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知乎@快乐菜鸡
不得不吹一下我妈这个平平无奇的省事小天才。
我妈清华毕业的,对我没提过要求。
当年我高考出成绩之后我妈惊喜万分:「天呐,比一本线高这么多!你是不是能上985啊!」
确实能上 985,但也就是个985了。我妈心态真地好,一点没嫌弃我考得不如她。
当然,关于我妈为何这样惊喜,主要是因为和她周围的同龄人比起来,她这个孩子养得可真是太省事了。
01
作为一名拥有清华学历、各种优质资源唾手可得的北京家长,我妈没买学区房,初高中也没给我钻名校。
当她的同事/同学的孩子们背着小书包往来于清华附、人大附、四中、八中,这些人均985的名中小学之间的时候,我被我妈一个顺手丢进了一所一本率才 50% 的私立学校,而且由于签约了小学到高中的直升班,我的小升初和中考都只是走了个过场,浑浑噩噩的就上了高中。
要问我妈此举暗藏了什么玄机,她一定会如实回答你:图省事儿。
不愧是清华毕业生,追求省事儿就能得到省事儿。不像我,追求省事儿就只能得到解决不完的烂摊子。
我妈对我的学习一直管的比较少,周末我可以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想打游戏就打游戏,但是初中之后该做的家务必须做。
是的,我家根本不存在什么「你就管好你的学习,其他的不用你管」,或是「宝贝学习辛苦了,妈给你切了水果」这种全国通用话术。
只有「今天你选做饭还是洗碗、扫地还是拖地?」和「你吃苹果么?吃的话顺便给我也洗一个」这样魔鬼的语言……
但是管得少也不是不管,我觉得我妈很会抓大放小,四两拨千斤。我从小到大总共只上过两次课外补习班。一次是小学,一次是高三。
小学的时候我成绩不好,尤其英语特别差,上课根本听不懂。
我妈花重金给我报了英语外教课,后来还请留学生来家里住,陪我练英语。
这样折腾了一年之后我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其他科目的成绩也跟着上去了,从吊车尾变成了光荣榜上有名字的人。
然后就到了高三,我是理科生,当时各科成绩都不怎么理想,老师对我的判断是「上一本没问题」。
但是我寻思我也是个有梦想的人,看到其他同学都在疯狂补课,往海淀的各种知名补习机构砸钱,我很紧张,问我妈咋办。
我妈就很会省钱(不是),她在小区门口发现了一个小补课机构,于是给我报了个数学课,每周俩小时。
她坚信高考最重要的科目是数学,我至今也不知道这是为啥,大佬的思维咱也不敢揣摩。
不过当时我觉得自己的物理比较需要补课,所以在我强烈要求下我妈又给我报了一个物理课,加在一起一周四个小时。
这样补习了一年下来好像也就花了两万左右。那会儿是15年,北京的家长可以感受下这个开销有多低。
02
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我妈是一个活出自我的奇女子。
别的家庭搬家都是为了孩子的学区房,我家搬家只是因为我妈喜欢。我高中的时候我家从海淀搬到了丰台。
和满是书香的海淀相比,丰台就是个养老社区(仅指我住的这个街道),我至今没在我家附近找到一家书店或文具店,我已经想不起来我高中的时候用的笔和本子都是怎么来的了,可能是化缘化来的。
我妈的教育方式非常温和,她不仅仅是心态好,而且是内心强大,我必须多吹两句:
我上小学的时候,她可以面不改色的在我40分的试卷上签字;
可以在被老师叫到学校批评的时候面带微笑地跟我打招呼;
可以在我次次考试垫底不得不留级的时候也表现得风轻云淡。
以至于我小时候一直以为留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还信誓旦旦地跟小伙伴说我不是成绩不好,我只是再上一遍三年级而已(这傻孩子也不想想为什么全校只有自己一个人要多上一遍三年级)。
面对智商如此令人捉急的孩子,我妈不仅没斥责过我,也没担忧过我的未来,甚至还一直跟别人夸我身体素质好,很少生病。
在她的影响下,我曾经坚信自己虽然逃课、打架、考倒数第一,但我是个好孩子,因为我身体好。
综上所述,我妈一个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她对自己的孩子无欲无求。
我上学之后我妈其实看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书,她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明确的教育目标,所以不管发生什么她都有应对的方式,从来不会在我面前表现出焦虑。而且她很自信,不管发生什么她从来不怀疑自己。
举个例子:
最近期末压力太大了,跟我妈聊人生。
我:妈我觉得我好差劲啊,同学们都比我强。
妈:每个人有都有自己的长处。
我:那我的长处是啥啊。
妈:你运气好。
我:……
我:我要是将来成就不如你可咋整啊。
妈:能养活自己就是成功!
再举个例子,这是我妈回忆起的一件小事:
妈:你小学一年级还是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回我看你在那里写作业,应该是老师让你们练字,一个字写20遍,我看着你一连串写了20个“马口”。
我:我为什么要写马口?
妈:你把“吗”字写反了。哈哈哈哈哈,我当时想怎么会有这么写字的人,也太有意思了吧。
我:你就笑我也不提醒我?
妈:我想着你到了学校,你们老师会纠正你的,就没有提醒你。
我:……妈,你说的好有道理啊。
我妈说,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在互相抱怨,其实都是觉得自己付出的很多但是收获的很少。从家长的角度来讲,看完韩国第一妈妈的《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这本书之后她明白了,仅仅是给孩子交学费,保证吃穿,报补习班,其实是远远不够的。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需要在各个方面下功夫。
她说她当时看了很多书,但是只有这本书对她的影响是最大的,她看到作者如何花心思培养孩子的品行、习惯、志向,感到相比之下自己做得还不够多,因此常怀惭愧之心,所以我表现成什么样她都不会生气。
03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些对自己影响深刻的书吧:
如果你是一个孩子,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或者其他过往经历)有不满,或者感到困惑,不知道能不能改变现状——《被讨厌的勇气》。
如果你是一位母亲(父亲),不明白自己(妻子)为什么对孩子异常暴躁——《第二性》(特别是第二部里关于母亲的章节)。
如果你抱怨高考不公,想理解高考的意义——《无声的革命》。
如果你觉得自己现在的家庭关系(夫妻关系)出了问题,想要改善现状——《亲密关系》《非暴力沟通》,不想看理论,想看故事的——《无声的告白》。
如果你对种种社会现象感到不解,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把握周遭发生的事情——《社会性动物》《社会心理学》(两本作者都是阿伦森,都是很入门的书)。
如果想陶冶情操、思考人生——《诗经》《论语》(这两本书有很多不同版本的注释,选自己喜欢的看就行。很神奇的两本书,不同的人生阶段看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以上除了《第二性》、《诗经》、《论语》读起来比较花时间之外,其余的基本上一口气能看完。
04
对于这位妈妈的行为,大家的反馈,从赞成到反对都有。
@菠萝油没有菠萝:天哪,在这样教育下出来的作者真是太可爱了,妈妈也超可爱的,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为这样的家长~
@alan d:你老妈其实深刻的知道,只有英语是童子功,必须小时候就学好。一般人学不好数学不是又不是因为学习时间不够,这一点没当过学霸的人是很难理解的。
@关山秋艇:很多人点赞这一条,其实只是对自己向往的那种“佛系自信有思想”有好感罢了。然而这种事情不可复制,觉得有趣就行了,不要再在这里羡慕 “向你学习”。
@面条:答主妈妈是从高考大省农村出来的,可想这智商绝非一般人能敌,生个娃还在北京,闭着眼也能上一本啊。
这些事儿,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