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时,我正在图书馆等隔壁体育馆里打羽毛球的娃。如今的周末时光大多交给了各种培训班,向大家汇报一下,一个周末:一节模型、一节科学、一节奥数,两节羽毛球,是不是好忙、好忙、好忙的节奏啊?哈哈!除了奥数课有点半推半就的意思,其他课程可是普小白屁颠儿、屁颠儿、屁颠儿要去上的。特别是高达模型课,少上一次都要坐在地上哭上半天。
可是,曾经有一门课,开始学习时也害得娃儿想哭,那就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的围棋。但是,我还是要好好写写我家普小白的围棋老师与围棋,因为可盘点的实在有点多——
围棋是我家娃最早接触的一门兴趣课,临近上小学前的那个学期开始学习的。说起来让您笑掉大牙,起因是在家里和小白爹一起下五子棋,三下两下超过了娃爹,于是爹娘一合计,反正时间多,就去学学围棋吧,反正也就是黑子白子嘛。白痴的爹娘就三下五除二的给儿子找老师,第一原则不存功利之心,第二原则离家要近。
第一原则还像点样,第二原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哈,人家孟母为了娃三迁,我们只为了图个接送方便。事实上,开始找了个家门口的老师;最终,我们找了个离娃最近又最远的老师。说近,就在外婆小区,打着滚过去三分钟;说远,外婆家离小白家隔高铁7小时。普小白在上海学了三个月围棋后,暑假一杆子戳到了外婆家的小区,在一个很普通的私人民居里找了一位看起普通的围棋梁老师学习。
下面——拍马屁时!间!到!
原来这位梁老师一点也不普通,不但不普通,接下来的种种反倒让我很震撼,很受益。
开始在上海学习围棋的日子,每次都听到老师说“嗯,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一对一的课程老师和蔼可亲,总是不断赞许我家小娃,总让我有种我家娃学上十年必成聂卫平的飘飘然之感。
一回到青岛,来到这位梁老师这里,感觉已经有了一对一高价课的基础,付着只有上海1/4的学费的娘却被当头一棒,“普小白他娘,你家儿子好像没上过围棋课!”“啊?敢情我儿子当不了聂卫平?”
第一节课,老师拿出戒尺,做出规矩,大声诵读《笠翁对韵》,然后开始讲围棋的文化,恕普大白愚钝,之后也跟着听了几节围棋课,只有这围棋文化一课听懂了,其他技术关卡一窍不通。一课听下来仿佛穿越千年见到了私塾先生,重新聆听到了经典国学。
普小白被拿着戒尺老师着实吓着了几次,可看着老师也不过是上课时做做规矩唬唬人、立立威严,下课时倒是时常说说笑笑、十分亲切,立马改口叫他可爱的“梁老头”。
可爱的“梁老头”介绍:“学习要从文化开始,不是技术;学棋要从诵读开始,要有文化有知识再开始学习。”看起来严苛的老师,看起来枯燥的诵读,我们就从这里又重新学起了围棋。
这也就是我为何将文章题目定为“谈围棋老师和围棋”,我认为要先谈老师再谈学科。我觉得,不论那一门课,哪一种学问,找到合适的老师或是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比学习本身更重要。这位看似严厉却爱生如己的老师从做人、做事、学文化、学棋理方方面面给了娃和我教育与熏陶,令我这个相比较下来年轻外行的老师也备受启发。
接下来,我想把我和娃的受益之处一一列举,希望对想学围棋的娃,正在学围棋的娃有所启发。
一、 围棋之外
1、大声诵读国学篇章。
梁老师当年推荐学生读的是《笠翁对韵》,因为当时一起三个初学的孩子都是6、7岁的年纪,《笠翁对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也蕴含不少国学知识,十分适合幼童诵读。我家普小白坚持读此书一年,完全背诵上半部,从中认识很多汉字与知识,后改为诵读唐诗、宋词等其他篇章,坚持至今三年有余,受益之处不必言表。
2、学习抄写中华成语。
学棋第二年,小白二年级了,梁老师布置了新的任务,抄写成语,每日两个、每个两遍、每次两分钟。老师的围棋课中常常讲到一些典故,而这些典故多来自于成语故事,多看成语,多学成语,加深对历史典故的认识,也加深对棋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小白抄写两年,不过写完两本,但词汇的积累,写字正确率的提高说是大部分源于抄成语的功劳绝不为过。
3、讲规矩学礼仪
梁老师是爱茶之人,每次娃儿们和家长们在课堂上也会蹭上一口好茶。老师为大家倒茶,因为他爱学生、惜家长;娃儿们需要为家长奉茶,因为他要让敬重父母之情融汇于生活点滴、让孩子记在心里表现在行动上。极度精神衰弱的普大白看到自家娃恭恭敬敬为我奉上一杯香醇之茶,我也会毫不犹豫的喝下去,半夜睡不着再来想与娃搏斗的各种招法。每当看到孩子们博弈前彼此鞠躬致敬,我就觉得那盘棋输赢真的变得没有那么重要。
二、围棋之边
背打经典棋谱。这是提高棋力的很好的一个办法,但据我所知,更多的培训机构会让孩子做各种题目,见效很快,但都是考虑局部行棋。
普小白一年级开学要离开外婆家之时,梁老师老师布置了个任务,除了有时间就在网上找对手下棋,还有就是每天背打一次棋谱。棋谱来自《龙图腾》一书,就是将围棋名将的比赛棋局从头到尾重复一遍。开始,我并不懂其意,只是因为老师布置了这个任务而监督娃做。后来在老师地解释和不断地观察中感觉这真是一妙招也。名家棋谱如同武林秘籍,不断翻阅终归会悟其真谛,提高棋力。另外,我还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训练记忆力的方法。如舒尔特方格一般,背打棋谱也是和它有完全相同的训练效果。
舒尔特方格是目前公认的全世界范围内最简单、最有效也是最科学的注意力训练方法。方格内的数字排列无序,要求孩子在寻找方格内顺序的目标数字,注意力是需要极度集中的,把这短暂的高强度的集中精力过程反复练习,大脑的集中注意力功能就会不断的加固、提高,注意水平越来越高记忆力会越来越好。但相对于舒尔特方格是完全在找没有规律的数字,对棋谱的背默中还有对棋局的理解与认识,比机械的记忆更胜一筹。
在三年的打谱练习中,我家小娃的记忆力不断提高,虽然没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但阅读速度略高我一成、背诵课文诗词的速度在班级里也处于领先行列。
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一定弊端,就是相对枯燥乏味。娃一年级时比较听话,时间也充裕、每天打一谱,现在功课紧张,每周打一谱,还往往需要爹娘督促。每次看到他打《鬼才天下》360手棋,一个位置一个位置的找到棋子,我都默默为娃点赞。如此枯燥的训练方法不仅训练了他的围棋,同时还培养了孩子的毅力,说句实话,为娘的做不到啊!
三、围棋之中
此
处
省
略
一
万
字
!
关于围棋的专业知识虽然旁观了三年,我还是一点也没搞懂,怎能越俎代庖的瞎说呢?我只负责给娃找一位专业负责的老师。我还是秉承娃学奥数等知识的原则,专业的事要找专业的人来教。所以,关于围棋之内的专业知识,就此一笔带过。
至于围棋的诸多好处就请教度娘吧。为了好处而学未免功利,可凡事学了就会有好处,倒过来想想就会心安不少。
说来很是惭愧,虽然娃在学围棋的道路上学了三年,但围棋本身的成绩并不咋地,仅仅止步于一段。同期坚持学习的同学们已经要三段冲四段了,我们的寒暑假上课的效果与其他孩子坚持学习的效果真得是大打折扣。虽然,后来六十几岁的梁老师为了我们这个上海娃开始学习上起了网课,但是仍与面授的感觉相差许多。
不过我和娃爹的第一坚持始终没有忘记,就是不功利。与身边很多朋友一次次去考级相比,我们选择了水到渠成,到了一段的水平就去冲一冲试试。至于二段冲了两次,感觉实力上的确有差距,权衡目前的学习时间和其他课程的安排,暂时停止了围棋学习。现在的围棋对弈,成了娃完成作业后的休闲,而不是获得等级证书的砝码。只是打谱还在一周一次的坚持,等待普小白的理解力提升了,如果有时间再来学习,我想也未尝不可。
普小白三年级以前几乎就是傻玩,唯一的一个兴趣班也就是围棋。我们的目的就是从兴趣使然,培养娃的终身爱好。当然,半路上能捡到个证书也是求之不得。只是觉得这一路走过,在围棋之外获得了很多意外的收获。
这是普小白进入小学前的围棋感言——
围棋的乐趣绝不仅仅在方寸棋盘之中,还有待我们细细去体验,慢慢去琢磨。感谢可爱的“梁老头”,感谢围棋三年来得陪伴。
我只愿,这一物,与娃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