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解决问题中感受自我的成长 -pg电子试玩

2008
2021-5-24 22:58 原创


有一次,朋友和我提及自己去参加家长会时发生的一件事情。她儿子同座的爸爸一边看试卷,一边自信满满地对她说:“你看这道题,我之前就给儿子练过。”朋友听了之后,虽然微笑以对,但心里却并不认可这位父亲的做法。 
 

很多家长习惯提前为孩子做好准备,以便孩子在面对问题时不会束手无策。有时候,孩子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然而,这种看似“全心全意为了孩子好”的教育方式却害了孩子。它会导致孩子完全不能获得自我成长。

为了避免孩子受挫折而过度保护,是现代家庭教育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有些家长习惯让孩子超前学习,提前安排孩子自学或参加课外辅导班学习超纲内容;在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没有耐心等孩子自己摸索解决方法,只会一味加大课外辅导量。这种大包大揽的行为会导致孩子完全丧失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常常呼吁家长要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一宝贵财富留给孩子。因为当今的生活中,大部分孩子太缺少自我思考、磨炼意志的机会了。唯一能够提升自己的契机,就是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但是,很多家长为了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美好结果,常常替孩子应对本该孩子经历的挫折,让孩子面对已经准备好的成果,又给予孩子虚假的赞赏,还美其名曰“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

很多家长误解了自信的本质。自信源于“做”,只有真正做到才能得到真正的自信。相反,那些自己做不到又凭借父母帮助获得成功的孩子,不但难有真正的自信,反而会变得爱慕虚荣。他们常常会在遇到困难时恐惧、焦虑并怨天尤人。

我辅导过的小白,就是一个被过度保护的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只要遇到难题,小白妈妈都是有求必应。小白妈妈做得最多的,就是帮助儿子铺平道路,扫清一切障碍。小白一路走来都很顺畅,一度认为自己是个天才,做很多事情都是眼高手低。因为他没有任何直面困难的机会,当然也就没有机会去磨砺自己,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的能力。然而,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都必须通过在成长过程中解决问题来获得。

将难题解决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经历解决难题的过程。只有经历过解决难题的辛苦,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本身的快乐。尤其是经过一番辛苦后的恍然大悟,才是孩子可以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发自内心的快乐。

因为一直从事教育事业,所以我在教育孩子时非常注重给予孩子空间,鼓励孩子自己成长。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都有意识地锻炼儿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他并不是每次都能顺利完美地解决问题,有时结果看起来也不太理想,但他从一次一次的尝试中,脚踏实地地成长起来了。

先生和我工作都忙,所以从儿子读小学三年级开始,我有时就不得不带着他一起出差。我在工作时,会把儿子自己留在酒店。有一次,我参加活动的场地和入住的酒店相隔不远,大约有一千米。活动进行到一半时,我发现儿子出现在了会场里。原来,儿子起床吃过早餐后,按照和我的约定,自己到酒店对面的书店里看书。看了一阵后,儿子觉得有些无聊就想到活动会场找我。尽管他曾答应我,除了到书店之外绝对不离开酒店的范围,但又想到会场离酒店不远,他很想尝试一下自己根据地图走到会场找我。在陌生的地方,独自行走一千米去找人,对于成年人甚至十几岁的孩子都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有挑战性。儿子先是去酒店前台咨询了路线,然后根据服务员帮他画的路线图,一路问到了活动会场。

听完了儿子的讲述,我先肯定了他勇于尝试的精神,然后才表示他违背我们之间约定的行为让我有些难过,最后再次跟他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儿子通过自己的尝试,发现我跟他反复强调的安全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如繁忙的十字路口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或行人,并不是我为了约束他而夸大。因此,他也认识到自己这次独自尝试有不妥之处,认真向我道了歉。这次之后,只要儿子答应我的事情,就都会做到。

我分享这件小事,并不是鼓励大家让年幼的孩子独自外出以锻炼孩子,而是希望大家明白:无论如何,家长都没法24小时贴身保护孩子。再听话的孩子,都有想要独立的天性。所以,身为家长,我们必须在安全范围内尽可能地多让孩子锻炼,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必须独立解决问题时不至于陷入困境。

儿子读初中后的一年暑假,我到银川出差,也把儿子带上了。我去工作时,儿子会半天在酒店里学习,半天自己外出参观景点。儿子对历史很感兴趣,所以安排了一天去西夏王陵。儿子查询路线时发现,位于银川市郊的西夏王陵距离我们在市区的酒店较远,两者之间没有合适的公交路线,于是和我商量自己打车前往。听了他的计划后,我觉得没什么问题也就同意了。

儿子游览完西夏王陵准备回市区时,遇到了一个大问题——景点附近非常难打车。当时已经是下午5点多,景区附近的游客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比较棘手。儿子却没有慌张,还到景区外的纪念品商店给我挑了一块贺兰石砚台作礼物。选砚台时,儿子便向店主提及找不到车回市区的事,好心的店主打电话帮他联系了一辆拼车。儿子当着店主的面给我打了电话,把情况说清楚。我和店主通了话,记下了店主和司机的电话,便同意儿子和别人拼车回来。

因为要先送同车的其他客人回去,儿子比较晚才回到酒店。看到儿子走进酒店,我终于放下心来。我因为疏忽没有提醒儿子回程车辆可能会有问题,让孩子遇到了麻烦,可也看到孩子有条不紊地独立解决了问题,内心自责不已的同时更为儿子的成长感到自豪。

后来,儿子还去了宁夏博物馆。博物馆在银川市区,儿子跟我说打算利用公交出行,而且往返路线都已经查妥当。我确认往返线路都没问题后就同意了。谁知道,儿子参观完博物馆回程时,还是遇到了新问题。由于酒店附近的马路是单行线,导致到达站点和出发站点位置不一致。儿子下车后发现自己并不在出发时的公交站附近。除了名字外,儿子想不起我们所住酒店的任何相关信息。他一路问人,一连找了好几家同名的连锁酒店还是没找到我们所住的酒店。当时儿子开始有点紧张了,看了看时间估摸我的工作也快结束了,便找了家便利店给我打了电话。我按着他的描述,请同行的朋友开车带着我去找到了他。

这两件事情后,我儿子并没有因此而害怕,而是自己从中总结出经验。他告诉我,以后他自己独自外出时,一定会记好居住地附近的标志物,规划好往返路线。

如果家长一直替代孩子去解决孩子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孩子缺乏实践探索的机会,很难去独立思考,也很难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为了让儿子通过解决问题提升自己,树立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观念,我不仅在生活上经常让他独立解决问题,在学习中也会如此。

读小学时,我儿子非常贪玩,每天下午一放学回到家就要去楼下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为了尽可能多地留出玩耍的时间,儿子每天写作业时都会很糊弄,尤其是语文作业。儿子在做作业时能用一个词表达的内容,决不会写两个词。所以,写语文作业时,他很喜欢简化作答,包括看图说话这些作文训练。尽管我知道他养成了一个不良的学习习惯,但整体情况还在可控范围,再加上我也理解喜欢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我没有第一时间纠正他,而是打算让他通过失败记住这个教训。

无论学习过程怎样,每个孩子都会在乎考试的结果,这也是人的天性。虽然平时写作业都是能少写就少写,但在乎成绩的儿子也知道,语文考试时必须详细作答。在四年级的一次期中考试时,儿子就受到了教训。

做题时,儿子想把自己的想法详细表述出来,但由于平时缺乏锻炼,他一时不知如何下手,在一道题上耗费了很多时间。最后,因为时间不够,考试结束时儿子的作文只写了一半。

出了考场后,儿子沮丧极了,回家向我寻求安慰。我表达了对他难过心情的同情,然后问他打算如何处理。儿子说自己要认真反思一下再告诉我。第二天,儿子跟我说了他一个晚上的反思结论:第一,平时,做作业不能偷懒,一定要脚踏实地;第二,做题时不能因为一道题卡住就忽略更多的题目。

考砸了一次语文期中考试,却让孩子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获得了成长。比起家长耳提面命的催促,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

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后,儿子的确改变了做作业的方式。等期末考试成绩出来时,他的语文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数学成绩反而没有预期的理想。儿子对我分析说,由于自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语文学习上,疏忽了数学的学习才导致数学成绩下降。说完之后,儿子向我保证自己会平衡各学科学习时间,决不会再出现偏科情况。

一个十岁孩子做出的保证,完成率很多时候都会打折扣。可在反思自身问题的时刻,孩子确确实实进行了思考。只要孩子保持这种遇到问题积极思考的状态,就能够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

与同龄人相比,我儿子并不算佼佼者。即使升入初中后,他仍有大量的学习问题。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我儿子也曾痴迷手机游戏致使成绩下滑。我和我先生却没像有些家长那样,非打即骂,控制孩子手机的使用。陪伴孩子一路成长,我们很清楚孩子的每一次成长都源于他自己在遇到问题后积极思考带来的改变。我们相信孩子,相信他懂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愿意等待他的自我觉醒。

一个周末,儿子磨蹭了半天只做完了一套卷子。我很清楚他肯定是边做作业边玩游戏了,但也没有责骂他,只是问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题。儿子支支吾吾半天之后还是向我做了坦白。他告诉我先前他一直在玩游戏,但心里也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对,所以他希望我暂时帮他保管手机,免得他总忍不住想要玩游戏。听了儿子的话,我表示很欣慰,也答应帮他暂时保管手机。自此之后,儿子开始做作业时,就会把手机交给我保管。持续一段时间后,即便手机就摆在手边,儿子也能专心致志先把作业做完才玩游戏。

每个人的成长一定来源于自身内部的改变,所有内部的改变必然要借助于冲突。家长应该放弃对孩子的替代和过度保护,让孩子能够学会自己承担责任,面对自己的内在冲突。如此一来,孩子才可能真正地独立成长。


赞9
收藏5
2年前
👍向别人家的妈妈学习💪😂
2年前
sabrina2018 👍向别人家的妈妈学习💪😂
一起学习👍💪💪
穿山甲
穿山甲
2008
相关讨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