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忙于学业,被称为“有知识、没文化”的博士,我深感自己缺乏反思和智慧。自从孩子一出生,我就觉得自己需要和他一起成长。可是从哪方面入手呢?
这些年,在引导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我也开始慢慢补读书,有时边读边做笔记,有时写写读后感。就这样,坚持了6年。从最开始读小说和散文,到慢慢读历史、读科普、读心理学的书,从开始每年读几本书到,现在每年至少读20本。回过头来看,感叹时光的流逝,也真的感觉到自己确实在慢慢成长和成熟。
根据孩子的心智水平,我有时也会将自己读的书推荐给孩子,如果他还不想读,那就给他讲一讲书的内容,并针对自己受到触动的部分和他进行讨论,这也算是我自己的输出吧!
关于育儿的书: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滋养孩子内在生命成长的四大原动力,分别是:认同、安全感、重视和接纳。虽然很多关于教育的书都谈到这些,但这本书读来还是很舒服。作者通过强调这四大原动力,处理好亲子关系、父母关系和自我关系,那么孩子的心灵就会得到爱的滋养,从而更好的成长。在如此焦虑的洪流中,我也经常被裹挟着不知所措,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反思自己的所学和所为,真的是一生的课题。
听过这位斯坦福大学新生教务长的ted演讲,当时就觉得现今社会对孩子的过度养育很严重。读了这本书,更是充分认识到,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给孩子无死角的照顾和帮助,其实让他们成为了巨婴,而做家长的却迟迟不愿放手,让他们自己做该做的事,在小时候体会失败之后再努力获得成就的各种体验。
这本书其实就是比较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从体育冠军和商界领袖讨论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及产生的效果,然后从人际关系论述相处时的思维模式,再从父母、老师和教练方介绍如何在孩子们中传播思维模式,以及如何改变思维模式的方法等等。成长型思维是美国很多学校鼓励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思维模式,确实会让孩子从新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所想和所为,激励他们不断进步,更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但是,作为家长和老师,需要先认识到思维模式的不同,并积极修正自己的思维模式,才能将成长型思维模式更好地传播,这就需要多深刻反思了。至少对我如此,先思考再说话。
关于心理学的书:
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是个大部头,估计还得读两次,才能真正理解其心理学内涵。从构建健康人生的角度,他认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和“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是符合科学正向的价值观的。只有合作、并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本书前一部分是作者在集中营的经历,后一部分根据其经历阐述生命的意义、存在的本质、爱的意义和苦难的意义。这本薄薄的《活出生命的意义》,曾经感动千千万万的人,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具有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
读过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并没有完全理解,觉得思路不是很清楚。而这本《被讨厌的勇气》则通俗易懂,用青年和智者的对话,让读者清晰地了解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通过青年的提问和智者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中的比较。我们要用目的论而不是原因论分析这些烦恼,决定我们人生的只有此时此刻的我们自己。要想获得幸福,必须进行课题分离,通过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在更大的范围内找到共同体感觉,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它也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动指南。它会告诉我们:怎样用专注的心灵体验,获得更多的满足,提高效率,从而让生活更幸福。
作者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论提出者。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誉之为“世界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军人物”。本书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阐述如何进入心流状态。
这本书是11位认知心理学家10年的科学研究总结出的一套认知规律,根据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人类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联系,解读人类学习过程的普遍规律,并推导出有利于大脑的学习法则。天性懒惰孕育了认知规律和心智模型,知识多不等于学习力强,重复检索能让记忆更清透,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间隔练习使知识存储更牢固,多样性练习促进知识的活学活用,创造性源于不设限的学习,别在无法克服的困难上浪费时间,等等。认识这些挑战人类天性的认知规律,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突破自我吧。
关于大历史观的书:
这是被很多人推荐的一本关于大历史观的书,我先听了一些讲解,确实很吸引人,然后就买了一本认真读。第一章,作者从135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开始,到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有机体,讲到二三百万年前类人动物的出现,到7万年前智人成为地球上唯一的人类,从物理学,讲到化学,再到生物学,最后到历史学,他的叙述方式一下就吸引了我这个学生物的。这一段,我给家里的小朋友朗读了,因为他对宇宙和星球有很强的好奇心,谈到人类的进化,他也很好奇。作为历史学家,作者在36岁写成了这么一部宏大的历史作品,却不涉及具体的历史年份、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和地点,而是从遗传学、生态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及文学和艺术的角度,审视了人类历史中起重要作用的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探讨了智人如何通过想象力和文化及宗教成为地球的主宰,资本主义如何通过信用机制称霸于世界等等,但字里行间都在启发读者重新审视自己,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及个体的幸福。语言浅显流畅,却不失幽默,讽刺与揶揄人类的丑陋与贪婪。如果让我推荐一本历史书,我会毫无保留地推荐这本《人类简史》。我想,读完了这本书,再去读其他的历史书,一定会更容易理解和思考了。
结合《人类简史》,作者认为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不再担心饥饿、瘟疫和战争,那么人类还想追求什么呢?人类大脑永不满足,作者预测,人类的下一个目标可能是长生不老、幸福快乐及化身为神。接着作者探讨了智能革命后,人类阶层如何分化,通过生物工程和人工智能使人升级为神,多少有些科幻小说的色彩。如果结合凯文·凯利《的失控》和《必然》,作者幻想的未来中的“神”确实可能出现,那么人类的历史也终将结束。这同样是一本烧脑巨著,我是不喜欢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的,但这里所幻想的很多情形,从生物工程的角度是可行的、合理的,加上发展迅速的人工智能,相信只要可以利用这些科技,像“钢铁侠”这样的超人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和《失控》及《必然》共读,人与机器的关系将是未来几十年人类的一个重大课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第一部《人类简史》,颠覆了我们关于智人进化的认知。第二部《未来简史》,刷新了我们对未来的想象。而第三部《今日简史》,让我们关注当下关乎每个人命运的议题。作者认为,智人由于基因突变,而使大脑进化迅速,具备虚构故事的能力(我想也包括极强的学习能力),迅速崛起为地球的主宰者。然而,在高度分化的当代世界,人们对旧故事已失去信心,却对新故事未达成共识。当今社会面临这科技颠覆、生态危机和核战争三大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立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正在颠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和分配方式,而数据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如何使用数据将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作者说,人类从走出非洲大地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是破坏环境的头号杀手,这个进程从几万年前开始,一直没有停止。人类愿意去解决这个危机吗?对此,作者抱有悲观态度。他希望更多的人意识到人类面临的危机,并且想方设法解决危机,人类才可能比其他两种黑猩猩拥有更加光明的前途。
该书获1998年普利策奖及英国科普奖。贾雷德·戴蒙德是一位演化生物学家、生理及生态学家,他从生物地理学角度阐述了环境因素对动植物的驯化—即农业的影响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可能是现代世界诸多不平衡发展形成的原因。虽然有些啰嗦,但还是值得阅读和思考。虽然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明和回答,但是至少给出了不同的思考方式,颠覆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历史发展理论。
以前,从来没有仔细想过人类历史的暴力及其原因,这本书根据历史发展,仔细分析了人性中的暴力心理、及其随历史、战争、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了解人性和暴力及非暴力心理学。期间,我和小朋友讲了一些内容,特别是关于断头台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段。某一天,地铁上,小朋友跟我说:自己练劈腿是“上断头台”,师傅帮忙练劈腿就是“钉在十字架上”。他还真是活学活用呢!?
关于生命科学的书:
印度裔美国医生、肿瘤专家、知名科普作家,悉达多·穆克吉,所著的《基因传》,是即2011年其所著《众病之王:癌症传》获得普利策奖之后的又一部力作。通过回顾遗传学的历史及对未来的展望,为众生展现了150多年来科学家们对基因理论和操作技术的不断探索。这不是枯燥无味的叙述,而是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像一部侦探小说,情节扣人心弦。同时,结合时代背景,揭露历史的黑暗、及对未来的思考。科学家之间的追随、鄙视和竞争,也让读者对他们的性格和成就有了更深层次地认识!
一位生物化学家写的关于生命演化的书。虽然翻译有些问题,但瑕不掩瑜,是目前读到的写得最好的科普书。
我一直对生命起源有很多疑问,终于在这本书中找到了思考的方向。就像侦探小说,环环相扣,剥丝抽茧,慢慢理清线索,谜团逐渐解开。生命的奥秘就是这样吸引人们去思考、去探寻!
这是一本详细论述生命科学基本原理的杰出著作,全景展示了分子生物学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方向。从这本书中,我也将这些年道听途说的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中的各种小故事串起来,并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科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生物学与物理、化学、天文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已经到来。
关于癌症的书:
关于反乌托邦的书:
奥威尔的小说很好懂,这本书也真的很震撼,不得不让人佩服作者的深刻思想。这是出版于1949年的政治寓言小说,也属于科幻小说的范畴,对当今社会应该还有很深刻的影响吧,读完让人窒息,却不得不反思,也许能达到阻止恐怖情形发生的作用。
终于读完了《美丽新世界》,而在《重返美丽新世界》中,赫胥黎将当时的真是世界与他笔下26世纪的世界进行比较,对社会问题进行了严肃而清晰的思考。不管是小说《美丽新世界》还是社会学作品《重返美丽新世界》,可以看出作者对未来世界的预言是很悲观的,希望今天的我们能有所警惕,避免对快乐的盲目追求而失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