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懂得善用闲暇的人。
——布莱特比尔
01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并非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利用时间。
社会学家曾发现过一个“时间悖论”:人们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总体上一直在增加,然而在主观上,人们却越来越觉得自己的闲暇时间在减少。
以往,放假意味着放松,去亲戚朋友家走一走,打打牌,聊聊天,嗑嗑瓜子,或者在家里看看电视,玩玩手机,或者去哪里旅游。
而现在,单纯的这些娱乐,已经无法满足我们心灵的需求,逛一天的超市,看一天的电视,磕一天的瓜子,玩一天的手机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愉悦感,反而是一种深深的无聊和空虚。
哲学家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悲观地叹道:
闲暇时间能给大多数人带来什么呢?除了感官的享受和犯蠢,就只剩下无聊与沉闷了。
《心流》里作者写道:
虽然一般人都很期待下班回家的一刻,准备好好享用辛苦挣来的闲暇,可是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利用这段时间。……一般人在闲暇时错失享受乐趣机会的情况,比工作时更严重。
怎么安排好自己的假期?这其实是一个时代大问题。
在物质变得越来越丰富的当下,在交通工具越来越便捷的今天,太多想法实现的太容易,我们好像反而走向了另一种极端——“没特别的期待,预料中的无聊。”
选择有很多,不知道怎么安排。
时间有几天,重复的还是那些事情。
面对接下来的7天假期,你是期待不已,还是毫无头绪,是觉得自己会收获满满,还是7天之后一切照旧?
我们该怎么度过假期,才算是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02
比起走马观花式的体验,如果我们尝试将假期定义为一个“深度假”模式,也许情况将会有极大的转变。
深度假,体现在设计上,我们将创造出自己的度假方式。
深度假,体现在质量上,我们将拥有高质量的度假体验。
不再是感官的肆意,而是身心的调整和进步。
不再是时间的流逝,而是获得自己的收获感。
这里,请出我们在暑假使用的“赋能四板块”。
这四个板块在小长假的时间长度里,可以以主题练习的方式进行。
知识——以主题阅读为主。
比如最近想了解的某些知识,可以通过阅读或者纪录片等方式进行集中了解。
不要给自己留一个大任务,而给自己一个小主题。
想更深入地认识一个城市,想了解一种动物,想研究心理学,都可以。
每天花一点点时间进行既可。
同时,用你的方式记录下来。
小长假结束时,你将拥有新的阅读感受。
技能——选择一个小技能练习。
比如你想练习表扬他人,想要练习大声说话,想要练习画水彩,想要练习厨艺,这次的小长假,可以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去尝试去体验。
每天一点点练习,给自己一点仪式感,一点未来的可能。
见识——尝试去你没去过的地方或者在老地方挑战没做过的事。
去看看你没有见过的风景,和朋友来一次深入的谈话。
见识,这个词本身就具有崭新的意味。
去看到,去认识。
去体会自己从未体会过的风景和精彩。
思维——让自己更会思考更快乐的方法。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不容易快乐,则可以用这7天来练习快乐感,每天发现一件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如果你不擅长逻辑思维,可以尝试每天用因为……所以……来进行刻意练习。
找出最为影响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思维bug,找出自己最需要练习的思维技能,刻意地去尝试换一种思维去看待世界,看待自己。
03
用这个方法,我很快将自己和孩子的7天假期安排完毕。
7天里,我给自己的“深度假模式”是这几样:
知识:重新看一遍《西方哲学史》,了解思想发展的过程。
技能:瑜伽。
见识:去没去过的几个地方。
思维:尝试每天重新定义一个理念。
孩子的“深度假模式”是这样:
知识:根据思维岛里的热点话题“国庆”,了解国家宝藏文物。
技能:画画。
见识:到处玩。
思维:尝试去感知和发现秋天的美,已经给她准备了7天的“秋天新发现”主题阅读资料和记录清单,传至“周末家庭研学写作营”里。
当你的思路很清晰时,路径也会变得清晰。
04
7天的假期很短,短到转瞬既结束。
7天的假期也很长,长到影响你或孩子的一生。
如果只是消极而被动地跟随传媒或商业消费,你的精神能量反而很容易被吸走,因为你并不能从中获得能量,最后往往剩下疲惫不已。
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创一种生活态度,自创一种度假方式,才会让你内心充实,获得真正的放松和满足。
用深度假模式,开启你和孩子的小长假吧。
期待你的笑,像是向日葵看到了太阳。
期待你的清晨,比朝露还要清澈。
期待你的夜晚,梦比玫瑰还要香甜。
期待你的每一天,都在你的愿中开启,在你的得中结束。
经过审视后的选择,都将是——人间值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