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数第一人孙路弘著作——《妈妈教的数学》读书笔记 -pg电子试玩

2018
2020-11-20 11:41 原创 · 图片15

浇灌数学之树使之常青,成了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最根本的是要努力改变社会导向,使孩子们从上小学起就能喜欢数学而不是视数学为畏途。——米尔顿·弗里德曼(著名经济学家)

这本书不长,我也不知道怎么记了这么多内容,干货确实挺多的。个人觉得, 本书更适合小学前父母阅读,大量关于做题的巧妙方法,令人称奇。 对于2、3岁开始数学思维启蒙的家长来说,可以提前学习核心思想,从小在生活中给孩子渗透数学。

孙路弘, 从初中起就表现出优秀的数学能力,1978年时成为中国首届奥数竞赛获奖者。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989年留学澳大利亚,营销及销售行为专家,高级营销顾问。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数学老师;1985年,担任中国第一个奥数班的班主任。被称为“中国奥数第一人”。

孙老师妈妈其实是很厉害的,虽然作者说她连初中都没上(但作者外公、三个姨、一个舅都是大学教授…),教给孩子的数学方法放到今天都非常新颖。她对孩子的数学教育潜移默化在生活每处,连孩子过10岁生日都要在蒸的馒头上写3 7=10(作者3月7日生日),让作者记忆犹新。下五子棋也要问孩子有多少格子多少点。因为有这样的习惯,作者时刻对数字保持敏感。

孙老师从四年级开始有记日记的习惯,这是一种自律,成功之人有些习惯是必然的。 而且可以从书中的故事看出来,他其实是有数学天赋的,在小学就展现出来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望尘莫及。  
 

核心思想

  • 家长要有意在孩子面前说出思考过程,并鼓励孩子也这么做
  • 在生活中通过具象演示,培养孩子对抽象词汇的理解。如经常点数东西,2瓶汽水和3根冰棍价格一样(等量代换的理解)等。
  • 很多孩子败在题意理解上(相向、公元前、多一倍等),数学老师不教,需要父母帮助他们在生活中理解。
  • 妈妈没有必要在孩子面前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
  • 妈妈教给孩子的不是学校老师教的知识,而是追求知识的动力、乐趣和兴奋。

前言&引言

1、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悄悄地变成数学的形式,比如清点包了多少个饺子,下楼数楼梯,记住家里的楼号、门牌号,或是收电费。我至今都有这样的习惯,走楼梯数台阶,看地板上瓷砖的数量等。 通过这些细小的事情,我不害怕数字,对公式也不恐惧,并渐渐爱上了数学。

2、孩子学数学前,父母就灌输给孩子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这样高深莫测的概念,并且老师讲的内容难以理解,数学就变成了令其恐惧的东西。孩子在能力上不具备接受抽象事物的基础,反映出来的消极、逃避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有限的一种表现。

3、儿童心理学强调,孩子学习任何新知识、掌握任何新能力、建立各种新概念的过程都是循序渐进的,不仅有术语的认识、熟悉、运用、掌握的过程,还有 亲自动手尝试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在学校里由老师辅导来完成,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来完成,当然也可以像小朋友玩游戏一样,在参与、体验、尝试中完成。

4、老师给的是知识、是理性、是系统,而妈妈给的是兴趣、是动力、是喜悦。妈妈,不是要成为家里的老师,而是成为一个启蒙孩子智力发育的朋友。

家有一杆秤

1、 4岁左右,孩子就已经对物体的重量有感觉了,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6岁左右,孩子就能够接受“轻重的不同是可以通过数字量化来比较的”这种认知。

2、眼睛看得多了,耳朵听得多了,并参与其中,看到自己的不同做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也就开始对事物有了兴趣。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并阐述过程,这样容易令其产生兴趣,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

3、物体的轻重是最容易让孩子理解量化作用的切入点。对孩子来说,重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要到小学五年级才会学到。

4、作者妈妈买了一杆秤,作者非常喜欢玩,什么都用它称量重量,并且用数字把它们写成。慢慢地自己用手掂量,就可以知道这个东西大概多重。数字可以量化事物,因此数字在他脑中变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5、通过这杆秤,作者还提前习得了小数的作用,秤砣的位置在1的左边,就是不到1;如果落在1的右边2的左边,就是1点几。这个过程自然而无负担。

6、秤能帮助我们理解“重量”的原理: 重量是一个抽象概念,只有与生活中身边的事情结合起来时,才会变成眼睛能够看见、手能够感觉到的具象的东西。这时,脑海中也就建立起了对应的数字概念,理解了物体重量的意思,并能够与手里的感觉对应起来,进一步刺激大脑皮层与手、数字、概念之间的联系。而缺乏这种体验的孩子在学习重量、长度、时间、温度的时候,就会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上,无法与具体的生活相结合。

7、 妈妈这样做:

指尖上的数学

1、(很有趣)用手指头算99乘法表里乘以9的方法:9乘几,就把第几个手指头掰下去,这样左边剩的就是十位数,右边剩的就是个位数。如下图4*9=36的算法。

2、孩子的内心其实不仅在乎父母的认可,而且更在乎同学的认同;孩子的内心其实不在乎大家都做同样的事情但我是第一,而更在乎我做的事情与大家不一样,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而且过程还有趣、好玩儿。

3、孩子从3个月开始就会做啃自己手的动作了:先是啃拳头(因为手指还无法全部伸开),等到四五个月的时候,手指渐渐伸开,他们开始啃大拇指,接着就是另外的4个指头。啃大拇指的作用最大,直接刺激脑细胞发育的作用高达50%;另外4个指头也很重要,可以刺激大脑周边运动神经的连接。

4、 四五岁开始学习加法的时候,用手指也是直接刺激大脑接受数量变化的好方法。

5、孩子的执着程度取决于兴趣被调动起来的程度。

6、 坚持做同样事情的时间越长,这个人的注意力、执着程度就越好,一生也更容易取得超过常人的成就。

7、根据现代脑神经研究结论,人类的记忆力大约从9岁开始,21岁左右达到顶峰。而9岁开始能够系统记忆的能力,则一定程度上来自2岁时大脑髓鞘的发育和发展。

8、 妈妈这样做:

粗心到底是什么

1、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扮演无所不知的全能者,否则时间长了,当孩子养成凡事都问大人的习惯却遭到粗暴回绝时,他们探索世界的原生动力就在不经意间被消灭了。

2、因为作者记忆力不好,在四年级学习两位数乘法的时候,总忘了进位。他妈妈又告诉了他一种“倾斜方向算法”:孩子对于形式上明显的标志或者能够依赖的线条更容易接受;而对于按照某种格式来排列事物的接受程度就较低,除非将格子写在白纸上。

3、孩子从小喜欢画画,给他们不同尺寸的纸张,孩子开始动笔画画的时间就不同—— 拿到小一点纸的孩子动笔要快一点;或者在一张白纸上写字,如果画一个格子,要求孩子写在格子里,就容易一些。

4、中国vs英国的九九乘法表:前者单向后者双向,前者运算与结果在一起后者否,前者格子之间无关后者有关,这种区别造成孩子了思维的区别。

中国的乘法表


英国的乘法表

5、能够调动孩子求知的兴趣,这才是妈妈最大的成功。成功并不是教会了孩子多少知识,而是把孩子追求知识的原始动机培养出来,也可以说是让它发育出来。这时,妈妈就退到了幕后,那个激发出来的兴趣会推动孩子自己向前走。

6、作者从英国九九乘法表中,发现了非常多的规律。因为是自己发现的,所以格外珍惜,这是思维开拓的旅途。妈妈做的只是让孩子多看了一会儿这个表格而已。

7、 作为父母,可以给他正确的答案,但要把自己计算的过程讲出来,讲的细节步骤越详细越好。

8、 给孩子解释一个问题的时候尽量不出现新的术语,会让孩子把问题转移到新术语上。

9、 妈妈这样做:

默想是智力发展的敌人

1、 5岁前养成的习惯往往可以本能地维持一生。尽早培养孩子说出自己的思考,可以是对自己讲,也可以是对家里人讲。

2、 利用说话推动思考。把思考的过程说出来很重要,清点的过程可以不断强化对眼前材料的感觉。说出思考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启发智力的方法。能够说出来的思考,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3、说出来的任何内容都是对自我意识的超越,建立在自我思维的水平之上。

4、加法小方法:告诉孩子,6加7就是从6开始数数,7、8、9、10、11、12、13。所以6加7等于13,数了7下,意思就是6加7了。12加7,那就是从12开始数数,数完7次停留的那个数就是相加的结果。

5、对于孩子提出的无厘头、无意义的问题,父母不能因为潜在的问题就打压孩子提问的行为,这样不仅会导致他们再也问不出问题来,而且会让孩子对听到的、看到的事情不再进行深入的思考。

6、学校没有培养孩子们把思考过程说出来,主要是因为教育资源不够,以效率为核心的事情,都会丧失效果。

7、 妈妈这样做:

应用题的关键难点

1、 从孩子早期接受数学概念的能力来看,语言理解是最基础的一关,也是最初的难点。培养孩子对数学词汇的熟悉、理解,并渐渐形成认知。这样,当孩子再遇到应用题时,题意理解这一关就可以轻松跨过了。

2、生活中越经常地接触到具体、具象的数量,并得到及时的启发,孩子就越具备主动走向抽象的能力。

3、能够知道有多少个饺子是对量的认识,而能够知道谁包的饺子多,就是对量的比较,比较能够强化对量更加深入地认识。数学就是从这种对量的比较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4、一项针对来自俄罗斯、德国的天才儿童的研究揭示了如下3个结论:1、 天才儿童的卓越之处主要体现在对抽象词汇、抽象关系的掌握中。2、生活中越是经常地接触到具体、具象的数量,并得到及时的启发,孩子就越具备主动走向抽象的能力。3、数学方面的天才都具备对语言中词汇的特殊理解能力。

5、学校老师总是灌输给孩子一个肯定不懂的词汇,然后再给它许多解释和说明,正常的儿童认知发展次序却完全不是这样的。如果孩子强迫自己记住老师要求的操作模式而心里并不真正懂,再通过大量类似题目的训练养成本能,日久天长,孩子的认知理解层面就与操作层面脱节了,失去了思考问题、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6、父母不应该指望学校,而是应在生活中寻找大量的机会来讲解具体的数量,并给孩子机会自己去形成认识,学会运用。 经常用具象的演示,让孩子理解抽象概念,孩子以后理解题目就会变快。比如:学习相向问题的时候,可从演示开始,告诉孩子什么叫相向、同向、错车。

7、澳大利亚的中小学有很多这样的具体模型,以至于他们孩子的提炼能力很强,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更灵活多变,中国人注重计算、解题速度和准确率,这是锻炼出来的,而忽视思维培养。但还好,孩子两种能力都可以掌握。

8、所有抽象的数学词汇都是之前许多数学家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并用他们的词汇来概括的,而孩子的脑海中是空白的,不一定能够直接就接受,也绝对不可能在没有任何现实可见、可触摸的情况下就直接理解。必须让孩子经历具体的操作过程,然后自己去体悟,这才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正确方法。

9、一个拔苗助长的例子:一个小孩看蚕蛾想冲破蚕蛹,很努力地摩擦洞口,就用剪刀把口剪大,蛾虽然出来了,但因为没有磨练过力量,至死无法飞翔。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让孩子“记住”“背下来”某些概念,磨灭了孩子自己奋力的过程,他们无法真正飞翔。

10、外包是社会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孩子教育的外包不仅可以是学校,也可以是辅导机构,但其实最关键、最贴近孩子、最直接有效果的还是父母本身。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父母也最能够把握一切日常生活的机会来建立许多概念,扩展脑力智慧。

11、一些小学数学经常会碰到的12个词汇:顺序 任意 和 往返 轮流 连续    剩余 多出 同比 匀速 注满 单独

12、视觉学习是从6岁开始发展的,随着抽象词汇数量的增加,能够渐渐掌握抽象词汇,并表现出与同龄人不同的理解能力。4岁后继续使用绘本,会严重降低抽象理解的发展速度。(有待解释?)

13、 妈妈这样做:

从手指开窍出大脑智慧

1、 利用手指对孩子的好处有: 手指活动对大脑细胞发育、活跃会起到促进作用。手指活动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手指活动能够降低孩子学习新知识时的恐惧感。

2、印度一种计算6-10乘法的手指算法:左手的6对应右手的8,对应的6、8两个手指下方有4个指头(包含6、8两手指在内),就是4×10=40,上面左边4个、右边2个,4×2=8,所以40 8=48。

3、 孩子从5岁起就已经具备用手指头计算的意识了。

4、对12岁以前的孩子来说,还不足以掌握复杂、高深的理论及公式,但他们的智力完全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变换。调动孩子参与这些不同形式的计算、数数和清点,都是这个年龄大脑发育阶段最合适、最贴切的活动。

5、 训练灵活性是在12岁之前最需要的脑力活动。手指头在生理上会刺激大脑的部分区域,而它本身也确实是一种工具,可以用来计数,是灵活性训练的一种途径。衡量1岁孩子智力发育状况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孩子的大拇指与食指能否捏合拿起细小的物品,如果可以,大脑细胞发育的边界就在扩张。同样,对4~6岁的孩子来说,手指头的活动,如清点、计数都能够激发灵活性,而不要教条、僵硬地按照老师说的一切去模仿。

6、乔布斯对手的痴迷,令他抛弃鼠标,做出了触摸屏。

发烧是多少度

1、对一个事物的记忆来自于头脑中对这个事物的集中时间,集中的时间越长,对这个事物记忆的时间也就越长。

2、 培养起孩子玩数字的兴趣吧,让他们看到不同过程中的变化、不变,以及奇怪的对称、巧合,这些都是激发孩子脑海中火花的灵感之源。

3、对孩子来说,证实猜想的方法就是实验。837是不是9的倍数?8 3 7=18,1 8=9,那它是的。就像我小时候,看一个大数是不是3的倍数,就看它几位数累加后是否是3的倍数就好,如981,9 8 1=18,可以。

4、人类思考方式的次序:大量的实践,实践中观察,观察后猜测,猜测后验证。

5、人们最喜欢的字是自己的名字,人们最喜欢的数字是自己的生日。自己的事情,人们有天然的喜好。 而学习的东西,只要与自己有关联,也就容易有兴趣,能够推动自己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

6、 妈妈的任务就是借助一切孩子自己体验过的事情来巧妙地、不露声色地加入那些有知识意义的元素,让孩子接受起来更为自然和顺利;从具象到抽象,顺理成章。

孩子懂了吗?妈妈怎么知道

1、学数学,并不是能够模仿过程就等于学会了,重要的是真的从概念的层面理解词汇。

2、让小朋友解释7是什么,澳洲的小朋友会说:7是一周的天数、是一年级小朋友的岁数、是一个数字记录、它出现在电梯上过…而中国小朋友,往往会犯难,用数字解释数字,缺乏运用与现实的结合来理解数字。这样一来,中国的孩子不是输在了起跑的时间上,而是输在了起跑的姿势上。起跑的时间越来越早,起跑的姿势却越来越不正确。(我认为与实际教育重点有关,中国重视概念和定义,孩子会努力想出书上的那样官方、正确、归纳性的释义,澳洲孩子教育过程本来就是从具象走到抽象,他们还没有提炼到概念的层面。澳洲的教育顺序也许更符合孩子的发展。)

3、 认知过程在理解抽象事物上分五个阶段,以数字理解为例:1、 浅层阶段:仅仅是一个字,与“大”、“天”这样的字是一样的。2、初级阶段:一些物品的量,比如我有3个苹果。3、中级阶段:一些事物的关系,比如8点总是在9点的前面先到。4、高级阶段:这些数量之间不仅可以比较,还可以操作。5、深层阶段:数字是数量的符号,可以代表任何事物,任何事物都可以被数字量化,不受事物表象差异的影响。

4、 对于3岁前就能够从1数到20的孩子来说,他们多数都停留在浅层阶段,理解的仅仅是字而已。这个时候需要父母带领孩子进行大量的清点物品的活动。 如果孩子说话中主动运用了数字,而且用对了,就说明孩子对数字的认知能力进步了。

5、运用语言其实就是大脑层面对各种词汇的操作,运用了数字,大脑神经元的活动区域就扩大到了左脑。只有当左脑中的数字混合了右脑的形象描述时,数字概念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6、根据皮亚杰对儿童思维发展的研究结果:孩子3岁可以建立初级阶段的数字认知,6岁可以发展到中级阶段,9岁可以到高级阶段,12岁左右应该实现深层的抽象认识。

7、 加法的认知阶段:1、知道加法是一个操作动作,是数量的增加过程。多了一个苹果的意思就是原来苹果的数量多了1。 2、知道加法是一种运算,可以针对任何事物进行。苹果也可以加梨,意思是总体拥有的数量增加了。3、理解加法不用考虑次序,先多了1个、后多了3个,与先多了3个、后多了1个是一回事儿。4、加法概念的扩展。和、总和、一共、多了、所有、全部,这些词汇都是加法的不同表达,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加法。

8、学校依靠大量模仿和练习,让孩子熟能生巧却不理解本质,会造成这样危害:破坏认知顺序、破坏对数学的感觉、破坏求知力和创造力

9、 妈妈这样做:

满分学生没有未来

1、错误是学习的最佳机会,把握这样的机会才能够带领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理解的道路,找到自己独特的方法。

2、妈妈们在对待孩子的时候,经常陷入两种情况:孩子考了100分就夸奖孩子,看到有犯错的地方就生气。有些情况下妈妈也会给孩子讲解,但是在讲解时却经常使用成人语言。孩子不会表达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只是貌似把正确答案写了出来,其实那不过是孩子自己在尝试,尝试运用一个概念来应对所面对的题目。多数妈妈几乎已经忘记了自己学习数学的过程,有时又会运用后面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孩子当前面对的题目,所以难以给孩子讲明白,孩子对过程就似懂非懂。

3、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小学阶段做数学题会犯五类常见的错误,分别是以下五点,书中还有详细题目。

4、 粗心导致的错误。对这类错误,要看类似的题目孩子会不会,如果类似的都做对了,就没有必要纠缠于粗心的错误。粗心是孩子大脑发育过程中的好事,凡是从小就细心的孩子,其创新能力通常也比较薄弱,举一反三的表现不如粗心的孩子。

5、 步骤跳跃导致的错误。妈妈可以要求孩子在纸上把每个步骤都写下来。一个步骤就完成一个动作,通过细致的步骤来促成大脑建立清晰、明确的过程,避免以后犯类似的错误。这个时候不是要求孩子速度的阶段,许多家长经常要求孩子快一点做题,尽快完成作业,长此以往,孩子长大后也就必然会过度关注速度、忽视细节。

6、 规则运用模糊导致的错误。这个方面的错误多了会让孩子失去耐心,继而降低信心。

7、 题意理解偏差导致的错误。教材中会出现一些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词汇,老师不会解释,需要父母帮助孩子理解。

8、 对概念理解不准确导致的错误。连续3个月的概念不清,将带来继续学习的重重障碍。必须引导孩子把做题的思路、思考的过程都说出来,85%的孩子可以在说的过程自己领悟,并记忆深刻。

9、妈妈对我的满分和不及格都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情绪,妈妈选择公开地与我讨论考试卷子,让我后来再也没有隐藏过试卷,无论考了多少分,我都愿意让妈妈看。

10、 妈妈没有必要在孩子面前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如果你也不会,就让孩子讲给你,一起学习。

11、 妈妈这样做:

不会做题,只有三种可能

1、在小学阶段,孩子最需要掌握的是规则的运用,最需要启发的是对规律的认识,最容易卡住的地方是题意理解。

2、辅助的意思不是帮助,辅助是以辅导孩子为主,自己为辅。 父母解答出来再讲给孩子听,可能会运用到孩子没学过的知识,并且容易使之产生依赖。父母可以:和孩子尽可能多的讨论这个题目,让孩子自述,一起解答,他们对题目越熟悉,大脑中的细胞活跃程度就越高,对智力发育就越有利。

3、 不会做题的三种可能:1、看不懂较多的词汇。2、看不懂题目的目的。3、看不懂题目已经说明的情况。

4、在面对数学题目的时候不再发怵、不再恐惧,反而敢于迎接挑战,哪怕是用特别原始的、纯粹的、麻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啊哈”的一个瞬间,问题迎刃而解,心理上自己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5、 妈妈这样做:



赞39
收藏221
2年前
正在看这本书,碎片时间有点难静心看,不过你都推荐我一定要坚持!

推荐阅读

6岁
日志
9岁
日志
11岁
日志
6岁
日志
12岁
日志
8岁
日志
10岁
日志
8岁
12岁
日志
6岁
9岁
日志
梅森妈moon
梅森妈moon
2018
相关讨论
 67个回答
 50个回答
 24个回答
 16个回答
 12个回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