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我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吧!
我初中时参加过生物课外小组。准备参加生物竞赛时,记得就是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菠菜叶等,我做的菠菜叶横切面临时切片,特别薄,观察起来很漂亮。比赛前,本来我是候补,但有一名队员突然生病,我就跟队参加了,我们获得市里第三名,为学校得了一台显微镜。
高中,我很喜欢化学,觉得把两种或更多药品混合,得到另外一种化合物,特别神奇。也参加过化学竞赛,但都是笔头的,大概也获得过三等奖,我都不太记得了,反正不值得一提。高考报志愿时,父母当然希望我学医,但我的共情能力特别强,就是看到、听到别人身心的痛苦,我也跟着特别难受。我倒是挺想学化学的。与我在医院工作的表哥聊了一下,那时他在医院影像室,主要给病人做b超和ct,他建议学物理,和医学影像学密切相关。但我还是想学化学相关的专业,最终第一志愿报了生物化学,第二志愿是精细化工。
大学如愿学了生物化学,当时知道这是个将来要做科研的专业,每年只招20个学生,重点培养,因此我一直是以做科研为目标的。本来我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可以保送本校研究生,但是我想读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那时还没有保送外单位的名额,我拒绝了找了我三次的班主任,一心准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然而,命运弄人,因为太过紧张,第一科就考砸了,虽然总分很高,但是单科差了两分没被录取...这对我的打击太大了,却来不及哭泣,必须振作起来赶紧找工作。去了两个医学相关的职业学校,校长亲自接待我,他们急缺老师,看到我各科成绩都很好,希望我尽快报到,开展工作,教哪一科任我选。
但是,我还是想做科研,就向我在科学院实习的实验室导师请教。她觉得我挺适合做科研,就把我留下做研究实验员,我就以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的名义,不需占用留京名额,进入了科学院工作。工作的两年中,我就以第一作者发了三篇文章。大学同学都劝我考托考g,20多年前如果有文章,随便一个成绩,就可以申请到国外研究院。但是,为了留下我的导师,我还是决定去考她的研究生。我请了20天探亲假,开始复习备考,因为专业课每天都用,不太需要准备,重要的是英语和政治。这次终于如愿,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专业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5年后顺利毕业。
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博士毕业后,我选择了去国外做博士后,为将来独立进行科研做准备。博后在医学院的生理系,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机理。出站后,回到我攻读博士学位的单位,进行科学研究。
因此,我的专业与职业是一脉相承的。
———————————————
昨天和几个朋友聊天,其中几个孩子,有一个高一,另外三个初二,还有一个初一。聊起孩子未来的专业和只有选择,有妈妈问我选生物学怎么样?
我的回答是:如果选生命科学相关的专业,那就要真正喜欢,并且有读到博士的决心,这是将来找工作的最低要求。不管将来是在科研院所做研究、在大学里当老师(现在一线二线重点高中的老师也是如此)、在生物技术或药物研发公司做scientist、还是做专利评审、或在专业杂志社做编辑,都必须是博士毕业,甚至要求有博士后研究经历。如果只想混个本科或硕士毕业证,那就不要选这个专业了...
最近,和几个专业杂志的编辑也聊过。他们也都是生命科学领域博士毕业,并在国外做过几年的博士后。慢慢发现,做科研的确很累很辛苦,觉得自己不太适合,于是他们就去了国际顶尖专业杂志做editor。有一位是我多年前就认识的,他已经是主编,另外两位是刚刚进入出版行业不久。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作者投稿后,联系相当领域内的专家为稿件组织同行评议,工作压力没有科研大,相对比较自由。我觉得对顾家的女性很友好,虽然有两个朋友是男性,但是他们也都很喜欢这样的工作。我想其他领域读到博士,不想做科研的朋友,也可以选择去专业杂志社做editor,毕竟基础研究是科技发展的根本,而基础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发表研究论文。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期刊层出不穷,我们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应该需要很多这个领域的专业优秀人才。另外,英语要很好,擅长沟通。
此外,在生命科学相关领域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了经验和人脉,还可以做很多其他工作,如下面这篇几个月前我写的制药公司的管理岗位、咨询公司合伙人、天使基金的投资人、或者自己创业开公司等等。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就是在做投资,他也是生物学博士,也有博后经历,有自己的专利,目前给好多个制药公司投资。他还写小说,其中的情节与读博和做博后时遇到的事情有关系,也许会拍电影呢哈哈!
不管怎样,在生命科学领域只要读到博士,还是有很多选择的,并不像网上说的是“天坑专业”。如果说是,那就指的是本科的专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