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一切以您为准。
全文共计4502字,阅读约需7分钟。
共分2部分内容,重点内容已标红。
1.学习路径
入门阶段、进阶阶段、提高阶段
2.学习方法
精读与泛读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学习语文有“三怕”——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我们来聊聊“三怕”之首——文言文。
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特征:
一是言文分离。
通俗点说就是口语和书面语不一样。
二是行文简练。
历代名家很注重语言锤炼,讲求“微言大义”,就形成了文言文严谨简练的风格。
三是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少;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的情况很常见;一个字或词有多个截然不同的意思。
学习文言文,除了要学习各类语法知识,还要掌握大量的古代文化常识和历史背景知识。这篇文章就来梳理一下文言文的学习路径和方法。
01 学 习 路 径
主要参考了张中行先生的《文言津逮》。这是一本讲解怎样学习文言的书籍。“津逮”的本意是由渡口坐船到达目的地,后用来比喻为学的门径。所以“文言津逮”也就是文言入门。理论指导实践,前期摸清了、认准了学习原则和学习方法,后期就不会再大量耗费“如何学古诗文”的思考精力,专心致志去执行就好了。
★对于“如何学”,四个原则:
1.由浅入深;
2.由少而多;
3.由慢而快;
4.由借助(教师、注解与辞书)到自力。
★对于“怎样读”,四条建议:
1.初学要“懂”,要“熟”,尤其要强调“熟”;
2.“精”与“博”要配合得适当;
3.要学习使用工具书;
4.要以理性知识为辅(文言语法知识)。
根据张中行先生讲的“由浅入深”,“先选本而后全集”,“散文和诗词可以交错选读,逐渐加深”等建议,我先后选了选择6套教材 1本工具书、一步一个台阶。选择初中、高中的教材篇目,并非是刻意“提前学”或者“拔高”,而是因为教材的编排循序渐进、难度梯次适中,应该是全国最顶尖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精挑细选的,无论是文体、修辞、语法、还是文采、思想、内涵,都极具代表性和广泛性,把这些“经典中的经典”读熟吃透,起的是“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一叶知秋”的作用。当然,精力和时间都特别充沛的娃,可以去读全套、全集、专辑,关于“机会成本”“时间成本”,这是个人选择问题了。
【6套教材】
1《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陈琴 广东人民出版社
2《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 80首》华语教学出版社
3《小古文100课》朱文君 济南出版社
4《初中生必背古诗文132篇》团结出版社
5《高中生必背古诗文67 5篇》团结出版社
6《中华古诗文阅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1本工具书】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 商务印书馆
【入门阶段】
【内容】
成语、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古诗词
【目的】
1.了解历史背景、做好知识铺垫
2.熟悉汉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做法】
1成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蕴含着很多历史典故、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或其他传说、古典文学作品。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成语中的语素有许多保留了古汉语的意义。
学龄前可以先从成语故事入手,了解大意,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做好知识背景铺垫。网络上有很多成语故事的资源,大家可以找一找,此处不再赘述。
上学后,能够实现自主阅读后,可以用享学乐的成语资料进行学习,在了解历史故事的同时,还可以初步了解文言文实词。
2.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是训练儿童应对和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让孩子读的目的,就是了解、熟悉汉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是语感的培养。
找来凯叔的《声律启蒙》音频,这套音频做的不错,每天早晚听2遍,再找来书,让娃读2遍。弄完了这套还可以找来《笠翁对韵》,读一读,强化一下节奏感和韵律感。
3.古诗词
古诗词是一种语言凝练形象,结构自由跳跃,富有节奏韵律,饱含联想想象,高度集中概括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小学学习的古诗词相对篇幅短小,容易理解,语言上朗朗上口,易于诵记,学好古诗词可以为文言文奠定基础。比如崔颢的诗《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文言文《核舟记》中也有“珠可历历数也”,两个“历历”,都是“清楚可数”的意思。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先易后难,再学不难。
《小学古诗词75 80首》绿皮书,这套书得弄得滚瓜烂熟吧,这是必须的。
如果还想扩展的,可以试试以下资料:
1.中华书局出版,顾青译注的《唐诗三百首》有断句供参考。
尚雅国学《唐诗三百首》字大有标音,东南大学或者南京大学出版社的版本都可以。
2.中华书局出版,吕明涛译注的《宋词三百首》有断句供参考。
尚雅国学《宋词三百首》字大有标音,东南大学或者南京大学出版社的版本都可以。
【进阶阶段】
【目的】
形成多层次、有序列的学习体系,开拓视野、掌握信息,让孩子知道传统文化经典的“版图”有多大。
【内容】
《小古文100课》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132篇》
【做法】
1.《小古文100课》(1、2年级)
刚接触文言文,建议找一套比较系统的书来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小古文100课》中最先开始的,都是民国时期的小古文,那是接近于白话文的,孩子很容易接受,而文言文最难的是先秦古文,可以晚一点再接触。
如果孩子接受能力比较强、基础打得好,完全没必要读完100篇,每个类别选代表性的1-2篇即可。
2.《中华经典素读范本》(贯穿1-6年级)
陈琴《中华经典素读范本》(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熟读成诵。全套12册,每学期1册。并非按照她的编排顺序去读,而是所有作品根据难度和小初高学习阶段的重要性,有不同的朗读天数和次数安排。这样做感觉效果不错,所以开设了“中华经典素读跟读打卡活动”,就是按照这个原则排序和选取的。
3.《初中生必背古诗文132篇》(可从5或6年级开始)
【提高阶段】
【目的】
为初中打基础,扩大阅读范围、提高阅读难度。
【内容】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67 5篇》
《中华古诗文阅读》
【做法】
学习实词和基本语法。
具体看“学习方法篇”。
1.《高中生必背古诗文67 5篇》
(可从小升初暑假开始)
2.《中华古诗文阅读》
(可从7年级开始)
这是复旦附中的校本教材,是以中华古代文化知识体系的存在方式展开,以“经”为中心,以“史”“子”“集”为拱卫,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全套教材共6册,每册教材有10个单元,除广泛涉猎《论语》《孟子》《诗经》等经典外,每册都安排了《文心雕龙》、古诗词鉴赏、谈诗论文等单元的学习内容,所选篇目也都是最核心、最优秀、最有生命力的内容。
02 学习方法
所有的文本阅读都需要精读 泛读。前文提到的6套教材,整体上是泛读,即不用讲解、不扣字眼,做到熟读成诵即可。起到的是培养语感、开拓视野、打好底蕴、了解全貌的作用。
“熟读成诵”,就是标生字、标断句,重点字词标解释,然后就是读、熟读(不用要求孩子抑扬顿挫、摇头晃脑),这是基本功,每天朗读基本上不超过15分钟。
掌握较多的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所以需要精读。
一篇文章是靠实词传情达意的,虚词只起连接句子结构、调节语法语气作用,本身没有多少客观实际意义。
要看一个人的文言功底深不深,主要看文言文实词能积累多少,“文言实词显实力” 也就是这个意思。
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仍在词语的理解和积累上,在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偏义复词。其中考查的重点是实词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
针对名家名篇或是孩子感兴趣的篇目,还有享学乐的成语资料,可以做精读,以此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助力以后的学习。下面举例,享学乐的文言文精读“六步法”。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