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是在2月14号群讲座基础上的整理及拓展。因内容较多,分上篇和下篇。
【上篇内容】
1我们面临的高考
2家长的定位与作用
3初中学习整体把握
【下篇内容】
1初中时间管理
2具体学习方法
3小学关键核心
01我们面临的高考
最近,一些媒体发布了“2023高考蓝皮书发布!高考迎来重大变化!”之类的文章,说2023年及之后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高考命题将发生四个重大变化:
1.数学:考试加入复杂情境,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
2.语文:阅读包含政论、学术、科普等7种文体;
3.英语:融合我国传统文化,词汇量要求更大;
4.物化:着重考察探究意识、深度思维。
两个字概括:炒作。
言归正传,聊聊我们面临的高考。
2014年9月,以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标志,我国开启了自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一轮高考改革。当年,上海、浙江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加入第二批试点行列;2018年,第三批新增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市。
根据各省份实施方案,前两批试点省份是“3 3”模式,而第三批采取的是“3 1 2”模式。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等科目中选择2科;统考科目和首考科目计原始成绩,选考科目则按等级赋分后计入总成绩。
打破传统理科考“物化生”、文科考“史地政”的限制,比如浙江,除“语数英”3门必考科目外,还可以从7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选3门(北京、上海为“6选3”),组成自己的考试方案。7选3”有35种组合,“6选3”有20种组合,最少的“3 1 2”方案也有12种组合,孩子怎样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套餐”?
许多顶尖高校的理工科专业,如果不选物理和化学甚至没有报考的机会。金融工程、教育技术学等社会科学类专业,同样需要较强的数理基础。新高考分数的价值高低,更多取决于选科结构,应该先确定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升成绩才是正解。
观察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看到,信息识别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语言组织与表达、独立思考与质疑(提出问题、开放作答、合理论证)、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已经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
命题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特点。或者再说简单点,现在的高考,由“考知识”转变到“考思维、考能力”,突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考查你在复杂情境下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出方案的反应和能力,考查你的思想深度、思维体系、综合素养。
教材是高考命题的发源地:
1所有的高考题都可以用教材上的知识去解决;
2许多高考题都能在课本上找到“根源”;
3相当数量的高考题是对教材例题的变形、改造及综合;
4所有科目的高考题都是“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实际从最近几年高考语文的题目中,我们能体会到高考命题导向的变化,死记硬背是拿不到分的,连及格都很难。以2022年全国甲卷为例,可以说整套高考题150分,只有6分的默写是死题,其余140多分都是对能力的考查。
基础知识怎么考?不再考查对知识点的简单识记,而是通过新形式、新设问、创设真实情境等,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02家长的定位与作用
小学一过,上了初中,时间过的非快。你还没回过神来,孩子已经初三了。
家长的定位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是将军,要排兵布阵;
是总教练,要带兵参赛。
教育教育,学校在教,家庭才是育。
对孩子的教育,心中有没有一盘棋?有没有科学的规划?对孩子的成长,有没有整体的发展观念?能不能清楚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
家长就是总教头,可以不去具体的教学,不去具体教计算、写字、阅读理解、写作文,家长最先要做的,是清楚孩子的特点和优势,清楚孩子的发展方向,清楚每一步的规划。所谓抓大放小,大方向、大问题,家长要牢牢的抓在手里,战略上不能出错、不能偏航。
学校各科老师或者校外培训老师是什么作用?就相当于一个优秀的运动员配备的教练团队。家长是总教练,负责布局规划、掌控方向、统筹协调,各科老师就相当于体能教练、技术教练、营养师、保健师......
国家是5年一规划,个人可以3年一规划。小学阶段,123年级一档、456年级一档,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3年(第4年实习、工作、考研等就不算在内了),研究生3年,博士生3年。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教育孩子,不能没有目标稀里糊涂人云亦云,也不必把目标制定得太远,过好每个“三年”,123年级打不好基础,456年级必然受影响,初中3年稀里糊涂,高中3年就基本完蛋。
现在育儿类的文章、各种心灵鸡汤铺天盖地,标题写着“只要做到****,就能培养出******的孩子”。而实际上呢,哪有那么简单,所有的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培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心灵鸡汤文章里却多是体现线性因果关系,只是照着做根本没用,大部分也很难做到。
人,是最复杂的个体;教育,也是最复杂的形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我们看到的、学到的育儿理念和知识,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加工消化,再去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03初中整体把握
升入初中,学科7、8门,无论是学习内容、学习任务还是学习深度,都成倍增加。所以要把握好学习框架、学习流程、学习复盘三个关键点。
【学习框架】
是在学习一门课程、处理一件事情、解决一个问题、开展一个项目的时候,先把主体结构(框架、环节、步骤)搭建起来(类比盖房,先有图纸,再搭结构最后填砖),制定好事物发展的大体走向和主要步骤,按照这个框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做,不断往里面填肉、填细节的思维方式。
学习中,培养孩子养成“先做框架,再学细节;先整体,后局部”的思维习惯。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有规律、有层次、逻辑清晰、简单明了的东西。
每一个学科,都要有:
整体框架-局部框架-具体框架
这个步骤一定要自己做,不要直接去看教辅教参,自己做的,才是对总结归纳、信息提取等能力的锻炼,才会入脑入心、触发思考。
比如历史,初一、初二是中国史,初三是世界史。要清楚整个初中历史是怎样的构成,站在全局、整体的角度去看历史(要有全局观、整体观),而不是一开始就扎进具体的知识点里。
真正有用的并非是框架图本身,而是这张图背后的结构化思维、通过深度思考形成的知识体系。
当孩子掌握了这个学习习惯和方法,就会摸清了历史框架和套路。用这个方法去学初中历史,完全是降维打击——因为初中各科内容真的不难,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没问题。记住,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直指中考、铺垫高考。这些方法运用熟练了,对高中学习大有裨益。
这部分内容,具体可以参见文章一文,对框架思维有具体讲解。
【学习流程】
这里所说的流程,是学习的流程、学习的闭环。初高中科目多,更加注重要按流程学习,规范你的学习行为,保证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出轨,不跑偏。流程一定是提炼出来的,如果一件事情一项工作重复发生,你就一定要梳理出流程来,这样能极大地提高效率。
闭环学习流程:
预习-听课-笔记-复习-作业-周总结
【预习的核心】
发现问题,提高听课效率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千万不要在预习上花费太多时间。
“发现这里不懂,明天上课讲到这个知识点时我要注意听。”预习的目的就达到了。
【听课的核心】
听思路逻辑、解决问题
一要重点听老师思考问题的步骤,深挖解题逻辑和解题步骤。
二要重点听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当堂消化解决。
【笔记的核心】
不要精美,只记对自己有用的
小低阶段对笔记不做要求,初中必须要做笔记,课上有重点,课下再整理。
笔记,不求好看不求工整不求全面,只求有用有效有重点。
【作业的核心】
每一次作业当成考试,限时作业。
一定要先复习,后作业,不管是写的还是背的,都要限时作业。在做作业之前,要把当天的课堂内容回忆、快速复习一遍,做作业才会顺手,才能起到巩固知识、练习知识的作用。
每天简短的几分钟复习后再去做作业,学习的效果比直接开始做作业好上10倍。
【周总结的核心】
消灭欠账、巩固强化
利用周末时间,把一周内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这一步,重点是“输出”。可以做思维导图、整理笔记和错题;可以刷题、训练。
每刷一道题,都要弄清这道题是考的哪一个知识点并进行总结,只要刷过的题涉及所有重要知识点并全部弄懂,那刷题这一步骤就算基本完成了。
【学习复盘】
在学习中,复盘即是通过回顾、反馈、改进,帮助自己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提升学习成绩的过程。学会复盘,才能让所学的知识真正掌握并逐渐形成体系——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而形成这三要素的有效手段,就是复盘。通过复盘,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改进,在这一过程中规范行为、养成习惯、形成方法,打下了这个基础,会形成良性循环,会越来越好。
如何进行复盘?
每周一个小复盘、每月一个大复盘,每学期一个全面复盘。
一是看课本看笔记。
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例题、课后题,都要认认真真过一遍。每当老师教完一个单元,就可以默写这个单元的知识框架(思维导图),然后再在框架里记下这个单元的重点。
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标注上‘参看教科书多少页’。到了考前复习阶段,有的孩子总是翻看很厚的教科书,一遍一遍从头看,抓不住重点,但你却不用,你就看自己总结的知识框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既省事又有效率。
二是整理归纳错题。
拿出课本对应的课时练之类的教辅以及各种做过的卷子,注意错题复习方法:
1.错题出现在哪儿(写明对应教科书或者练习册第几页)
2.错题对应的是哪个知识点(详细的写明知识点,理科还要写清推导过程)
3.同类型题目刷了多少,正确率怎样,是否真正掌握
上篇到此为止,下篇写具体实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