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10位企业大佬的10本书 -pg电子试玩

2017
2023-11-29 12:00 转载 · 图片14


图片

我写过很多企业界的大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特别爱看书。

甚至有些企业家,其今天的成功,跟他年轻时看过的某一本书,有很大关系。

今天我们盘点一下曾经影响过10位企业大佬的10本书:

1. 雷军与《硅谷之火》

2. 马云与《人生》

3. 马斯克与《基地》

4. 孙正义与《龙马来了》

5. 芒格与《富兰克林自传》

6. 段永平与《穷查理宝典》

7. 王兴与《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8. 张一鸣与《少有人走的路》

9. 贝佐斯与《从优秀到卓越》

10. 任正非与《毛泽东选集》 

1

雷军与《硅谷之火》

1987年,雷军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在班上,他成绩不算是最好的,入学时全系一百多人,他是24名。

雷军对自己有超强的责任感,他觉得上大学的时间很宝贵,不能浪费,于是开学第一天就去图书馆自习。本来之前还有午睡的习惯,看到有的同学中午不睡觉,他便也戒掉了这个习惯,中午都坚持学习。

不过,责任感不代表使命感。虽然雷军很用功,他并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干什么。

如果就这么盲目地努力下去,雷军或许也会成为小有成就的人,但是绝对走不到今天这样的大成之路。

幸运的是,大一的雷军,就在图书馆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当时,他看了一本书,名叫《硅谷之火》。

该书讲的是乔布斯等硅谷英雄们创业的故事。当时雷军看的那本书印刷很粗糙,翻译也很别扭,但是他看了却激动万分。

据若干年后雷军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描述:

当时看了这本书,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在武汉大学的操场上,沿着400米的跑道走了一圈又一圈,走了好几个通宵,我怎么能塑造与众不同的人生?(见《雷军北京大学“一刻演讲”》,2014。下同)

在激荡之下,他给自己立下一个宏愿:

我也要像乔布斯一样,创造一家世界一流的伟大公司。

雷军比一般人更厉害的地方在于,立志之后,他不是热血几天就冷却了,而是马上就开始行动。当天他就规划好,要用最短的时间毕业,然后尽快创业。

在这种精神力量的鼓舞和超强的执行力之下,雷军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修完了所有的课程,并且在课余时间开始了创业的尝试。

到大学毕业时,雷军不仅已经是计算机领域的技术专家,而且拥有了丰富的创业经验。这也为他22岁就被求伯君相中,进入金山公司并很快成为总经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金山工作的十几年,雷军铆足了劲,想把金山做成一家顶级企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没能如愿,只是勉强带领金山上市而已(当然对普通人而言,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雷军不认为自己是普通人)。

此后,雷军黯然离开金山,过了两年睡到自然醒的悠闲日子。但是他心中的梦想一直没有放弃。

40岁时,他又出来创业,打造出小米,并用最短的时间将小米做成一家世界500强公司。

所以后来雷军说:

我在40岁的时候,没有忘记18岁的梦想,我去试了。我自己特别喜欢一句话,叫作“人因梦想而伟大”。只要你有了梦想,你就会变得与众不同。

图片

 1985年出版的《硅谷之火》,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雷军看的应该就是这一版。图源:孔夫子旧书网

2

马云与《人生》

1982年,马云高考落榜,去应聘当保安,因为长得太瘦而被刷下来,只好自谋其他职业。

但是找了五六份工作,对方都不要他。

好在他爸爸作为当地文化圈名人(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还有些关系,帮他联系了一个活:给杂志社搬书。

于是,马云每天蹬着三轮把出版社的《山海经》、《东海》、《江南》杂志送到火车站,每个月赚35块钱。

马云觉得,这样的日子非常快乐,就这么过下去也挺好的。

但是有一天,他在火车站看到一本书:路遥的《人生》。扉页上的字吸引了他: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尤其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可以影响一生。——柳青

图片

《人生》最早出版的页面,原载1982年《收获》杂志第3期。图源:中国文明网。
 

因为这句话,马云翻开了书,也翻开了另一个人生。

他被这句话震撼了,也被书中所写的农村青年高加林的故事吸引了。高加林与命运抗争的过程,让18岁的马云心潮澎湃。

受路遥的影响,马云决定回去复读,继续高考。第二次依然没考上,但是成绩有了进步,第三次再复读,终于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

正是有了杭州师范学院的经历,马云才遇上了后来的妻子张瑛,才能到杭州电子工学院当老师,才能够去夜校教英语,才能够为政府担任翻译去美国见识了互联网……

如果没有当初《人生》的激励,后面这些路,也许会截然不同。

《人生》是一本很短的小说,很推荐年轻的朋友们读一读。如果还有时间,也可以再读一下路遥的另一本书《平凡的世界》。

相信读完以后,你会像马云一样,对自己的人生之路有全新的思考。

图片

《人生》单行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82年11月。马云看的估计就是这一版。图源:孔夫子旧书网。

3

马斯克与《基地》

马斯克有一个梦想,现在越来越为大家熟知了,那就是“让100万人移民火星”。

尽管有不少人说他是忽悠,但他却实实在在地在一步一步朝这个目标前进。而且在前进过程中,顺便把自己做成了世界首富。

世界上可以做的行业那么多,为什么马斯克偏偏会对移民火星如此感兴趣呢?答案来自于他的小时候。

图片

小时候的马斯克

马斯克从小性格孤僻,爱书如命。每天阅读的时间可以长达10小时以上。

对他影响最大的书,是阿西莫夫的《基地》。

书上讲,在银河帝国时期,心理史学家兼数学家哈里·谢顿精确计算出,人类将进入一个长达三万年的黑暗时代。

为了应对黑暗时代的到来,谢顿聚集了人类最优秀的科学家,建立了一个“基地”,希望其成为挽救人类文明的灯塔。

马斯克看了这部书之后,心潮澎湃。觉得自己要向谢顿学习。他认为,假如人类未来面临危机,那么拯救人类文明,将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就是马斯克太空梦想的来源。

31岁那年,他通过创业成功套现了2.5亿美元(税后1.8亿),随后就开始了追求这个太空梦想。

他先后创立或者掌舵了火箭公司spacex、电动车公司特斯拉、太阳能公司solarcity、隧道公司the boring company、超级高铁公司hyperloop、星链公司starlink、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等。

其中,spacex已经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私营火箭公司,特斯拉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电动车公司,也是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可以说,马斯克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写了人类私营商业的航空进程,并推动了人类汽车电动化时代的提前到来。

有人可能会认为,除了火箭以外,其他公司和太空又没有关系,为什么马斯克要花费那么大精力去做呢?

实际上,马斯克所做的所有一切,都是在为太空之梦做准备。

spacex是为了不断降低星际航行的成本;特斯拉是为了提供在火星上也可以使用的车辆;solarcity是为了提供太阳能;the boring company是为了在火星上挖隧道,供人们在地下生活和交通;hyperloop是为了建立快速公共交通和tesla提供私人交通;starlink是为了提供火星通信;neuralink提高人类脑力与体力,并对抗可能的邪恶ai……

所以,我们可以说,今天马斯克所做的一切,以及他为我们这个世界带来的这些改变,都和很多年前那个瘦弱的小男孩读到的那一本厚厚的书有关。

图片

阿西莫夫《基地》第一版,1951年。图源:wikipedia

除了《基地》之外,影响马斯克的还有《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这两本都是想象力非常恢弘的巨著,不过《基地》比较严肃,《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比较诙谐一点。对太空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看一看。

《基地》还影响了贝佐斯,这位电商界的王者也是因为《基地》、儒勒·凡尔纳系列小说以及《星际迷航》系列电影,而确立了让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他成立的蓝色起源公司,也是现在美国航天界最重要的私营玩家之一,仅次于马斯克的spacex。 

4

孙正义与《龙马来了》

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你最期盼能给你投资的投资人,可能不是张磊或沈南鹏,而是孙正义。

因为孙正义巨有钱,而且巨愿意花钱,是你要一百万,他非要给你一个亿的那种,而且通常他看好的领域,有可能就是影响世界未来十几二十年的方向。

雅虎和阿里巴巴的早期,都是在孙正义的大笔投资下发展壮大的,现在他(通过软银控股)还是这两家公司的最大股东。

孙正义是韩裔日本人,小时候叫安本正义,后来才改回祖姓(他祖上是中国福建,因经商而移居朝鲜)。他爷爷奶奶都是二战时偷渡到日本的,早年全家都没有日本身份,也没有正式工作,日子非常穷,所以孙正义小时候的生活过得比较惨。

但他倒是一直都胸怀大志,认为自己是个天才,生下来就是干大事的。

1971年,14岁的安本正义上初二,读到了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龙马来了》(中译本名为《坂本龙马》)。

小说描写的是日本维新志士坂本龙马的故事。其生在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只活了31岁就被刺身亡,却是日本历史上仅次于织田信长的第二受欢迎的英雄人物。他短暂的一生,对终结日本幕府时代,开启明治维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打动安本正义的,不是坂本龙马创下的丰功伟业,而是其年轻时,为了追求梦想而做出的关键决定:“脱藩”。

坂本龙马的出身是乡士(低级武士的一种),归属于土佐藩。他年轻时日本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他认为救国之道是“尊王攘夷”,所以要脱离藩籍,赴京勤王。

“脱藩”在当时是重罪,家族都会受到牵连。可坂本龙马为了救国,义无反顾地脱藩了。而他的家族也确实因此而家破人亡——一个姐姐离婚,另一个姐姐自杀,哥哥也受到领主打压。

在坂本龙马想“脱藩”但还在犹豫时,姐姐坂本乙女知道他的心思,对他说:

“龙马,你是个男子汉,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毅然决然地去做!”

据若干年后的安本正义回忆,14岁的他看书到此,心中狂震,眼泪“噗啦噗啦”地掉下来。

日后,这个情节将一再在他的脑海中显现,成为他诸多艰难决策的精神动力之源。

例如,后来他独自一人去美国留学,就是受坂本龙马“脱藩”经历的鼓励。26岁时因为肝炎而差点死掉,也是坂本龙马的故事让他支撑下来。

当时医生告诉他只能再活5年。他曾一度以泪洗面,万念俱灰。但是在医院重新阅读《龙马来了》时,孙正义想到,坂本龙马31岁就死了,自己再活5年,照样是31岁,为什么不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呢?

最终他决定:哪怕只剩最后5年生命,我也要灿烂地燃烧自己!

可以说,《龙马来了》这本书,是孙正义至关重要的精神力量源泉。

图片

《龙马来了》日语原版。图源:amazon
 

除了此书以外,还有几本书对孙正义的影响也比较大。

第一本是他高中读的《犹太人的商法》。由于对该书作者藤田田的崇拜,孙正义还专门想方设法去拜访了他。

藤田田是日本商界名人,号称“日本麦当劳之父”,一般而言并不会有闲工夫去见一个高中生,但孙正义死缠烂打,终于见了一面。藤田田给他的建议是:你一定要学好英语和计算机。

这个建议帮孙正义确定了人生的方向。

第二本是他生病期间看的《孙子兵法》,从中他领悟到了日后在商业上所向披靡的法则,他总结为:“道天地将法,风林火山海”(这里就不展开讲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第三本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求学期间,看到的一期《大众电子》杂志。

当时他看到杂志上有一张英特尔i8080芯片的照片,整个人突然“像是被电击中了一样”,呆立不动。按其传记的描述,孙正义:

“激动得浑身颤抖,一种见证历史转折点的激动涌遍了全身,眼泪夺眶而出。”(见《孙正义传:打造300年企业帝国的野心》,杉本贵司著,王健波译,中信出版社,2020)

看到那张照片后,孙正义连续很多天都被这种激动所包围。他小心翼翼地剪下那张芯片照片,塑封起来,每天带在身边,没事就拿出来看一看,眼里全是痴迷,就连睡觉,也要把它放在枕头旁边。

心潮澎湃之下,19岁的孙正义给自己定下了未来50年的人生规划:20岁,开始创业,向世界宣告我的存在;30岁,赚够千亿日元(十亿美元)的种子基金,用于投身伟大事业;40岁,成为行业第一;50岁,赚到一兆日元(百亿美元);60岁,退休,把事业交给接班人。

后来,除了60岁退休这一条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实现了。 

5

芒格与《富兰克林自传》

大部分中国人对芒格很陌生,但是对投资感兴趣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他。

今年97岁的芒格,是“股神”巴菲特最重要的伙伴、朋友,和“人生导师”。可以说,没有芒格,就没有巴菲特的今天。

芒格小时候其实有阅读障碍症,但是他母亲非常有耐心地带着他看书,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在母亲的帮助下,他克服了这种毛病,彻底爱上了读书。以至于后来有了一个外号,叫做“行走的两脚书柜”。

他最爱看的是各种各样的传记。小时候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鲁滨逊漂流记》。那时他还坐在爷爷的膝盖上,听爷爷讲鲁滨逊的故事。

幼小的芒格从鲁滨逊那里学到一个深刻的理念:“我一定要变得很富,这样才能得到全面的自由,就像鲁滨逊在自己的岛上,可以不必理会任何别人所说的话。”

长大一点后,芒格读到了《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对自己一生往事的回顾,对自己一直所秉持的价值观和人生准则的梳理。该书自18世纪末出版以来,在美国长盛不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

自从读过富兰克林的自传后,芒格就把富兰克林当成自己一生的偶像,就连朋友整理的他自己平生事迹、演讲和文章的书,也仿效富兰克林的名著,而起名为《穷查理年鉴》(因为富兰克林曾经编过一本《穷理查年鉴》)。

与很多人读过这本书以后就把它抛诸脑后不同,芒格的生活、为人、办事、创业,都遵照富兰克林的原则。这种虔诚,完全不逊于中国古代的儒生遵循圣人之教。

巴菲特曾评价说:

芒格是富兰克林的忠实信徒,而且开辟出了新的境界。在富兰克林那里是建议要做的事,在芒格这里会变成必须要做的事。例如,如果富兰克林说我们要节省几分钱,芒格就会做到节省几块钱;如果富兰克林说我们办事要及时,芒格就会做到办事要提前。(见《穷查理年鉴》,彼得·考夫曼编,李继宏译,中信出版集团)

虽然芒格的人生和事业之成功,是很多因素的聚合,但是毫无疑问,《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

图片

《富兰克林自传》英文版。图源:amazon

6

段永平与《穷查理宝典》

芒格受到富兰克林的影响,但是他自己也对无数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投资人段永平,就对《穷查理宝典》一书推崇备至。

段永平在其一手创建的步步高事业正如火如荼的时候,以40岁的壮年,却突然退休,跑到美国去隐居了。

与很多“宣布退休”的企业家实际上“退而不休”、暗中继续操控着公司不同,段永平是真的完全不管公司的事情。所以他在美国也就无事可做,开始研究炒股。

在美国研究炒股,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巴菲特和芒格。段永平在了解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资哲学后,感觉世界仿佛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从此开始用他们的理念指导自己的炒股,并成为投资界的传奇。

2010年,段永平在参加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年会时,花了110美元,买了两本《穷查理宝典》。

他说,这是他人生最好的一笔投资。后来又说,这本书其实2008年就买过,“真的有点贵”。

段永平说“有点贵”,不是嫌钱贵,而是后悔自己买了以后,搁了两年的时间,都没有翻看。

他心痛的,是这两年浪费掉的时间和机会!

由此可知,这本书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

《穷查理宝典》其实并不是芒格所写,而是他的朋友考夫曼编著的。但是整本书都是讲芒格的人生和理念。

该书前一部分内容是一个很短的芒格传记,以及巴菲特、芒格家人及朋友对芒格的评价;后面的主要篇幅是芒格的重要演讲和文章摘录。由于里面很多内容都是芒格谈怎么看世界,怎么做投资,所以很多搞投资的人都把这本书当成“圣经”去研究。

说实在话,书的后半部分读起来还是挺费劲的。但是芒格本人所服膺的理念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反向思考、善良正直、极度专注、超级耐心、坚守理性,热爱阅读。

所以对芒格(以及巴菲特)的理念,更关键的不是如何去理解,而是理解过后能不能做到。段永平可以说是基本上做到了,所以他的投资非常成功。

但可惜的是,更多人知道了,但是用不了。

图片

7

王兴和《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创业是非常反人性的一件事情。其中一个原因,是人类追求确定性,而创业却总要面临各种不确定的局面。所以企业家特别容易焦虑。

但是也有一些人可以很好地接纳不确定性,对一切的可能都保持开放的态度。他们是天生的企业家,王兴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对世界永远充满好奇,而且不介意尝试一切他认为有意思的事情。

从2004开始创业以来,王兴先后做过十几个项目,其中也有过校内网和饭否的短期成功,但最终一个被卖、一个被封,直到2010年做了美团,才最终做成一家有影响力的大企业。

而做美团以来,其业务领域也没有固定边界,而是不断地向不同的方向拓展。令人称奇的是,王兴总能在比别人晚起步的情况下,最终做得比别人更厉害,从而占据市场上更优的位置。从最初的团购,到后来的外卖、酒旅,到现在的社区团购,美团都做得风生水起。

王兴的这种发展理念,有一本书提炼得很好,就是詹姆斯·卡斯所著的《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图片

2013年,这本书的中文版重版时,王兴曾经为其写过推荐语:

有本书对我蛮有影响的——叫做《有限与无限的游戏》。有限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游戏却是在和边界,也就是和“规则”玩,探索改变边界本身。实际上只有一个无限游戏,那就是你的人生,死亡是不可逾越的边界。与之相比,其他的边界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哲学书,读起来很晦涩。

但是其实,其最关键的话,就是全书的第一段:

世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可称为有限游戏,另一种称为无限游戏。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

当我们理解了这句话,并且用于现实世界时,我们眼中的一切,就截然不同了。

例如创业,如果你以“有限游戏”的思维去看,想的就会是如何战胜竞争对手;但是如果以“无限游戏”的思维去看,就会想如何让自己的事业延续下去,不断扩展。

有限游戏的玩法,就是王兴在接受《财经》记者小晚采访时说的: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无限游戏的玩法,就是王兴在现实中玩的美团“无边界竞争”。

虽然王兴本人说《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对他的影响很大,但我认为,与其说是书影响了他,不如说是他很早就有类似的想法,而这本书将其用诗和哲学的语言表达了出来。

滴滴出行的程维,也对此书评价很高。他在2011年的一篇微博中就说到过这本“很有意思”的书,不知道是不是王兴推荐他看的。

图片

图源:程维微博

但可惜的是,程维在创业的过程中,一开始却没能用无限游戏的思维去看待,而是还停留在有限游戏思维的局限中。

早年的程维,好胜心非常强,最喜欢的书是战争类的书。在公司发展中,他面对竞争对手,总是毫不留情地进攻,直到全面获胜为止。但是这样凌厉的进攻和凶狠的打法,也留下了很多隐患,招来了很多麻烦。

直到碰了很多壁,程维才意识到:世界是一个物理系统或生态系统,它们的复杂性人类无法定义。后来,他开始喜欢看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书。(见《对话程维:多数人只知道战争,却并不真正理解竞争》,《财经》宋玮,公众号latenews by 小晚,2017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在文风上有点类似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都是诗化的哲学语言,有些话含义很丰富,不好懂。

举书中的两处文字为例:

我是自己的天才,是我说的话和做的事情的创造者。正在思考的,是我,不是心灵本身。正在行动的,是我,不是意志本身。正在感觉的,是我,不是神经系统本身。

无限游戏的参与者开始工作,并不是为了将一段时间用工作来填充,而是为了将一段工作用时间来填满。工作不是无限游戏的参与者打发时间的方式,而是产生各种可能性的方式。工作并不是抵达一个被期望的现在,然后攫取它以对抗一个不可预知的未来,而是走向一个本身具有未来的未来。

但是其实我们并不需要看完全书并理解全书,只要明白有两种游戏,以及知道了两种游戏的不同,就已经足以对我们的人生产生指导。

例如夫妻之间,很多事情没必要非要争个你输我赢,因为爱情和婚姻不是有限游戏,你们要的是爱情的长久和婚姻的幸福,这是一个无限游戏。

又如学习,如果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考上一个好大学,那么这是有限游戏;但是如果你是想要成就更好的自己,过一个更好的人生,那么这就是无限游戏,认识到这点,你学习的内容、方式和持久性就会不同。

再如创业,很多人创立公司,目的就是未来公司被收购或者上市,他只要把钱落袋为安,游戏就结束了;但是对于更有追求的人而言,上市并不是目的,只是为了一个更高目的而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而已。 

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是:

世上有且只有一种无限游戏。

作者没有说这个唯一的无限游戏是什么。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王兴认为是人生,我认为是进化,可能你会认为是一个别的东西。

不管我们认为的东西是什么,只要知道无限游戏的存在,并且愿意为之投入,我们的人生就必然会和以前不同。 

8

张一鸣和《少有人走的路》

张一鸣出生于1983年,是本文写的10位企业家里面最年轻的,但是他的事业成就,却并不逊色于其他企业家。

在两年前,字节跳动的估值还停留在750亿美元时,我就写道:

假以时日,字节跳动可能会成为比肩阿里、腾讯、facebook、亚马逊的大公司。这一天不会很远。

现在两年过去,张一鸣带领着他旗下的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一路飞奔。虽然离上面所写的这四家大公司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其活跃用户数和营收数据,都相距越来越近。

当人们去分析年纪轻轻的张一鸣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时,都免不了要说到他最著名的一个标签:“延迟满足感”。在他的微博上和采访中,“延迟满足感”也是出现概率最高的词之一。

而这个话题,正好是《少有人走的路》一开篇就讨论的核心话题。

书的第一部分是讲自律的。作者认为: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如果我们碰到痛苦和问题,最好的应对办法是直面它,而不是逃避。因为

尽可能早地面对问题,意味着把满足感向后推迟,放弃暂时的安逸或是程度较轻的痛苦,去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这才是对待问题和痛苦最明智的办法。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而现在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一直以来,张一鸣都是这样去做的。他在微博上曾说:

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问题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没有延迟满足感。延迟满足感本质是克服人性弱点,而克服弱点,是为了更多的自由。

延迟满足感,确实让张一鸣获益匪浅。在大学时,他不打牌、不玩游戏、不看碟,自称“道德状元郎”。

在今日头条刚做起来时,就有很多投资方找过来,提供很优惠的条件,要收购他。其中包括超级巨头腾讯。

但他都拒绝了。

在痛苦面前,张一鸣一般会选择直面,而不是逃避,他不是不害怕,而是为了战略的需要去压抑自己的恐惧。

例如,2014年今日头条因为pg电子直营的版权问题而遇到很大的困境,张一鸣本身是不善交际的人,但是他必须去拜访那些他本来不想与之打交道的人。每次他都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用房产中介和保险销售的例子来给自己打气,然后才能鼓起勇气出门。

但是我个人觉得有点遗憾的是,张一鸣虽然认真看了《少有人走的路》,并且付诸实践,但是他看重的是第一部分“自律”,而忽略了第二部分“爱”和第三部分“价值观”。

这一点,从他接受媒体采访(最经典的是《财经》记者小晚的那次采访关于价值观的讨论,见《对话张一鸣:世界不是只有你和你的对手》,财经杂志宋玮,公众号“late news by 小晚”。),以及字节跳动的pg电子试玩的文化(追求极致、务实敢为、开放谦逊、坦诚清晰、始终创业、多元兼容)可以看出,他对自己和公司的要求与改造,主要都是技术层面的,是从效率出发的,而很少涉及到更高层次的价值观。

当然,“很少”不代表没有,“头条寻人”就是一个非常有爱的产品。但是总体而言,头条系的产品似乎总是追求“让更多的人更久地沉迷在其中”,由此而引起的“不良内容”、“过度沉迷”和“信息茧房”,也成为外界对字节跳动批评较多的地方。

我认为,虽然技术是中立的(张一鸣在小晚的采访中就一直强调这个观点),但是技术公司应该是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之下运作的,不然肯定会早晚碰到社会道德和法律的问题。

如果张一鸣能够对《少有人走的路》所阐述的“爱”和“价值观”等其他内容理解更透彻一点,关注更多一点,他的格局会比现在更大,未来的路也会更好走,成就也会更高。

图片

9

贝佐斯与《从优秀到卓越》

现在全世界最大的电商公司亚马逊,在2001年前后曾经出现过重大危机。当时,互联网泡沫破裂,亚马逊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谷,最严重时股价直接跌去了90%多。

虽然杰夫·贝佐斯本人依然是信心满满,但是压不住市场、员工、投资人无法像他那么笃定,所以他也很愁得慌。

后来,贝佐斯看到了吉姆·柯林斯所著的《从优秀到卓越》,如获至宝,不仅让公司高管开会研讨,还特地请作者柯林斯作为公司的管理顾问,参加公司的管理会议和董事会,讲解一家公司如何才能从优秀到达卓越。

书中,柯林斯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飞轮效用。

柯林斯说,想象有一个巨大的、无比沉重的轮子,你想让它转起来,刚开始要费很大的劲,轮子才能很缓慢地转动起来。但只要你用力的方向正确,一直推下去,轮子会越转越快,到后面,你只要使很少的力,轮子依靠以往积聚的势能就能自动转得很快。如果你依然很使劲地推,它就会越转越快。

虽然贝佐斯此前心里可能已经这么想了,但是柯林斯第一次把这个想法用一个形象的词包装起来,用系统化的语言总结出来,从而具有了现实指导意义。

在柯林斯的辅导下,贝佐斯和团队明确了公司未来的发展路径:用低价吸引顾客,顾客越多意味着销量越高,销量越高也就越吸引中小商家到亚马逊开店,亚马逊的基础设置支出成本就更加分摊,效率也更高,而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又可以进一步降低价格。

他们的最终结论是:只要任何一个飞轮运转好,就能加速整个循环过程。

根据贝佐斯传记作者布拉德·斯通的描述:用飞轮效应分析了公司的前景之后后,亚马逊的高管兴奋不已。他们感觉,经过了多年的锤炼,公司终于领悟到了经营的法则。

当时公司正在编写需要向外披露的财务报表,负责人问贝佐斯,我们要不要把飞轮效应写进报表?言下之意是,如果报表里披露了公司的运行法则,一定能有助于打消投资人的疑虑,对股价上涨大有好处。

但贝佐斯制止了。他说,这是我们的秘密法宝,别让别人知道了。(以上内容见《一网打尽》,布拉德·斯通著,李晶李静译,中信出版社)

一直到几年之后,随着亚马逊越来越成功,贝佐斯才不再讳言公司的成功就是运用了飞轮效应。此后,飞轮效应这个词也成为了分析亚马逊发展之路避免不了的一个破解密码。

图片

从我们今天的眼光看,《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并不像传说的那么好,其统计的11家超越了“优秀”、进入“卓越”层次的公司,其实有4家都已经出问题了。该书的姐妹篇《基业长青》中统计的18家所谓“高瞻远瞩”的公司,其实也有一些明显输给了对照组公司,甚至有的已破产或者被收购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该书提出的理论没有参考意义。很多情况下,我们只不过是需要一句话的触发,才能对某个问题豁然开朗;又或者,我们曾经对一个问题思索很久,只不过不知道如何总结提炼,而书刚好就把这个问题提炼出来,让我们感觉“於我心有戚戚焉”。

所以,《从优秀到卓越》和《基业长青》两本书,尽管可能不那么严谨,甚至其中有些理论未必有道理,但它们还是启发了无数的企业家。

例如,李想在做汽车之家的时候,曾经因为管理问题而搞得自己焦头烂额,公司一团乱麻;后来找来了秦致做总裁,秦致一来就天天拉着管理团队读这两本书,后来对李想的管理理念也有很大的影响。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看书或者文章的时候,有时候并不需要去纠结其中存在哪些瑕疵,而是要看哪些东西对我们有用,否则的话就白看了。

10

任正非与《毛泽东选集》

华为的成功已经不需要我多说了。也有很多人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其中离不开的一点是:任正非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毛泽东思想”。

任正非成长于革命年代,年轻时又在部队度过,受毛泽东思想影响很深。在部队,他曾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那段时间他研读最深的书,就是《毛泽东选集》。

图片

创立华为后,任正非用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公司的经营管理。用他的话说:

华为创业的阶段谈不上有公认的pg电子试玩的文化,毛泽东思想就是公司的思想。作为昔日的“学毛标兵”,我喜欢读《毛泽东选集》,经常琢磨毛泽东理论怎样为华为的市场攻略、客户政策、竞争策略以及内部运作服务。(见《军人总裁任正非》,张力升,中央编译出版社)

所以,华为的很多打法,以及任正非的很多讲话,都有很深的毛泽东烙印。如游击战十六字诀、农村包围城市、批评与自我批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做法;以及《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任务》、《华为的红旗究竟能打多久》、《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等演讲。

其实,在中国的企业大佬中,受毛泽东思想影响的还有很多,例如马云、史玉柱等。

2000年,刚刚起步的阿里巴巴遇到重大挫折,马云花了很大的力气整改。他把这个过程比作爬雪山、过草地、到延安,然后又在公司推行三件大事:开展整风运动、建立抗日军政大学、南泥湾垦荒。

所谓整风运动,就是统一目标、使命和价值观;建立抗大,就是培养得力的干部;南泥湾垦荒,就是自食其力,不依赖他人。

史玉柱更是毛泽东思想的狂热崇拜者。他的很多做法都是直接用了毛泽东的理论或做法,例如经营企业要“实事求是”,营销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做市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选人的标准是“又红又专”等。(见《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史玉柱优米网,同心出版社)

史玉柱早期做巨人集团失败了。他后来总结教训时曾经说,我学习毛泽东思想只学到形式,没学到精髓。

后来大概是学到了精髓,所以再创业就都比较顺了。

11

读书的作用

除了上述企业家以外,我还写过其他几十位。他们大多都位于中国、美国、日本最顶级企业家之列。据我所见,他们几乎每一个,都是爱书之人。

巴菲特、芒格、俞敏洪这种嗜书如命的自不用说,就连我们通常认为学历较低,不是靠文化,而是靠眼光、胆略和手段等制胜的曹德旺、黄光裕,都不例外。

当然,曹德旺和黄光裕等人的读书方法,可能和一般人从头到尾读一遍不同,他们都是“观其大略”。王兴也是如此,一本书只翻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来都不会因为没有从头看,或者没看完而浑身不舒服。

不管以什么方式读,只要读书,就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书会激发我们的梦想,如同《硅谷之火》对雷军、《基地》对马斯克;


书会指导我们的实践,如同《毛泽东选集》对任正非、《富兰克林自传》对芒格;

书会启发我们的思维,如同《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对王兴、《从优秀到卓越》对贝佐斯……

世界上有些书、有些文章,你只要读到,就会改变自己的一生。

来源:何加盐


赞15
收藏56
1年前
深受伟人启发的一天,优秀,收获满满

推荐阅读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