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生活,已经过了一半。在过去的三年,很欣慰,孩子甚是配合,每个学期都能够有效地完成学期计划,实现既定的目标。我作为一位孩子成长中的引路人,一直坚持的是:
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能从心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享受由于克服了困难带来的那种成就感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力,比如时间管理、目标管理,从中锻炼意志力,对自己严格要求
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力,包括创造力、表达力、逻辑思维力等,避免孩子过于偏向学科学习
坚定信念,继而就实现行动力的转化。孩子入小学后,每个学期我都会围绕核心目标,根据孩子的性格优缺点和能力情况,制定他的学期计划。
儿子的优点是思维活跃、理解力、创造力不错,但是由于幼儿园基本处于放养,零阅读,和不少孩子一样,专注力比较弱,比如亲子阅读他有很多小动作、做作业审错题、容易漏题、没有自己阅读的习惯等。一二年级,我花了很多心思培养他的学习习惯、阅读兴趣和提升他的专注力。
可能跟我的职业有关,我自身是个在时间和目标管理方面很有约束和要求的人,这也使我在儿子的教育上很注重这两点。当然,一二年级,尤其是男孩子,还是很懵懂的,跟他说目标,他都似懂非懂,所以我的核心会是在时间管理上。
周一到周五,放学后,我把他放在托管,让他完成好学校的作业。六点半后接回家,吃完饭玩大概一个小时,八点多就进入阅读时间(期间我们会有击剑和钢琴课,但都是六点半前能结束的)。
周末,除了上兴趣班,我会花时间和他一齐精学英语,带他和小伙伴一齐玩。
选择去托管,主要是为了充分节省我的时间,借外力督促和检查他的课内外作业按时按质完成。很庆幸我遇到了不错的托管老师,不只帮我看好课内作业,还主动提出可以帮他看课外作业。
学校的课内作业不多,半小时内都能完成。我就安排他在语数英方面做一些课外作业,一方面锻炼改进他的专注力,另一方面也是延展学科知识,改进他的审题、错漏题的毛病。不知不觉,我发现,做题还有个好处,是能发现孩子哪些知识点擅长,哪些是比较不足的。比如语文,字词没有问题,但是做起阅读理解,经常是题目让他在文中找到字的组词,他总是爱自己去组词;数学擅长规律、图形等题目,但是应用题总是看半句不看半句,做计算也很粗心。
在家的时间,我就聚焦在阅读上,开展亲子共读、他自己的默读和开口朗读,每天固定时间,看的书也是我给以引导,平衡他兴趣爱好和他思维理解力,不局限于一种类型的书。
在我的坚持下,儿子的改变还是蛮大的:
有了时间观念,懂得做事情分主次。放学后,先完成课内作业、然后再做课外作业,晚上该练琴练琴,该玩则玩,该阅读就阅读,劳逸结合得很好。
对于课外练习是欣然接受,班里很多孩子都只是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但他从来没有过质疑。通过适量的练习,他的审题能力确实有所改善,错漏题现象也大大减少。我也意外发现,中英文阅读理解,最大的益处是拓展了知识面,里面的那些小文章涉及不同领域的知识点,很多常识、人物、经典故事、神话等都是在其中学到的。
阅读,这也是我的痛点,逐渐拨开云雾见天日。很多家长没有我这样的感受,因为他们的孩子很自然地会自己拿起很多书籍读起来,这是从小培养的习惯和兴趣。我们从一年级才开始,每天半小时以上的阅读,确保了他的阅读量达到了一二年级优秀阅读量4-6万字的水平,并且他也开始热爱起阅读,有些书籍会翻来覆去的看。 我发现他对于书的吸收还是可以的,日常的表达词汇丰富了很多。
到了三年级,都说是小学阶段的转折点,学校的课内知识点深了不少,语文开始写作文,英语也开始有了考试。而我们,一直有着考民办学校的目标,确没有去机构占坑,相信数学能力要达到考民校的要求还是有距离的。只是,在我盘算过儿子的性格特点,以及我上述立志培养的方向,我依旧坚定地以家庭教育为主,自己把握时间的主控性。三年级,我们的学习计划除了依旧以阅读为重点外,在学科学习上进行了更深入、系统的训练:
语文:重视写作,学校每周都会布置一篇作文,我都会花几乎半天时间,立意、设计结构,理顺逻辑,细节描写的展开,字词的运用等。写写改改,改改写写,刚开始几乎是我一个个自然段带着他改,逐渐地就让他自己改。
数学:重视思维锻炼,重点解决他遇到难题就怕困难不去思考的问题,也着力于基本功训练,从根本是改掉他粗心的毛病。
英语:依旧以习得为主,调整精学素材,加强英语思维逻辑培养,适当引入应试训练。
解决问题主要是学科上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时间分配是平衡的,每天保证他阅读和玩的时间。而随着他思维的成长,我开始灌输目标管理,无论是玩,还是阅读,还是学科,都和他梳理他要达到的目标,也鼓励和引导他如何去实现目标。围绕目标,他和我讨论学期计划,时间怎么分配,具体做什么,达到什么效果等。
一年下来,我们严格地按着计划去执行,除了提到的问题有了极大的改善,最令我喜悦的点是,他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体现在对于学科知识理解的深度和灵活应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表达严谨性和逻辑性。我身边不少朋友很惊讶,说他思维快,学习效率很高,每天做很多事情,也没有比别人少玩。
(每日都会记录他的执行情况)
啰啰嗦嗦回顾了三年的计划,其实就是为了铺垫四年级新学期新计划。因为我觉得,前三年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我这种既重视素质培养,又要挑战应试体制的家长,付出别很多人要多很多:
1.时间安排:要考虑孩子的节奏和心理承受能力,也要了解孩子思维发展的阶段,要张弛有度;
2.阶段性计划的合理设置和调整:每个孩子特点和阶段需求不一样,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差几个月都会有明显区别。家长要非常注意不能急功近利,但又不能太放松,给他填充的无论是阅读还是学科,还是兴趣班,都不能引起他的反感。
计划的内容,还要与时俱进,了解哪些是必须和重点,哪些是可以适当补充。这方面,我的方法是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妈妈,经常探讨,借鉴别人做的好的地方。每月思考和小结当月的不足之处,有些内容执行不理想,就先放一边,比如我许多公众号看到一些比如阅读笔记、思维导图等的运用,我也尝试和孩子去实践,但是发现他并不怎么能理解和运用,我就还是让他以泛读为主,不勉强。
3.保持随时了解各种信息动态:我们虽然没有去机构拓展学科,但我也很重视收集各种信息,为将来的小升初时刻准备着。机构训练的题目,学习的知识点,我时不时会看看。
我的用心和用功,成效还是尽如人意的。在升四年级前,我们做到了:
阅读量:每月阅读书籍10本以上,达到了三年级优秀阅读量40万字以上
学科拓展:语文坚持背古诗,打下了一些小基础;数学,基础知识巩固了,准确性大大提高,难题的灵活思维性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我们在小区跟着一位老师,上小班的数学思维课),并已经开始给他做四年级的竞赛题;英语,开始阅读中章书,我给他开始找网络精读课,弥补我的不足,锻炼他的口语和英语思维能力,也尝试考了校外的剑桥ket,得到了优秀。
四年级上学期,我们的时间安排不会有大的改变和调整,只是在内容上会更精益求精:
阅读:中文阅读,开展经典文学精读,尝试写阅读笔记;英文阅读,精读,抠字词和句子;
学科:语文,着重阅读理解和写作,以课内为主线,牢固掌握和运用,加强成语的学习和运用,坚持背古诗和增加宋词背诵;数学,按照三年级的节奏,但在课外题型上适当增加难题,为下学期杯赛竞赛做准备;英语,着力单词拼写和语法。
运动:每周安排3-4次每天半小时的运动。(前三年我不很重视,加上我下班晚,没有时间带他到楼下运动,除了上击剑课,就是周末出去走走,或爬山之类)
兴趣培养:鼓励更深入学习机器人编程(之前主要是在机构上课,在家主要是搭建,没有放时间或精力在编程上,我是希望他能学一样专一样,不能总是玩的心态)
初步计划如下(9月-1月,共5个月):
必读书籍:《可怕的数学》《三国演义》《八十天环游世界》《林汉达历史》《i survive》《national geography》《science》等;
中文精读:2-3本,《绿野仙踪》《小战马》《西游记》;
英文精读:2-3本,magic tree house fact tracker中选;
语文:每周2篇日记(模仿精读中的描写,比如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命题课自己设计或和我讨论),3次摘抄(包括成语、精读中的好句子);古诗3首,宋词1首;
数学:周一-周五20分钟做题量,周末30分钟,融合举一反三、口算、几何秘籍等多套题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题型组合;
英语:wonders作为学习主线,每周练习剑桥初级语法,听写课外单词30个以上
我尽量做到劳逸结合,会注意以下几点:
•课外练习都是以10分钟为单位,不会安排太多内容,每天基本上是30分钟内的事情。
•要求孩子在学校午休期间,每天背5个单词,其实就是2分钟的事情,当晚听写。
•每天尽量留白30分钟以上时间给他玩乐高搭建和编程。
•睡前15分钟听英语小说是从二年级开始必做的事情,这里不特别列出。
看上去内容很多,其实是穿插进行,并且是根据孩子每天学校作业情况而调整,比如要写作文,那么肯定会优先把作文写好,其他内容就搁置。孩子在前三年习惯了这样的模式,能够自己去把控和平衡好学习和玩。我经常跟他说,做事情要做到事半功倍,浪费的都是自己的时间,玩的时候尽情玩,学习就专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