错题整理也都放在前面做……在此之后,作业时间再均分给每个科目。
作业都可能完不成,自然也没法做额外的任务。所以,我们选择不上补习班,也不额外买教辅和刷题,而是把这段时间节省下来,做更重要的事。
那什么事更重要呢?就是 夯实基础 。
队友已经博导9年。平时接触一些学生,深感大家基础学习有问题,小学、中学都有问题,只重视应试成绩,很多孩子感觉没被培养好就送到大学里了。
校内教育,有容易的部分,也有难的部分。我和队友认为,抓住容易的、基础的部分,其实更为实际。因为高考有80%的题是基础题:
750×80%=600,只要抓住基础,就能达到600分,多高的分数!
图片源自网络
以课内为主,争取基础题不丢分,难题也能得分
重视基础具体就是:上课认真听讲,重视书本,重视老师布置的题,整理的时候知识点和基础错题都要整理,不懂就问……
难题可以不碰,但是简单的、基础的一定要重视。
以错题本为例。娃不仅仅是整理错题,还会整理一些知识点,所以我喜欢把孩子的错题本叫“整理本”。
从三年级开始,起初是由我带着娃一块整理,后来,她就自己每周末都坚持整理所有科目的错题、知识点、课堂笔记,整理完才做周末作业。
达到一定年级后,老师也会要求做整理本,老师希望他们把题目、错误答案、错误分析、正确答案放在一起。
但我会让娃左页写题目,剩下的写在右页,这样挡住右页,左页就是自己专属的习题集。
老师会希望孩子们整理难题、有水平的题。但从一开始我就要求她,把即使是“1 1=3”这样的低级错误,也要整理到整理本上。整理好后,她平时也会找时间复习。
重视基础对考试来说的好处就是,大部分题目都能尽在掌握,基础题少丢分,就算难题也可以尽量得分,自然分数不会太差。
正因为一直重视基础,娃遇上各种考试,比如这次的分班考笔试、面试里的难题和怪题,她依旧有思路。
这次分班考,有的孩子刷的难题肯定比我们家多,但这事就像盖楼,我们夯实基础,顺理成章往上盖,如果没有打好基础,底盘虚,上层可能也是虚的。
3. 趁着娃啥都不懂的时候,
帮她养成好习惯
我曾经看过一句话,“要趁着孩子啥都不懂的时候,帮他养成好习惯”,我一直践行着这条黄金定律。不管是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我都会鼓励娃坚持自律和自主。
自律自主,才能“自鸡”
娃平时会听闹铃自己及时起床,没有起床气;她平时还会自己扎辫子和收拾书包;她还坚持锻炼,课间至少跑一次楼梯,放学到家后做俯卧撑和卷腹,节假日会踢毽子和做keep……
娃还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爱好——钢琴,9岁通过省音协的钢琴十级后,还会自己经常练琴。
在学习上,娃会坚持每天完成中英文的阅读;每周进行错题、知识点的整理,并每天做一道错题;她还坚持每周练笔,练习语文和英语作文;她的计划力和执行力也比较强,会经常写总结、列计划……
娃九年级时写的学期总结。
在孩子小时候,就“照着书”培养好习惯
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的这些好习惯,都是我趁着孩子还啥都不懂的时候,帮她养成的。
对她习惯的培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趁小,想让孩子具备什么习惯,就提前培养;还有一个就是潜移默化,孩子“照书养”。
习惯的培养,就是一点点慢慢积累下的。这里推荐几本我很喜欢的书籍:《卡尔威特的教育》《朗读手册》《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
这些都是我培养娃好习惯的过程中参考的书籍。因为很多时候,强行灌输给孩子要做什么,是行不通的,不妨参考书中的建议,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孩子。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小技巧——经常夸奖孩子。
起初,肯定是我要求她做一些事情,等她完成后,我就会耍心思表扬表扬她,她一高兴,下次还是会这样做。
所以,我会经常提醒自己要鼓励她。正如书上说的,“夸努力,不夸漂亮”。鼓励她和自己比,看到自己的长处,经常告诉她,努力比聪明重要。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学会努力,养成自律自主的好习惯。
娃自己制定的时间计划表
拿语文写作举例,娃有一个每周进行一次作文练笔的习惯。每周练一篇应试大作文,风雨无阻,不管放不放假。
一般练习的题目有两种:语文书上,老师没领着练过的题目;以及各种老师发的练习册、卷纸上没写过的题目。写完之后,娃会自评自改,我们也会提出建议。
娃的一次作文练笔
平时写得多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等到考场作文的时候,基本上就能拿现成的素材了,不用思考太多。
培养了这些长久坚持的好习惯,既让娃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也让她养成了“自己管自己”的心态,平时学习的时候自然就“自鸡”为主了。
中考其实只是合格性考试,考得比较基础,有些东西看不出来差距。
所以,也不能光看一次考试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要把习惯养好,其他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