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睿爸小屋"公众号写的文章,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转过来,大家可以关注“睿爸小屋"公众号。
00写在前面
本人对于国家的双减政策是非常支持的,但是在锻炼思维方面,目前我还没有找到一个比数学更好的载体,随着机构陆续关闭和转移线上,自鸡越来越紧迫地提上日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试错,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路线,与大家分享。
01家长准备
有人说,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不限于是升学或者拿奖)。即使孩子报了辅导班,家长也是作为双师的角色起作用,如果扔给孩子一本书或者一个视频让他自己研究效率很低。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擅长的地方,克服不擅长的地方。
孩子自驱力固然重要,但是老是强调孩子自驱力一般就是家长开始甩锅的前奏。如果家长是一本毕业,吃老本解决3星题问题不大,经过学习搞定小奥的4星题目问题也不大,只有5星题目需要看家长天赋。据说很多家长到了四年级以后就不再辅导,说明他们根本没有持续学习,自己都没有自驱力如何要求孩子。
如果想教给孩子一杯水,家长要有一桶水的储备。这个一桶水不仅包括做题能力,因为解题水平不等于教学水平,重学一遍奥数,家长也是从1到100,而教孩子从0到1更难。我深刻感受到,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利用你从小学到大学积累这么多年的基础再去降维教孩子。
家长不要天天泡群,即使是睿爸小屋这样优秀的群。别人的只言片语的言论无法解决问题,遇到二把刀家长还可能受误导。抖音的主流受众群体决定了上面就没有靠谱的专家,他们只会拾人牙慧和哗众取宠。有这个时间不如好好看一下公众号文章和群友分享,或者拿本练习册做一下,或者反思这段时间孩子的学习,或者只是简单地陪一下孩子。
02资源选择
一、二年级用高思课本 天天练足够了,这也是睿爸一直推荐的路线,从三年级开始,天天练的难度不够,要加上网课,这个可以孩子自己看,也可以家长陪孩子一起看,也可以家长自己看给孩子讲,我选择第三个,毕竟费孩子和费家长只选一个就行了。
教材和练习册方面我推荐主线用高思课本 导引,有余力可以降一级刷大白。选择高思是因为它的框架是最合理的,家长可以扩展看明心资优,不必全看,重点看与导引以及大白不同的解法即可。如果还有时间,可以看看陈拓老师的教练员手册,这本书的优点是题型比较全,解析写的详细,没必要也不可能全看,就是没有思路的时候翻一翻,可能有意外的收获。
家长和孩子单看书是不够的,至少要跟一门网课,因为我的地区离北京比较近,所以用的是北京奥数机构的体系,以下几位老师都是十大名师。虽然他们水平都很高。但就像每本教材都有优缺点一样,没有一位老师是完美的。
看的课程越多,越能理解之前很多家长选择多奥、跨级的做法,不同老师的方法不完全一样,对同一个知识点的解读也不一样,擅长的模块也不同,机构题目不一样,相当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知识点,每一个视角都有独到的地方,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兼收并蓄。
孙佳俊老师:首选推荐之一,讲的都是干货,并且会把知识点讲的比较透。虽然课程稍微老一些,但是奥数这么多年知识点就没有变过,依然是孩子学习奥数第一选择。但也是有一些问题,比如他的题目偏少,当时他刚出道,有的模块讲的相对弱一些,而且他的所有课程都没有互动。虽然五年级的不全,但重要的知识点基本都涵盖了。推荐数论和计数部分。
王进平老师:首选推荐之一,本人最喜欢的老师,进度比较快,零基础看他的课程基本跟不上,但他的体系性是最好的,把各模块的知识点,关联性和常见题型总结的比较全。如果家长自己辅导孩子,那么王老师的课是家长非常好选择,可以弥补体系性不足的问题(不是做题能力不足),此外王老师的经验丰富,很多题目随手拈来,特别喜欢讲导引的原题,也喜欢讲多个解法。推荐行程和组合部分。
孙老师 王进平这个组合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基本已经没有死角。并且他们两个的板书是最清楚的,很适合家长整理。如果还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学习以下几位老师的课程。这些课程如果家长用心肯定能找到,或者有报名渠道。如果还有时间把以下几位老师的课程吃透了,辅助能力将会有一个非常大提升。
赵国智老师:上课没有废话,直接上干货,先讲大的方向和理论,然后就开始做题,在做题中由浅入深,既有主线又有各种细节,把知识点很好的展示,课上的习题设置非常好,梯度很明显。并且和孩子互动性也比较多。
成俊峰老师:优点是讲的比较细,缺点是讲的太细了,而且不相关的话稍微有点多,对于时间比较紧张的家庭来说不是最好的选择。就我看到的课程来说,大多数课程讲的稍微随意一些,固然水平很高,但是偶尔讲错,也能很快发现并且圆回来。他的导引课是我看过的老师中最好的之一,推荐几何和应用题部分。
此外,陈平老师、季民老师、王书宁老师、路亨老师和饶海波老师的课程没有学习太多不好评价,就我看到的小部分内容来说,水平都很高,最终我选了前几位。大家可能发现没有一位是学而思的老师,至少我看到的学而思名师水平都很一般(有一个集训队老师水平还可以的,但是离开了)。
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多课程能看得过来吗,在这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个现象,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刷了那么多的题目,除了时间分配外,主要是效率高,而高效率来自长期的大量练习。
家长看网课也是一样,当你足够了解知识点后,再去看其他老师课程,只需要听他独到的观点,而不是从头听到尾。利用倍速播放和快进,基本2小时的课程30分钟就能过完,你看的越多过的就越快,甚至有的内容不打开视频,只要看一下板书就能大概判断里面的内容。
刷题和刷网课视频一样,都是孰能生巧,有的题目一看能秒直接跳过,专注在那些没思路的题目上。这样你不会的题目越来越少,跳过的题目越来越多,形成一个正向反馈。这样才能在学习内容越来越难之后,依然能够保持较快进度的原因。
03总体方法
一二年级的用天天练足够了,小奥的知识点真正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很多基础的知识点都是三年级完成铺垫,到了四年级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四年级学习效果直接决定了以后的成绩,四升五开始上难度,五年级除了数论是全新外,其他基本都和低年级有很大关联,过完五年级小奥就结束了。
接下来的是重点。总体方法就是一句话:按模块学三遍。
机构都是各模块穿插螺旋上升,我个人推测是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妥协。因为短期内掌握大量知识点很难,如果这个模块没学明白,至少还有一至两周时间去消化,等再次到时候赶上来。但弊病也非常明显,首先是容易遗忘,讲新知识点前还有简单复习一下,另外由于没有连贯性也比较难深挖。
按模块学习可以解决以上所有的缺点,但也会带来新的问题,短期内重复一个模块容易枯燥,万一卡住了会花费较多时间,这时是把它搞懂还是先放一放转去其他模块也需要抉择。经过权衡我还是选择了按照模块学习,主要是效率确实高。因为我们一周只有六天学习奥数,平均每天一个小时左右,这样短的时间如果不追求效率很难保证进度。
如果卡住了家长就想办法去解决,首先反思是不是自己讲法有问题,也许换个角度就好一些,用孙老师的讲法不行,那就换王老师的讲法,或者赵老师的方法。总归有一个是起作用的,这也是家长要不停学习的原因,总有更优的方法可以挖掘。总之,解决一个问题最好地对策就是,在第一遍就把它解决掉。
04具体方法
第一遍:
家长先不看任何网课,直接做高思课本,如果做不出来那么看答案解决。直到把整本书的同一个模块的内容全部做完,这时候肯定有一些疑问或者问题。这些肯定也是孩子将来会有的问题,要记录下来。高思课本的主要价值就是它的目录,以及作为家长的课前测,本身的题目以及知识点讲解价值并不太大。
接着带着疑问看老师网课,看的越多越好。学习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讲解,把这些内容截屏,找时间集中整理在自己的讲义上,包括板书和题目,不要写的太满,因为后期随时要可能要加上新的内容,然后开始给孩子讲解。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家长要克制自己的表达欲,不要把知识点一股脑讲出来,而是把精力放在引导孩子自己推导知识点上。前一种是机构和网课的常见做法,因为不这样做2个小时讲不完。但是如果家长只是重复网课内容的话,就不如让孩子直接看网课,毕竟名师讲的还更好。
这种做法主要是解决遗忘的问题,因为自己研究出来的相对不容易忘。比如五年级的分数,我跟孩子说分数就是除法的一种表现形式,简单说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定义,然后直接写题目让孩子自己研究加减乘除的方法,每一个题目都比之前的难一点,过程中家长旁边给提示,最后再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再做几道难的题目巩固一下,第一遍结束。
第二遍:
每学完一个模块,拿出高思导引(家长提前做过),只刷兴趣篇和拓展篇,因为和第一遍的相隔的时间不长,所以在知识点遗忘以前,相当于又巩固了一遍,做兴趣篇是因为我们做题太少,也花不了太多时间,其实可以不做。在第二遍可以暴露出很多问题,通过错题也可检验第一遍的学习效果。
所有错题要进行标记,如果发现某个知识点掌握的不好,要重新讲一遍,因为有基础时间也不会太长,然后再去别的练习册找到类似的题目做一下,直接做一遍原题也可以,因为到最后会发现,即使很多题目不改数字,孩子也可能不会做。在解决掉全部错题以后,进入下一个模块重复前两个过程,第二遍结束。
第三遍:
等到整个年级的模块都学完后,把导引的各模块第二遍的错题再做一遍,然后上超越篇,这一遍的题目最少,但是花的时间不比前面少,因为一些4星题和5星题非常耗时间,不能简单地看一遍答案,而是尽量要弄懂为什么要这么做,题目再难也用的是老的知识点。难就难在读完题目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切入。
即使第二遍非常顺利,超越篇后面几道题不会做是极其正常的,做不出来了解一下解题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思维的提升很有帮助。这一步最考验家长的水平。这也是前面提到的家长为什么要自己拓展的原因。这个过程没啥可以分享的,家长做题就完了。
05注意事项
总体来说,这个方法有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孩子不上机构没有氛围,需要定期参加考试来检验水平。第二是极其费家长,要做好时间和情绪管理。第三个是容易影响亲子关系,我家孩子天生聪敏乖巧,前两遍都没啥问题,但是到第三遍的时候,心态也容易崩,这个十分正常。实在搞不定,退一步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