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3岁以前。启蒙前期。一般以亲子阅读为主,配合一些游戏儿歌,有能力的家长偶尔来一段日常对话,或者来几个配合主题的游戏,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玩法,目前来看大家的疑虑在这一块也不是很多,本文就不怎么探讨。
小童:3~6岁。学前班,小学正式入学之前。启蒙中期。
大童:6~9岁。小升初之前。启蒙后期。
按照本文分法,我家娃目前就在大童的前阶段,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大童前阶段之前的英语学习进行探讨,毕竟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对不?蛤
开始正式叨叨之前,进行一下风险预警,本文尽我所能探讨了儿童小学低年级英语教育的一些情况,行文长度洋洋洒洒也达到 万!字!但虽如此,对于该领域的探讨也只是浮于表面而已,如果有些地方讲述有失偏颇的,还请各位专家达人见谅,如有指正,我将受益匪浅!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赏脸看完此文的,可尽情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真知灼见!对其他家长和我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谢谢!
二胎放开,近几年低龄学童又是涌现一大波啊
,对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二胎家庭,各种开支也雪花般地飘啊
,除了一般的孕婴用品这种物理建设问题,还有最让人头痛的非物质建设问题——比如儿童早期教育
!说糙点,早教这玩意儿不像小时候买个尿片,选贵的,选牌子货,大致也是这样,甚至有心的爸妈还在沿用老式的,对付对付也能过去,但儿童教育真的不一样!想当年,街上撞上一个构的妹子,关于早教重要性和必要性,就能给你叨叨一整天,不带喘气的!
她说的儿童英语教育大概是这样...
当然,还有这样的在线模式...
大家都不容易,何必互相为难!不说别的,就说儿童外语学习,人家都给你说最迟不能超过4~5岁….真的是平地一声雷,我家娃当时就刚好4岁,但关于教育这个事儿,真真还没提上日程啊!一想到别人家的孩子在家里喜(ku)滋(ha)滋(ha)看英语书,我家的还在摸(zuo)摸(da)大(si),我多年的偏头痛又复发了!怎么办?ld说赶紧把这个事儿给办了,命令我速速计划,否则这个月就不发饷!不发饷这事儿哪能行,虎山也要行,我赶紧开启(伪)学霸模式
,互联网上到处瞎逛,取取经。
今天我就重点说说大童英语教育(兼顾小童后期),毕竟我个人英语水平还算勉强,其他的就不摆弄了,免得误导群众,影响不好
!百度上搜一搜关键字,还真有针对儿童英语教育的bbs,比如某妈网、某猜网什么的。刷帖子我在行
,我就通勤期间一天刷几页,拼拼凑凑也对这小童英语教育有了点心得。当然,我除了刷刷网络帖子,保留大学在读期间养成的优良革命传统,我还在知网刷有关的文献著述,两者综合综合,现在讲起这档事,还真有点专(zhuang)家(bi)范
!
首先,我先说说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要!尤其中低段儿童(一到四年级,对应6~10岁),但其实这事儿在教育界真的是各有说法。上世纪70年代,有个外国佬叫 lenneberg 当时就定了调,他也说要!而且要越早越好,并且为自己的这个观点起了个名儿叫“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这个假说指出儿童从两岁起至青春期(10~12岁)之前,由于受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的影响,能够轻松地习得语言。而青春期之后,大多数人的大脑发生了侧化,人脑已经发育成熟,神经系统不再有弹性,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开始失去作用,语言学习也就越来越困难 。
这理论听起来貌似有那么点科学道理,但只是貌似!其他教育界的大腕儿哪能罢休,当然有人出来说“我不是很同意”的
,理由不一而足,不过大部分也是主观质疑,基本没什么干货,思来想去,虽然有争议,外语早学还是比晚学好那么一丢丢,宁可信其有啊!这不看看很多国家其实早就要求从小学开始就尝试开英语课,而像腐国这种英语母语国家,从小学就开始开设法语课程了。
另外,我们说小童要学英语,除了以上所述的小童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外,其实中国孩子学习英语(所谓双语学习)还有利其语言、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怎么说?双语小孩相较单语小孩除了有较高的语言敏感性之外,其对事物的概括化、概念化能力及其发散性思维也会表现出较高水平。再者,前面的外国佬经过研究还表明,在一个多文化环境中,学习双语的小童还具有更高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他/她可以更好地认知自己
。
这么说来,感觉咱家的五岁小儿学英语确实是瑕不掩瑜,这事儿就拍板了,甚至把它上升到全家战略的一部分。
那么,该学,应该怎么学?就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说说几个先导问题。
说说我家情况,除了延续幼儿时期的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游戏、日常对话等),还会加入分级阅读、动画片、英语教材等新的学习方法。其中,除了分级阅读和英语教材需要分别进行探讨之外,其他方法都很随性灵活。
在幼儿阶段通过亲子英语打下良好的听说基础后,使用分级阅读读物和英语教材来进行儿童进阶启蒙基本没什么异议。这个进阶启蒙对于我家来说,根本教学目的有两:第一,实现“听”“说”的再次进阶;第二,开始培养“读”“写”能力。
顾名思义,分级阅读是以培养“读”为主要目的,辅以“听”和“写”。市面上比较主流的分级读物有海尼曼、牛津阅读树/oxford reading tree(ort)、raz、i can read 等,以我家情况来说,使用分级读物分为“泛读”和“精学”双线并行。
泛读包括ort在内啥的只要能看都能看一嘴,一般采用散养的方式让他自主学习,最多也就是问问读后感!
精学就选 raz。为啥?因为就它这个体系的资源类别就有至少 11 种之多,丰富性完秒海尼曼等,简直可以说让人发指!raz 与其说是分级阅读,不如说是教材,其分为学生用系统和教师用系统(也可以叫教编),后者包含了各种老师讲课所需要的内容,每课的知识重点,包括自然拼读,高频词汇、语法知识、写作知识、sight words、测试材料等等等。这些资源之间互相联系,基本覆盖了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如果要充分利用起来就我来说真的根本hold不住!
教材可选太多,在这里我们可能需要两国两类来分别介绍。两国为英国和美国(英语母语国家估计没有比这两个国家的英语教育水平更高的吧?)。两类为母语原版教材与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 esl 非母语教材。下面来看看我用绳命整理一些比较主流的教材
。
毫无疑问,朗文我感觉就是英语教育界的如来佛祖,同时其也是英国教育界的大咖之一…其出品的 esl 教材(以上四款全部是 esl 教材)简直不要太多,而且基本本本经典,尤其是新概念英语更是如雷贯耳
!该教材行销我国n多年!已经成为很多童鞋学习英语语法的启蒙教材!不过虽然新概念这套教材经典又地道,体系严谨又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但其在对儿童使用的时候是有限制的。一般来说,低年级儿童不是很适合学习太过系统化的语法书,这里有两个原因:
第一,小朋友觉得太枯燥不感兴趣!因为我家就是!喜欢看故事书!喜欢看动画片!但一看到排版传统的语法知识书就不来电!
第二,太小学习就是超越阶段,对小孩后面的英语能力的发展可能弊大于利。
就我周围认识的孩子情况来说,基础好的最早二年级就开始学习新概念第一册,主要方式一般是跟班或者是找个英语老师开小班学习。
不过总体反馈下来,小孩吸收不是太好(因为我家就是!可能还是因为不感兴趣?),跟班进度也较慢,而且班级的外教老师上课并不是非常积极和负责任,而开小班则很难说,毕竟老师质素有高有低,所以不好说。总之就是一个头两个大!
除了 nce 之外,另外三套教材 odi、sbs 和 wte (简称三大金刚)都差不多,它们与 nce 最大的区别是——语法知识系统性弱了点,但趣味性多了点,尤其是odi里面的插图和整个故事构架明显比较有意思…wte 比较特殊的是其是朗文为香港地区专门开发的小学英语教材,不过由于教育体制不同,地面机构的 wte 一般开课就开到第 4 本(总共 6 本)。
sbs 对于魔都等地的家长估计也不是很陌生,貌似有些学校会将它作为辅助教材来配合牛津主教材学习。
小总结:
趣味性:
nce<sbs≈wte<odi
nce垫底没悬念,odi 比sbs和wte趣味性略高纯属个人观点,不服来辩...
语法知识系统性:
nce>sbs≈wte≈odi
传统来说,有些家长喜欢用sbs或者wte的低阶来衔接nce的高阶,比如一年级通过地面机构学习 sbs 头两册,二年级直接跳到nce的第二本开始学习...这样既兼顾了趣味性也兼顾了系统性...但就我个人来说,我家用了同样的方式走了另一条路,下文涉及
)
总体看,esl 教材基本就是英国几个大咖垄断了,除了上面说的朗文,比较知名的还有剑桥和牛津,不过因为设计理念大同小异,所以不做过多介绍
!这些esl教材目前大部分家长接触到都是通过地面授课机构的方式,网上授课的知名机构比较少!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就我目前接触,英国esl大火,但流行的母语原版教材貌似较少,刚好美国方面就和它形成互补,下面主要介绍一下传说中该国最有价值的三本母语英语教材。
这三本教材我接触的比较多,说说总体感受,就一个字!美!怎么美?插图排版非常美…尤其是 hmh 和mcgraw-hill 的 storytown 和 wonders(treasures) …即使对比上面所述几本英国教材中颜值最高的 odi 也是底气十足的美
,遑论国内的英语教材…
其次,是比较系统化,知识点铺排比较全面,不仅仅语法有涉及,还有句型理解、阅读技巧、写作、自然拼读、高频词汇等等…另外,感觉比较适合用来打基础入门。
其中比较值得一说的是这套由赫赫有名的 mcgraw-hill 研发的 wonders,其最大的特色除了美,另外一个就是它是市面上第一套依据 ccss 编写的教材,这种优势除了上述的系统化的知识点设置之外,另外一个具体体现则来源于其教学内容取材非常广泛,涉及到文学、科学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场景设置也非常生活化,从而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推动其人格朝向完整性发展。
那么,我刚刚说自己没选择朗文的三大金刚而选择走另一条路的完整表达就是——我家小学一年级用来打基础教材把三大金刚替换成了wonders,其他路线都没变,比如二年级开始学习新概念第二册。那么x2,选择wonders的理由是?美和 ccss!以及,三大金刚一般都上的机构地面课,基于诸多原因,我家已经放弃这种学习模式。
《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ommon core statestandards ,简称 ccss)是美国中小学第一份全国性的课程标准,界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该标准主要由“数学”与“英语”两个基础学科的课程标准体系组成。我们这里当然就说说“英语”这一块,它的全称是《共同核心州立英语语言艺术标准》,包括英语语言艺术、文学、历史、社会学、科学和技术多种学科课程标准,是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的课程标准体系,具有连贯性和通整性。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序言、主体和目录。详细规定了从幼儿园到 12年级(k-12)的英语课程标准内容,为美国学生成功进入大学生活和就业打下基础。《标准》分别从阅读、写作、听说和语言标准四大领域进行阐述,每个领域的内容标准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为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做准备 ccr 标准”(college andcareer readiness anchor standards,简称 ccr)和按年级细分的具体标准。如下图,就是ccr标准中四个领域中的内容标准和k-12的具体标准。
好了,说了这么一大段官方宣传语,其实简单来说,ccss 推动实施的最初愿景为美国中小学生接受世界级教育做好准备,为大学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做准备。
有些爸妈就问了,为啥要大费周章叨叨这个 ccss?关键就在目前某v等主流儿童英语教育机构很喜欢用这个概念来游(hu)说(you)家长购买课程,毕竟 ccss 行外人一看真的觉得很洋气,也就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当然,我只是打个趣,某v这些机构推崇备至的 ccss 也并非全无意义,该课标是有其内在价值的,但平心而论,目前这个标准并非十全十美,学界和网络上也是存在不少争议的,比如学校吐槽该课标忽略美国地区差异和标准产生的成本太高、家长吐槽学生的压力增大、教师也吐槽自己压力增大,毕竟学生成绩与自己的绩效也挂钩的…
总之各方人士都槽点满满,但就我感觉,ccss 上述的硬伤确实是存在的,也是无法避免的,凡事都需要一些妥协是不
?总体来说,该新课标还是瑕不掩瑜的,比如该课程的核心化(该特性很有意思,后文详解)、标准化等特性都是其他国家(包括咱们中国)课程标准暂时没能做到的。世界英语教育都不算太好,就像咱们的医疗水平一样(也可能是我们对其期望值太高)。
但矬子里面拔将军,ccss 还真的算一号将军人物,只要在使用过程懂得扬长避短,也是极好,但这个过程需要咱们准备或已经在使用它的家长对之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厘清其与国内课标、应试教育的关系,并加以正确利用,如果完全照搬照套,那不就是在奉行拿来主义?感觉这英语学的也是很盲目,就像在微信上被某达人种草了一款某d开头品牌高级,然后就被它的设计感深深深地折服了,结果一不小心就剁手,又结果拿到手就没用几次,纯粹买个情怀,这真的是血的教训,更致命的是,如果在教育这玩意儿上被不加拣择地种草,最终受伤的可能是孩子….钱包君还得顺后一位啊
!
私以为,ccss 虽然诸如上述有些问题,但相比国内的英语课标还是可圈可点的(有异议可以将两国课标内容进行更详细对比)。在这里我啥也不说太多,就说说 ccss 中的“核心课程”理念,确实是其一大神器
。
核心课程到底是什么?官方解说核心课程就是跨学科设置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有效地将学科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相结合(学以致用),以注重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
这里大家看完可能有点懵,就我个人理解,其实核心课程就是通识教育的一种特殊具体表现形式,通识教育大家可能有点概念,就是哈佛大学提倡并实践的教育模式,更多提倡的是一种“育”而非“教”,与专业化教育是相对的。
课程核心化毫无疑问是更符合学生素质发展的,但由于国情限制等诸多主客观原因,目前在国内新课标改革中并无太多进展。很多教育专家也极力呼吁应试教育朝向素质教育转化,最近大名鼎鼎的应试战神衡水中学准备在包邮省开分校的消息也引起了多方口水激战,应试教育体制再次被大家反复推敲。
但说实在,咱们家长打心底是不认可教育应试化的,对素质教育等更好的体制也是心向往之,但身体却很诚实地迎合,这也是一种现实的无奈!但无论如何,在还没真正进入应试漩涡之前,在小学 4 年级之前这段特殊的教育时期,即使核心化等课程特性可能对以后的应试能力没有太多符合期望的效果,但给课程的应试性质之上点缀核心性我觉得也是一种教育上有益的努力,如果有条件的话咱们家长可以做多点尝试,也是极好的…
ccss 等舶来品在小学低年级确实值得一试,但由于小学 4 年级开始基本完全进入小升初应试漩涡之中,为了怕贻误战机,怕孩子在梦想的路上奔跑太久,回不到现实(毕竟还是得面对应试教育对不
?),本文并不会宣扬高年级课程过分西化,因为那是很不负责任的说法,但虽如此,中体西用确是很负责任,关键看怎么平衡好两者关系!如果真的有兴趣了解 ccss,可以网络上下载 mcgraw-hill 的 wonders 的资源研究一下。
当然,盲人过河易磕碰,我家多少也有(说多了都是泪
),在选择入门打基础的教材时,也说说一通乱学下来的感受。还曾拿过wte学习,sbs是用来辅助的,一开始也是比较贪心,不同牌子干饭稀饭混着吃,消化不是很好,在esl教材和母语教材之间犹疑不决,绕来绕去把自己绕进去!后来ld和我做了个顶层设计,就是在esl(干饭)和母语(稀饭)中各挑一本出来作为主力,然后踩着时点学。怎么个做法?esl一般语法结构做得好,应试强,但趣味性太弱,随大流就在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母语教材理念很好,但应试衔接性比较弱,适合拿来打基础,我家还没进入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接触了。esl毫无疑问就选新概念,语法方面基本无敌手,应试的超级神器;母语方面选了 wonders。
前面说到我家选择了新概念 wonders的组合来作为低年级(主要是1~3年级)英语学习。以新概念来说,在中国已经发展很成熟,虽然教材总体感觉不是很现代化,但使用经典,坑比较少,循规蹈矩学习效果一般看得见,所以孩子到了二年级需要进行更系统的语法学习的话,建议可以直接找个机构或者找个菲律宾教师之类的开课...
比较值得探讨的是母语教材 wonders 的学习,这里面感觉水很深深深…怎么说?wonders和大部分教材一样都分为学生用书以及教师用书,学生用书一般一本书六个单元左右三百多页,但教师用书就一个单元四百多页(以一年级第一单元为例),基本就是5~6页教师用书教授1页学生用书的关系…即便如此,一开始ld和我还抱着莫大的信心在鼓捣,毕竟成事在人?渐渐深入之后发现,这本教材(应该其他母语教材也类似)不说备课非常耗时,就它的整个既定教学路线真的到处都充满坑,坑,坑!直接套用并不是很适用于网络教学和住家自学!
为什么这么说?网络教学的热门方式是在线教学。在住家教学挫败之后,我在qq群里经人介绍,尝试了几节所谓教 wonders 的一对一在线课,每节课大概 80~130 左右(按不同的教材级别),是比某v的价格美丽,但发现几个问题:
1、使用体验不是很佳。学而思、新东方、vipkid和哒哒英语等大拿都没涉足,机构都偏小,特别是对于自建平台的,运营上总是有些小瑕疵,比如在线不流畅、系统不人性化、老师时不时缺课(或者一时半会没替补)之类的,使用起来也是很恼火。
2、教学方式有点“茹毛饮血”,即使有营养也很难下咽。某 v 和某哒等大机构有个特色就是它的课件制作比较上档次,趣味性强(非广告…明鉴),但小机构因为资源不足,大部分都是教材直接拿来就用,以 pdf 模式滑动展示教学,即使做了课件,也基本是换了个排版而已…这种模式如果面对的是中高学生,以纯知识点进行讲解,那也无伤大雅。但就我家娃情况来说,他本身注意力就不是很集中,如果强迫他观看过于乏味的事物,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总之就是心塞!
3、讲课方式有点敷衍。因为没有课件,如果加上老师上课前没怎么备课,那么学习过程要么是老师念课文,要么是孩子念课文…互动上也就是针对课文问题进行你问我答,遇到小孩无法理解的问题双方都很尴尬…一节课下来唯一就记得老师问今天周几和今天吃什么!作为追求性价比的屌丝的我真的是感觉很受伤!
小机构不中意,那就玩大机构。实际上,我家在尝试小机构之前已经上过大机构的课,毕竟像某v(以ccss为基础的自编课件为特色)和某哒都有体验课,喜欢占小便宜的我不会放过,但接触之后发现,虽然小机构有些问题解决了,但出现了其他问题…最严重的莫过于大机构一个课程下来分分钟上万。本来我也觉得说孩子教育不能计较太多,勒紧裤腰带也要上(flag要立好嘿嘿)!但ld及时拍醒了我,教育上的努力不能变成花钱上的给力(不是我舍不得花钱)…
毕竟前文也说了,学习ccss和应试教育的衔接关系并非必然的,而且其虽然值得一试,并不是绝对刚需。基于以上考虑,我是没什么想法了…当然不接受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我这个人比较计较,在这上面也是做了不少功课,不死心地又回头去研究一些传统机构开的 sbs 和 wte 课程(wonders 很少地面课),结果如下:
都说调查就有发言权,我比较了几家地面课机构和在线机构的价格,发现在线课其实价格也不算便宜。另外还比较了其他一些特性,总体感觉是地面课反而还性价比高点…毕竟地面的互动是人与人真实接触,那个参与感是无法搬到网上的。but,感觉都比较贵!而且发现这两者也是各有糟心的地方。
以地面课为例,其实我还真去线下旁听过,线下每周大概一节课,每节课大概3小时左右,相较线上是比较长的,就我去的那家传统机构来说(不知道其他家是否如此),发现的问题还是比较糟心的,就他们家的外教上课也是半推半就,一脸不情愿,基本都是都在当课本的,和小孩的互动就是一问一答,但其和外教配合上课的中教反而表现挺好,也比较负责任。总之就是有好有坏。也是很难下决心…
另外无论地面和在线大机构一对一课程,我发现还有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就是进度是比较慢的,感觉是否有意拖进度捞钱?当然他们拖进度的方式各有花样,在线课一般喜欢和你不厌烦地重复一些日常对话,要么是唱歌玩游戏,还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是有部分老外都很喜欢反复纠正小孩子的发音(太小的孩子纠正发音并不是建议行为),这样一来一回时间去了大半。当然我们家长也不是小孩子低龄启蒙英语要学到多少干货,但总之这种教学模式确实很费钱…还是有点肉疼的…
那到底咋办?小机构在线糟心,教育这东西感觉宁缺毋滥。现在银行信用卡优惠送我免费看电影我还不要(来回影院加上观影时间就至少3小时),所以这个基本 pass…大机构在线课和地面课总体来看除了进度慢费钱还算ok(已经比较成熟),但对此全家也基本达成共识,感觉小孩子小学低年级英语启蒙主要是入门打基础,以输入(听)为主,输出(比如开口讲完整句子或写作文),过于超越阶段倒是次要。虽然说有个老外一起上课就算学不到什么,毕竟可以很地道地互动,但这种互动有点小奢侈(工薪阶级摊手)…
思来想去又回到老路子,自己把这钱给赚了吧…是的…其实这种妥协也并非完全因为省钱,经过这螺旋式的探讨,虽然又回到原点,但情况已大大不一样。我现在也大致有了点小心得(类似醍醐灌顶…haha),还是以wonders 这本母语教材为例,考虑到这本教材是为母语国孩子量身定制的,出现家长孩子都不是很能 hold 住的情况也是情理之中,后来我想了下感觉可能对这本教材做一下本土化处理,否则对于像我这样的双职父母来说根本无以为继。
既然决定了要自鸡就要撸起管子干!但虽说但咱们家长岁在小学低级阶段我自己扮演的就是孩子老师角色,毕竟时间有限,无法和正式教师一样专业备课,所以教参(教学参考书或教学用书)这种大块头很难拿来就用,其次考虑到非母语一年级去学习母语一年级本来就有点超前,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最好需要经过一些处理以作适应。
小孩低龄阶段,尤其是7岁之前,其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故我们的教育要尽量吻合这种思维特点。以课程的课件来说,图文并茂和动态效果会是我是否选择该课程的两个变量。另外,色彩丰富也能给课件加分,毕竟色彩也能刺激小孩子的图像感知。至于逻辑思维方面,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可以尝试输入一些演绎、归纳、类比相关的辩证性内容,以归纳为例,我们可以让孩子根据某一特点对事物进行分类,从而达到锻炼其逻辑推理能力的目的。
一般在家自己学最大的硬伤就是缺乏老师和孩子互动这个环节,这就导致孩子的听说能力可能得不到足量的训练。鉴于此,我觉得家长可以考虑使用亲子互动的方式来弥补这个缺陷。具体采用的方式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朗读课文,一起做课后练习,一起学习自然拼读,或者是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探讨等等…这个过程推荐主要使用全英方式浸入式交流,即使父母的口音不是很地道也没关系,因为这个阶段孩子在其他渠道的输入会更多,其会通过反复“磨耳朵”来达到最终输出的正确性,咱们家长只要保证有亲子互动思考的这个过程即可。
这个怎么理解?以wonders进行举例,发现有个问题就是里面的主题阅读内容一般都比较宏大,一个单元就讲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可能包含五周学习时间,每周学习五节课,每节课学习一个模块,中间单元中的每个周任务、每节课、每个模块都是环环相扣并服务于一个大主题,比如下面就是wonders小学一年级课本第六单元的目录,讲的是“在一起,我们可以”!宣扬团队精神。
虽说这种连贯式的主题教学是非常好的,奈何实操起来家庭教学是没有地面教学那种条件的!怎么说?其实wonders教学体系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美式教育的探索式学习。不同于以往学校日常所见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回家作业、完成考试的形式,探索式学习是老师提出问题,将研究、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留给孩子去完成。孩子们最后拿出的pg电子试玩的解决方案没有标准答案,而是孩子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找到最佳答案。总结来说,这种交织在教材中的探索式的教学范式,涉及到一连串与课程模块相衔接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无法直接通过住家亲子或者在线学习达成。
因此,这也是我上文对在线以 pdf 或者流水式记账的文字 ppt 直接进行教学的模式不是很感冒的原因。直接拿来就用绝对是一种邯郸学步的行为。后期我为了对这个窘境进行修正,使用了一些比较短小精悍并且贴近咱们中国人生活的主题(比如一些分级阅读里面的主题故事)来作为教学线索,辅以 wonders 基于 ccss 的知识点结构框架,感觉教起来也没那么吃力,一般一节课大概持续一个钟头可以完成一整个主题的阅读和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同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比如类比)我会通过一些具体例子反复给他指认。总结来看,这种混合的打法还蛮适合。半年下来,我和孩子去动物园看到一些动物还能通过英语来进行有毛动物和无毛动物的归类交流…有点学中用的既视感 orz…
这里,大概凑够1w字了,好了,各位虎(mao)爸猫(hu)妈们,估计也是觉得好像很凌乱的样子...有木有...有的话就对了!因为我们毕竟都不是真正的专家。能大概理个思绪也就是了。为了把这些思绪整理一下,我又做了一个关于儿童英语(1-4年级)总体学习教学路线的终极表格,献上!
ps: 鸡血娃(打了鸡血的娃娃)指的是学习上比较用力的孩子。
紧接着,再捋一捋几个关键点...
1、分级阅读来说,raz 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2、wonders(或 sbs)用来为学习新概念英语打基础是极好的...
3、sbs 可以直接去线下找机构教,对于鸡血(略微超前学习)娃来说进度感觉很慢是没办法的,对于普通的娃来说进度要见仁见智的...至于线下机构喜欢在为你定级的时候故意说低两级是普遍存在的...
4、如果要学习 wonders 来打基础也是可以的,但因为该教材引入时间较晚,开课的机构几乎没有的,所以咱们家长用亲子互动的方式来学习也是可以考虑的...同时,鉴于上述原因,学之前还得对wonders进行一些处理是需要的...
5、对于有条件的家长,wonders 和 sbs 一起学也是未曾不可的...
6、小三之前,亲子教学是很值得提倡的。
家长真正能在孩子学习中发挥作用我估计也就到小学三年级之前,过了之后父母引导的作用那是越来越弱,基本都靠孩子自己。咱家这代 80 后都被说垮掉的一代,垮不垮我不是很懂,我只知道咱家两大人本来都是懒癌末期。事情的处理都删繁就简。
一开始确实想把孩子扔到线下机构就当尽了责,权当花钱消灾,既圆了人有我无的焦虑,又紧紧地贴近教育潮流,内心上除了一点安慰,还有一点拔草的快感,也许有部分家长说这是凭空污了他们的清白,孩子去地面机构能和其他孩子一起交流还能练习口语,在家进行亲子教学怕是耽误了孩子。理由总归有的,但说到底其实都是一些难懂的话...美其名曰什么“化繁为简”,什么“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全浸入式教学“之类,但也许这也只能引人哄笑罢了...
鄙人陋见,亲子教学,先导期是0~3岁,主要以亲子游戏等进行,黄金期也只至多绵延到小学低年级,值得珍惜。低龄阶段,打了鸡血的娃娃是不提倡的可选项,但奈何现在鉴于我国现代教育竞争太现实,完全贴着国内课标走反而不现实(特别是对于没有学位房面对小升初考核的家庭),比起百米冲刺,教育(尤其英语)更像是一场马拉松,充分利用亲子的作用,以兴趣为导向的学习,有意识的学习,应该不会留下太多遗憾!
附录~
对于上面阅读等级分类,俺自己还做了一个超级详细的表,把市面上所有阅读素材都进行了等级归类和划分(建议大家对照上下两个表格一起查看),大家笑纳的...
最后的最后,儿童英语教育说小不小,说大也大,是一门学问来着,短短的一篇小文能涉及的东西毕竟有限,群众的智慧才是无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大家如果浏览之后有什么疑问是可以在评论区讨论的...权当俺做了点抛砖引玉的微小的工作...蛤...如果本中有什么疏漏之处,还请各位指教,依然是极好的..
ps:因为我家娃学习的阶段就在大童前期阶段,所以本篇重心落在该阶段,后期随着时间推移,如果大伙儿觉得有必要,同时俺对后期学习也有了更多深刻的实践心得,还会继续分享的...毕竟俺百度云私藏的海量英语资源,什么教材扫描版、动画片儿、音频、育儿书籍等等...随便拎一样都可以说半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