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数学课外书!开启数学进阶之门 -pg电子试玩

2014
2023-10-14 10:31 原创 · 图片13

数学,老母亲真的不擅长,现在边看书边学习,写的文章也只是记录自己的一些教育观点和记录妞儿的学习过程,大家随便看看就好,因为真的不一定是便捷的路径

妞儿的情况是,中文小学前没有接受过启蒙,到2升3的暑假才开始阅读,从3年级开始,每天花更多时间背古诗词和阅读。随着年级的升高,课余时间越来越少,给数学的时间也很有限,而英语这一年多只能当作阅读科普书的工具。到9月底,妞儿的英文蓝思指数达到了1470l,虽然只是当作工具使用,但也促进了英语水平的提高。
 

在校内上数学课的情况下,课外的学习路径主要以下三种:

校内——课余时间主要用来做对标课内的练习册;

思维——学习奥数,参加竞赛,部分原因是小升初有择校要求;

校内 拓展——在保持课内优秀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课外拓展,例如阅读课外书籍或学习一些难度较低的奥数来拓展思维。

对于妞儿来说,她的学习路径是校内 拓展,以阅读为主,适当自学一些奥数来拓展思维,不以竞赛名次为目的。在低年级时,她把时间主要用在阅读上,而在高年级时则降低了一些阅读时间,提前学习初中教材,并自学一些小学奥数。在长假期间,她每天坚持训练计算。

下面详细说说数学的阅读。

数学不仅仅是一堆数字、公式的堆砌,更是好多学科和科技的基石,数学学习,更是可以提升个人的思考方式逻辑能力,但是,很多小孩子却不喜欢数学,惧怕数学!

如何让孩子们学好数学,那就需要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毕竟天赋是爸妈给的,没法强求,但是兴趣确是可以培养的。只有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孩子的潜力,才能在数学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那我家是怎么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自驱力的呢?

那其中一个,就是平时老母亲经常给她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做应用和计算的游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有趣的数学科普书来帮忙

三岁多可以数数数到几百,从这时开始,有时候玩累了,或者外出路上,给她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题。常玩这类的:如果妈咪买了8个桃子,5个梨子,3个苹果,那妈咪买了多少水果?如果妈咪吃了2个桃子,1个苹果,那还剩多少个水果?还剩多少个桃子和苹果?小孩玩不够,经常让给她出游戏,所以到了小学的时候,她把做数学作业叫做游戏,现在都是最喜欢做数学作业。
 

年初引入负数时,就给她出一个人一个月工资有多少,花掉了多少,还剩多少,突发事件,需要花的钱超过了工资,需要借钱之类的题;也用温度计和楼梯来出题,她乐此不疲。
 

因为,妞儿也是从去年3月份才开始系统的看书,等看数学相关科普书的时候,英文蓝思值1200l多了,中文又读不懂,所以低幼类的数学科普书,数学故事类的,绘本类的就看的很少,直接看符合她英文阅读能力的科普类了。

数学科普读物与数学教材不同,它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富有趣味性,对孩子们来说可读性很高

娃很喜欢下面这几类,但也不能只给她看这几类,后面老母亲就列了几种类型,选一些其它的补充。

图片

:数学游戏类、数独、数字谜题和找差别这类型的题,特别喜欢,知道奥数书上有这类题,特意让我买了奥数题给她做,既然买了书,就先做最喜欢的部分,然后做完其它的。
 

图片

:数学史类的书籍,妞儿就特别喜欢,她说看科学家的传记类和数学史类的书,就是看真人故事书,特有意思,所以也很喜欢看。这一点,刚好符合丘成桐教授招收学生的其中一个条件,也符合他老人家的数学教育观念。

图片


图片


图片

说到这里,寒假,给妞儿定了一个小任务,讲几个数学家的故事,并录成视频。

图片

,带图画有趣的数学科普书,她经常能学到很多新的知识,阅读积累的越多,越会对新出现的知识充满热情。她经常边看书边跟我分享,那激动雀跃的表情,看着就很有感染力,眉飞色舞的给妈咪讲好一会儿,再问问妈咪会没会,来找成就感呢。

老母亲开始都说不会呢,但刚听妞儿的讲解,学会了,妞儿讲得真棒。同时跟她说,你看书看到了妈咪都不会的知识呢,看书是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啊,你学到了很多以前不懂的知识呢,给爱看书的妞儿奖励大拇指。

老母亲也曾经找过很多理由来解释自己不会的情况。如年纪大了,现在的记忆就是只有三秒,以前学过都忘了,后来她说,那有时候妈咪好久没看到我,怎么还知道我是你的宝贝呢?再后来就说妈咪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没机会看科普书,她说你现在可以重新学习啊,现在你可以买得起了。再后来她上了小学,偶尔一个不会的题问我,我解答了。她就又问,妈咪,你不是说,你都不会数学的吗,现在怎么又会了。老母亲就只能说,最近你上学了,妈咪在家学习数学,正好学了这个题。

为了让她获得成就感,我也曾经找过无数个理由来解释自己的不会。妞儿在成长,越来越不好忽悠她了。

图片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阅读是文科做的事,譬如说英语、语文等科目,一听到课外书,孩子们能数出一大堆看过的书,甚至地理和历史都能数出一大堆,而问数学,不少孩子表示都没有看过,阅读似乎跟理科的关系不大,特别是数学这门科目,很多人以为只是记住公式、概念和定理就可以。

越来越多的国际大规模学力测评已经证明: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业成就呈正相关,也就是说会阅读的人成绩更好。妞儿二年级下不到两个月,自学完了2下到6下教材内容,不会的地方极少,问她怎么都会,她就说看过什么动画,学了什么,看哪本书,学了什么,吧啦吧啦一堆,无疑的是,都是课外科普视频和课外书上看来的,甚至很多初中数学的内容,也看了不少。

这可不是什么数学天牛娃,就是认认真真的喜欢看课外书的小普孩,日常积累的罢了。老母亲扳着手指头一想,到如今,看了数学课外书40多本,有一些科普书里也有一些数学的内容。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我曾看到网上这么大的一个数学牛娃,看了快200本数学课外书,小朋友也是数学超厉害,都自学高中内容,有一些还是大学的内容,譬如,微积分等。数学天生牛蛙的概率毕竟少啊,但是通过阅读,帮助课内考出不错的成绩,能出色的完成中高考试卷,也是超棒的是不?

图片

课外书看的多,提前了解概念;刻意训练一些计算,提升计算水平,打好坚实的基础,逐渐就让这些概念日常化,突然就会发现,拗口难记的公式、定理、概念等,在小孩最开始接触的时候,其实就像学说个苹果一样自然简单。

等校内再学习到这些内容时,孩子很多知识都内化了,听着妞儿说勾股定理、平方根等初高中的概念,经常把我惊到,她竟然很凡尔赛的说,这不就是小孩学习的内容吗?等到上课再学习这些内容,更是难能可贵的一个系统复习,即使没有数学思维,但是多学一遍,总是会让孩子学得更从容、更好,即使难度高的应用题有的不会,只要稳稳地抓住基础和提升题,也能保持好的考试分数。
 

为什么学习数学也需要阅读?

提升数学读题能力

很多学生觉得数学难,主要问题出在应用题,如果应用题已经写好算式,需要计算就变得很简单了,那应用题为什么难,就是数学题目和数学语言的获取出了问题,都跟阅读脱不开关系,一个条件复杂的数学题如果阅读关键字和理解出了偏差,解出来的答案就错了。

拓宽数学知识视野,了解数学怎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我们解决难题得过程,就是将一个未知转化为已知得过程,一个难题需要的知识点很可能是多个,这需要将学过得知识用合适得方法巧妙地迁移到新的题目中。

因为书本内容高度凝练,很多公式、定理和概念,都是直接出现,并没有前因后果,也没有具体的发现推导过程,孩子们不拓展阅读,容易形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只通过死记硬背记住,很难为己所用。

在阅读的过程中,彻底理解各种公式和概念,把散乱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地贯通,总结并在实际运用中能举一反三,让知识为自己所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数学家的思维,激发科学家潜质

现在学校教育的学习,主要在于传授技能,而阅读艺术在于唤醒自己的潜意识和鼓舞自己更深入地了解和探索,追求卓越。

培养对数学学科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充满探究趣味的数学课外读物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阅读能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培养对数学学科的热情。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滋润,

了解数学是怎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贡献的,感受学科魅力

数学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数学的贡献在于对整个高新科技水平的推进与提高,对经济建设的繁荣等方面的作用是极为巨大的,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多阅读可以开拓创新,更深刻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培养自己攻克难题坚持不懈的品质
 

在数学学习中渗透数学史的内容或数学家的故事而让数学活起来,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方法和原理的理解与认识。 有助于感受前辈大师严谨治学、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同时数学需要天分,更需要勤奋。数学是奇妙的,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探求其中真谛。数学家们这种探求数学真理的过程不但是仅仅是提升专业素养,也是人生的意义。

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数学科普书上,有很多跟课本紧密相连知识点的延伸和很多巧妙、高效的解题方法。

妞儿看的都是英文书,老母亲不懂,但是偶然翻到过几次书上的内容,就真的很感慨,难怪妞儿在过数学教材时,很多知识都已经充分掌握,还能说出很多计算的速算方法。

图片


图片

老母亲也看不懂内容,只看到计算相关的数字的能看懂,拍了给大家参考一下。

为什么不通过刷题提升数学兴趣呢?

从国内留学到国外名校的学生,很多刚出去时数学成绩不错,但是随着年级提高,数学成绩越来越差;也从我国顶尖数学家、顶尖科学家相对少,证明了,依靠刷题更多的提升的是做题的经验甚至通过背题型掌握的经验,会掩盖数学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

甚至很多人为了考学不停刷题,等进了大学以后,对数学深恶痛绝。随着高考的改革,靠刷题,已经不能保证拿到好的数学成绩。

通过刷题基本上不能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也不能提升真正的数学思维能力。

当然了,必要的做题训练还是非常需要的,不然新学的计算容易算错,新学的知识点,不刻意训练也会很快遗忘;做题也会发现自己学习上的漏洞,及时补漏,还会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同时也能锻炼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提升的是做题的能力,除了天生爱做数学题获得成就感的孩子外,刷题基本不能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啊。

怎么阅读数学类书籍?

读数学课外书,不在于读的量大,而在于读的是否深刻
 

孩子刚开始看数学科普书时,以培养兴趣为主,可以看有趣的、故事类的,随着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后面看书时需要刻意引导,否则很容易只是看个热闹而没有真正学到知识。我从自己看书有了深刻的体会。

所以,老母亲在陪读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她的阅读状态,给出合理的引导,让她尽可能用好的阅读方式,高效地学习。

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聊起来,有些小孩是如何看数学科普故事书的。她说,有的小孩看到计算、数学知识和看到不懂的部分,直接跳过。只看会的和有趣的部分,总在低端徘徊,这样看书就很难提升了。

老母亲引导妞儿,让她彻底学明白书上的知识,标注不懂的地方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譬如:可以倒回去重看不懂的章节;请爸爸帮忙讲解等。同时,例题、习题部分也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看书效果。

第一:最重要的是习惯边看书边思考!

争取看过的书,都看懂了,并学会应用了。
 

妞儿看书快,前期都不动手,只是看了一遍过,每本原版书都不便宜啊,老母亲就担心她这样一遍过,是不是太浪费书了,书中知识是不是已经掌握,我老亲感觉很没底,事实证明,她也用心看了,都用心往脑袋里记了,但是也遗忘不少。

在阅读数学书籍的过程中,引导妞儿:

采取自主思考的方式,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如果不能解决,可以看例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学习完后,可以尝试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看看是否有其它解决办法。

如果看了例题不明白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请外援。

此外,还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哪些方面可以使用这些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重要的是看完书以后,能否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二:新学到的知识部分,要看书时紧接着做书上的练习,彻底明白规则和计算方法。看练结合。

图片

妞儿看过的书,真的像全新的,因为从小教她要爱护书本,保持整洁,她就没有了在书上写写画画的习惯。很多书看过了,大概率没时间看第二遍。

妞儿刚开始看书的时候,简单的题她会用脑袋算算,复杂的就不做了,现在引导她把书中的例题和习题,都在纸上计算一下,做完一个单元,自己检查一下答案,错了的看看自己能不能明白,不明白的,等爸爸给她讲解。争取看过的书,能彻底的吸收了,当时就都看明白。

现在看的书毕竟少,用脑袋记一遍也能七七八八,但是随着看书越来越多,知识越来越复杂,看一遍书不做笔记不做练习,即使用心做了训练,刻意记忆了重要内容,也还会忘记,那就需要做点笔记了

记得第一次在书中看到勾股定理,当时觉得都会了,还觉得的这个公式的画图很有意思。但因为只看过一遍,其它书中也没有出现,过了一段时间,她把这个公式给忘记了,还信誓旦旦的说,看过的都记得了,结果考了几个公式,这个就被考倒了,所以,不要被自己的大脑所欺骗,短时记忆是很容易被遗忘的。

俗话说得好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老母亲就建议她边看,边把重要的公式或者自己觉得重要的内容做笔记。

图片

前几天她已经开始迈出第一步,也已经记住忘记勾股定理的教训。现在再看到公式,定理类的,会把重要的、有启发的、公式和概念、复杂的担心忘记的,抄录在专用笔记本上。只有把一本书看成了薄的几页几十页,才便于以后多次复习和记忆

第三:要做适当的输出训练,可以让她概括性地讲一讲书中的内容,可以做一些学期测试练习检测成效。

仅仅看书输入的留存率还是偏低,需要有效的输出,才能更充分的掌握。这就是费曼学习法的精髓。

因为科普书,很多不能同步课内知识,不好用单元测或者期末测来检测知识掌握情况,那只能看看妞爸有时候的时候拿她看过的书,找一些问题让她当小老师,或者找些问题让她回答。当然了,妞爸问的书,还没有她看过的书的十分之一,但是主要是让她明白,看书就是要态度端正,认真阅读,爸爸可能哪天有时间了就问问这些问题。
 

引导她,每看完一章,就回忆这一章主要讲的什么内容,看完一本后看着目录回忆每一章内容,先在心中有个总结规划,等以后写的能力提升了,也会让她做纸质的思维导图,把书看薄。
 

数学学习,就像是建高楼,数学基础不牢,就像地基不稳,这是很危险的事。

看书就像我们平时开车,看导航都会开能开到目的地,但是,我们真的能不依赖导航就开到目的地吗?很多时候并不能。看书和听老师讲课差不多吧,看书、听讲觉得都懂了,那只是表明当时看文字理解了,看老师讲解例题听懂了,并不能表明已经学会了、会应用了。

妞儿阅读科普书最直接的受益表现

1.学习教材的时候特别快

基本上小学课本知识都已经看科普书掌握,极个别的没看到的,教材补漏一下。
 

二年级下,两个月左右妞儿就把二年级下到六年级下的教材啊自学完成,当然期间做题不多,就是把教材上的习题,选做了一部分,学完一册后,用下面的期末检测卷做几份,检测一下,95分以上就算通过,进行下一册的学习。
 

自学小学的一些过程,下面链接这篇文章中已经分享过,点击链接可读。
 

图片

适当的做练习,争取彻底把内容理解,并学会使用,形成长时记忆,这些知识才真正变成了自己的了。妞儿妈是用期末测试练习,等她学完过一两周后做几套测试,可以发现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漏洞,及时补上,更可以温故而知新。

2.极大地拓展了知识面

从小培养出阅读数学科普书的能力,极大地拓展了知识面,同时,让课内知识没有陌生感,更容易深入学习。

当然了,也不是多阅读数学科普书,课内就一定学的比不阅读的就好,毕竟孩子怎么阅读、对数学的热情等都会影响效果,只是妞儿跟自己没阅读前对比,效果还是很显著。
 

3.带来极大的成就感,逐渐转变成自学力

当她在阅读数学科普书时,发现自己已经学过其中的知识点,会感到很开心并与妈咪分享,说我在那本书上看过了,学会了呢。在这种情况下,老母亲通常对妞儿的学习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鼓励她继续学习和探索。

夸奖过程,妞妈会先夸书本作者好厉害,写的书很棒又易懂,引导孩子认识到好书的重要性,并鼓励她继续用心阅读,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其中新的知识点。

这样,孩子会更有动力去学习,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并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形成良性的循环。

说实话,很多数学科普书,虽然比课本生动有趣很多,但是跟故事书一比较,还是枯燥的能让老母亲看两页都睡着,推己及人,老母亲就暂且把数学科普书都当作阅读难度大的书,各种鼓励着妞儿坚持阅读和探索,虽然,她是在老母亲买的一堆数学书中选择自己想看的并开心阅读的。

妞儿三年级之前,阅读的数学书,妞儿妈已经整理好了给大家参考,点击下面链接进入

教材的内容是固定的,同级别的课外书籍却有很多选择。只要合理选书,孩子阅读不同的书籍也能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当然,孩子的学习力和目标也是决定效果的重要因素。

如果只是为了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开拓思路,保持好的课内成绩,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数学书籍配合学校学习就够了。但是,如果孩子要参加数学竞赛,需要选择更加专业的书籍和学习路径,才能更好地备战和取得好成绩。所以,在选择数学书籍时,应该根据孩子的学习目标和能力水平,选择最适合的书籍和路径。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妞儿妈育儿随笔
 


赞4
收藏25

推荐阅读

9岁
日志
7岁
日志
10岁
日志
12岁
日志
妞儿妈育儿随笔
妞儿妈育儿随笔
201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