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无疑了!
虽然娃没有把历史预习摆在暑假计划里,但实际上娃在历史上花的功夫远超数学、物理的预习时间。为啥呢?因为追历史剧的时间长啊。
一、刷剧了解近现代史
为了追剧,连多年来养成的早饭听英语的习惯都改了,让位给了历史剧。每天一日三顿刷,每次不刷完一集便觉接下来的学习都没劲儿。有时候看入迷了还会两集连刷,简直比玩游戏还上瘾。
还要感谢花友们的热情推荐,我把娃的《中国历史》八上课本拿出来一看,居然和这些影视作品高度重合。
1.《走向共和》
此剧有59集的央视版、60集的香港版和68集的海外版。小花生7月29日公号里的《19部高分历史纪录片》,此剧的播放链接已经不能用了。一两年前我有印象和娃一起看过一两集,遗憾当年没有认真追下来。好在b站有个《木鱼微剧场》,用14个15分钟左右的视频把整部剧的故事梗概介绍一番,很庆幸既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又把剧中略感少儿不宜的部分省去了。 剧情由清末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起 ,涉及中国近代史中的洋务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 、袁世凯复辟等史实。涵盖了《中国历史》八上二、三单元的内容。虽有人认为美化了慈禧、李鸿章等历史反派人物,但这部作品即使被压缩也能看出其艺术水准之高、表演技术之精湛。
2.《觉醒年代》
今年2月热播的43集革命历史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涵盖了《中国历史》八上第四单元的内容。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特点突出,令人过目不忘,被娃评为暑假观剧体验中最佳的一部。因为在学习强国里无法快进,倒真是瞧得最仔细的一部,后来发现“央视频”app里限时免费,顿感逝去的时间啊……因为艺术创作的需要,剧中杜撰了一些虚构的人物,但多数是为了突出历史人物的性格品质,让作品更有可观性。刷完剧,娃就惦记上了去北大红楼的参观之旅。
3.《光荣与梦想》
今年5月开播,也是好评如潮。直到搜这部剧,才知道自己居然是优酷的会员,啥时候充值的都忘了😭 这部40集的电视剧包揽了《中国历史》八上的后半本书,不少演员都在前一部剧中参演,令人有一种《觉醒年代》续集的错觉。《光荣与梦想》通过生动再现从中国共产党艰难初创,到率领红军进行战略转移、英勇抗日、解放全中国,再到抗美援朝胜利这一阶段,中国有志之士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所进行的顽强斗争,展现出革命先驱的革命激情。我更偏好这部剧,宏大历史的叙事能力不俗,高潮迭起,令人激情澎湃。
历史老师安排的暑假作业也有观影的内容: 《1921》、《革命者》。假期余额不足,只能开学后再继续了。利用假期,娃还实现了自己的一点小愿望。
二、打卡红色地标加强理解近现代史
假期一头一尾,安排了两次观展,虽说是历史内容,却刚好契合了道法暑假作业中“打卡红色地标,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捎带手地把道法作业也完成了。
1.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放假一始,就憋着预约这个百年党史展。早鸟的幸运,约上了对社会公众开放第三天的票。中午进馆一直逛到下午闭馆,娃还吵吵着不过瘾,以后还要再来,说自己很多东西都没有记住。这是要入脑入心吗?娃问,这栋10层的建筑,布展只用了一半,是不是下一个100年才会布满。嗯,我们还在不断创造着新的历史!
整个展览水平极高,声像、3d、雕塑、实物、图表、照片、美术作品……很多珍品都从各大博物馆转移到了这里。在这里,你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100多年来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100年来党经历血雨腥风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党经历无数抗争、奋斗、拼搏,才艰难地走到今天。同学当自强,惜取少年时!
八年级历史学习绝不该错过的最佳打卡地,初二同学们,你们值得拥有。
开学前制作了一个vlog作为道法作业上交。
2. 北大红楼
约上小伙伴一起去北大红楼。娃很认真地全方位无死角转了一遍,大概是因为非常喜欢《觉醒年代》,所以才对北大红楼这个新文化运动的起源地颇感兴趣。
三、认真完成暑假历史作业
历史作业实打实的八张大篇子,每课都有填空和简答,也有思维导图,算是用题过一遍八上课本,我省得买练习册了(几乎每个学期我额外买的历史练习册都做不超过三页)。
四、多读书加强对近现代史的感性认识
刚好语文八上的整书阅读有《红星照耀中国》和《长征》。跟着学校的读书报告二刷了《红星照耀中国》,开学后打算继续王树增的《长征》。自己读了连环画版《地球的红飘带》后,又要求我买回了魏巍的原著。集齐了王树增的战争系列后,自己取舍了一下,打算只读《长征》和《解放战争》。都是不小的大部头,下个学期如果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所有的阅读怕是都要化为泡影了,赶紧在这里给娃立个旗,有目标就有奔头。
想起娃在b站看到的一个用沙盘解读长征中战役的短片,特别好,也一并分享一下:
五、说说我对预习的看法
有花友问过假期预习理科还是文科效果更好的问题。预习的目的是提高总体的学习效率,而不是堆积学习时间,它是一件十分巧妙、需要特别注重性价比的事情。是否预习主要取决于:
一是老师的讲课风格。狂奔型风格(讲课速度快)预习非常有必要。养生型讲课风格(讲课速度慢、单位时间内知识密度低)预习一分钟就相当于浪费了一分钟。对于介于两者之间的风格类型,可根据老师风格的偏向程度确定要不要预习、预习到什么程度。
二是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在旧章节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新章节知识点的学习要用到旧章节知识点,这种情况下,不仅仅要预习新的知识章节,还要回过头去复习旧的知识章节。这里,复习就是预习。
三是课程难度。越是简单的学科和章节,预习的必要性就越低;越是复杂的学科和章节,预习的必要性就越高。
四是即时反应能力。即时反应能力强、思考速度快、能够瞬间进入专注与高强度思考状态的学生对预习的需求就会较低。还有一些学生的即时反应能力没有那么强,他们上课时需要预热,进入状态较慢,同时需要持续而深入地思考,需要对知识进行反刍,这样的学生对预习的需求就会高一些。
根据自己家娃的特点,可以判定某个学科是否需要预习。对于我家娃的历史学习情况,这门课程预习本不是最急迫和必要的。之所以花如此多时间,休闲放松的成分更多一些。而且文史不分家,如果把这些花哨的内容放在语文或道法的名下也未尝不可。另外此前,娃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知主要是来源于有限的两本书:
和一点听书的内容:
所以,孩子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原始知识积累比较薄弱。利用假期采用比较休闲无压力的方式,对于相关的历史事件、时间轴、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社会意义等有了更为直观和趣味性的了解,对于未来课本知识的理解不无裨益。娃自己也对下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充满自信与期待。
我有强拉硬拽说娃认真预习历史之嫌,娃只是没有完全按照常规性预习走,常规性预习大致有以下步骤:
1.快速阅读课本。通读课本章节全文或者其主要部分。2.寻找和标记重点(概念、公式和原理)。3.尝试理解重点(概念、公式和原理)。尽量思考它们的含义,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如果没有理解也不用强求,脑中有一个大致印象就够了。4.记录自己的疑问,形成预习提问表。对于不理解的概念、公式和原理,以及自己产生的其他相关问题,以文字记录,做成表格格式,写在专门的学科笔记本上,或者写在课本对应章节的pg电子试玩首页空白、上方空白处。
其中,后两个步骤非常重要,这是一般学生在预习时最容易忽略的地方。这两个步骤与前两个步骤相比,就是相对的高强度用脑状态。关于预习的详细策略参见(我又搞推销):
学习的逻辑: 中学生高效学习策略体系305人有 · 评价120 · 书评5
还有最后一点儿题外话,最近热议取消历史中考,很多新初二家长也参与请愿。历史、政治、语文,说到底都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丢了谁另外两个都不会太好过。即使不考试了,也别轻易断舍离。人文素养,是人的精神底色,和考试无关,与人一生的幸福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