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个两娃妈妈喝茶,她家大女儿和妞妞是同年级孩子,虽然不是一个学校,但我俩经常互相分享各自学校的一些学情,当然有时候也会互相“吹捧”下对方孩子。她家大闺女是真的可人,从小到大一点不操心,学习优秀成绩突出,尤其作文屡屡获奖,文体方面也各有所长,古筝表演级别、冰刀半专业,真是觉得她养孩子太轻松,但是,今天的吐槽就从她小儿子开始了……
之前因为她家小儿还没上学,即使淘气但也在情理中,毕竟辛弃疾也说“最喜小儿无赖”嘛,可是,这孩子一旦上学,任何“可爱”都离不开“学习、听话”这些关键词。于是乎就有了下面这几个让她哭笑不得的事:
一、“马冬梅”“马什么梅”“什么冬梅”
沈腾电影的名场面,除了在我们大人背书时重现:打开书——“马冬梅”,合上书——“马什么梅?”在这小二宝背三字经的过程里,她妈妈说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因为孩子识字不多,所以像《三字经》、《弟子规》这些传统经典,一般都是她说一句,让小儿复述一句,按照她培养大女的经验,简单反复几次,就会很顺利地背下来,第二天即使不复习,也能完成背诵,这二宝让她知道了什么是“龙生九子各不同”,她读的时候,儿子完整跟读,几遍下来,她说:“来,你自己来一遍”小儿一脸懵懂:“啥?”……闹半天在这都她玩呢。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说孩子专注力不行?那为什么妈妈说一句孩子能完整复述一句?这么小的孩子其实也不涉及走不走心的问题,但如果场景替换为上课?可能我们又会把问题归结为“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问题,那我们在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处理了?】
二、“故事讲挺好,就是讲完还没对上谁是谁”
我这个朋友最大的优点就是爱看书,在这点上,她对大女儿的言传身教做得非常好,所以大女作文一直到现在(初二)依然是全校佼佼者,可是养孩子不能复制黏贴,同样的方法,对小儿来说就是“一地鸡毛”,她给孩子讲“精卫填海”的故事,小薄册属于绘本性质,文字不多,每页都会匹配对应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孩子都爱看,小儿也喜欢,这天翻开第一页,画面是一个“老翁” “女童”,文字描述大概是“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有一天,女娃驾着小船,到东海去游玩……”好了,要不说我这个朋友会引导呢,她适时提出一个问题“宝儿,这个老翁是这女娃的什么人?”小儿满脸疑惑,朋友觉得可能这个问题孩子没理解,换了个说法“你说我是你的什么人?”小儿马上作答:“你是我的妈妈”,“对,那这个老翁是女娃的什么人?”“爷爷”二宝直接说出口,满头黑线的妈妈说:“来,你再读一遍告诉我,看着拼音读”吧啦吧啦读完了,二宝说“爸爸”。
【所以问题来了,当我们很多时候总说孩子看了很多书,但作文总写不好的时候,其实倒退一下孩子小时候,在阅读绘本或我们给他们讲故事到时候,我们是否真正了解了孩子到底听没听懂,或者看的时候是否是思考着看?】
谈话间其实还有很多让她觉得“匪夷所思”的事,因为大女成长过程中,这些都是从来不曾发生过的,而且她也理所应当地觉得,同样的家庭环境,这小儿也大差不差,但现实让她感受到,男孩和女孩真的差别很大,或者换句话说,其实每个孩子的差别都很大,所以教育的过程,真的要因材施教,而且家长要善于发现问题,比如上文中说的这两件事,看似小事,但如果家长没有细心观察,可能这些小事将来就会变成——孩子不会听课,老师讲得重点抓不住,阅读不会思考,看过了也是一眼带过而不会探究。
所以,每个家长真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做得好,不仅仅是知识的启蒙,这些行为的引导,思维的引导才是最重要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