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小冰邀请我分享带娃写作文的故事,收到邀请我是忐忑的,因为现在孩子三年级,作文可能刚刚稍稍摆脱头疼阶段,经过小冰的鼓励,我决定尝试记录一下吧。翻了翻孩子写的东西,还是很感叹的,从一年级时的一句话日记,到现在三年级的三百字作文,虽然仍属菜鸟,但也有肉眼可见的进步。这期间不少迷茫、焦虑、头疼,找书本、取经、亲自教等等,总之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我教的很慢,但是发现孩子却学的很快。现在总结分享出来也是一种记录。
我自己虽然小时候作文不好,但也不喜欢过早让孩子掌握一些套路,作文慢慢来,现阶段真实表达最重要,这就是我的主张。对孩子的希望是,能有欲望并且通畅地表达自己,应试方面到初中的时候,能从容应对考场作文就行。
孩子目前公立菜小三年级,性格属于比较乖巧,有阅读习惯喜欢看书,看的书偏虚构和历史,然而输出的能力很着急,属于普娃中的普娃。
最初是一年级上,孩子自己心血来潮要写日记。就是这样的:
忘记什么缘由了,给孩子买了个带锁的粉色日记本,没有要求她写,但孩子自己出于新鲜写了几天,所以开端就是这样的水平。我没插过嘴,她会让我看,我就说挺好的。我没要求、老师也没要求,所以这个就偶尔写下,没有坚持。
看图写话是完全跟着学校走,菜得很,我那时也不是很在意,偶尔在图书馆给她借关于看图写话的书,也懒得带她看,都是她自己看,我也没看到什么效果。
一年级暑假,老师布置了五篇绘本日记算是试水,本子上交了,我也完全不记得写的啥了。可能是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比较困难,二年级上老师就没再布置。孩子的语文老师很温和,而且对于孩子老师的教育理念我是非常认同的,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日志,分享老师的谆谆教诲。
开始操心她写作是在二年级下的时候,语文老师正式开始布置绘本日记,每周末一篇,大多是内容不限,大概写了十几篇。这个阶段对孩子来说是比较痛苦的,基本上零起步,是个不小的挑战。这个阶段我插手多一些,主要原因是周末我在家,而她压根不知道写什么,佛系如我也受不了那啰嗦和流水账。可惜这一本也上交了,只能从聊天记录(图片被清理了,看不了大图)看到的想起一些。
比如左边这篇写包饺子,图画完了,不知道如何下笔,我只好“帮忙”,记得当时学了《千人糕》这篇课文,我说你也可以按照我们包饺子的流程来写,比如准备什么材料、有什么工序、按照什么顺序来做等等,这算是知道写什么了,然后画了一个思维导图,但是通篇这样写的话就像一篇实用文?我又说你可以添加几个优美词语或者句子,你最喜欢看《香喷喷的早餐我要吃》这本绘本,想想人家一般是怎么写的,可以借鉴,比如:写小笼包,“漂亮的表皮粉又嫩,透出肉馅的颜色。不要着急吃,因为一个不小心,它会喷你一嘴汤汁,就像一座小火山啊。”你画的这个馅料,我看着就很漂亮,想想可以怎么描述它,比如有什么颜色?气味?最后,结尾怎么写呢?也不会,我说你为什么写这件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然后这一篇终于完成了。我告诉她,就是把你看到的事情记录下来,最好能加上一些好的词语或句子,再略微写写你的心情就行,所以不难吧。
中间有个小红人的是写她的同桌,写人的,外貌要写吧,性格要写吧,等等,什么是性格?算了,写她的特点吧,什么是“特点”?她身上哪些是你印象比较深的?娃说,她爱看书、学习好、字写得好,ok,选一项举个事例吧,但又举不出来...娃说有次玩“猫捉老鼠”,我都累了,她还不累。我说那你可以说她“精力旺盛”。就这样,又写一篇。
中间下面画草莓的是玩游戏机,涂色,娃要写这个,怎么写呢?这个有什么意义?抱歉,我“功利”了,我说,你要想一下写这个事情它有什么有趣之处或者意义,娃说,它不像在纸上涂色,纸上涂,颜色慢慢增多,但是屏幕上,一用橡皮,它会突然掉一块颜色,就像咬了一下。我非常高兴,我说对,就这样写,很有趣、很生动。
右边是写她姨姨生了小宝宝,她非常喜欢,毫不犹豫要写这个,这次我插手少了,先写外貌,然后写小宝宝吃奶的时候很可爱,我说怎么可爱?娃说,小宝宝的小手一抓一抓的,哈哈,行。
这样十几篇绘本日记在我的“帮助”下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儿。
暑假老师又布置了几篇,这几篇我没插手,可能是因为我上班吧,没管她,我们俩都在“应付”,写出来就成了这样:哎,有点失望和生气,不是写的怎么样,而是下面三篇全是一个类型,这算不算偷懒?算了算了,毕竟写了。
三年级考试有作文了,老师还在继续布置绘本日记,而且有字数要求了,所以我也打起了精神,这个时候必须让她有一篇文章整体的概念了,所以学习文章的结构必不可少,一般来说就是“总分总”,这个老师教了,孩子也很快会了。但是其他,还是一片空白,写一篇完整的小作文还是比较困难的。老师每周在继续布置绘本日记,我对她慢慢又提出了其他要求。
比如这篇:带她去公园玩,有好几个小项目,我说你可以先简单画个思维导图(没学过,就是瞎画),画完之后,问我,妈妈,这些我要全部都写吗?这个问题问的好,于是很自然地给她讲写作文讲究有详有略...写作的过程当然不是像录像机一样把所有的经过都记录一遍,可以挑你认为最重要的两三个项目来详细地写,其他可以一笔带过;项目挑出来了,然后告诉她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按游览的顺序最常见、最容易;有了主次和顺序,然后就是内容,怎么详细写呢?要有细节,比如爬这个攀爬架,可以写它长什么样、爬的过程、你的感受等;最后就是语言,语言这块我基本没加干涉,但是,写完之后,对她提出了一点小小的建议:你看你用了好几次“我看见”,是不是有点词语单调呢?你下次可以尝试用其他的词语来表达。通过完成这个简单常规的小日记,相信孩子对“详略”、“顺序”、“细节”这样基础的概念,有一定印象。
三年级上的第一篇作文是《猜猜他是谁》,写人的,因为之前有过写同桌那篇绘本日记的基础,所以这篇作文比较容易完成了。但是我还是对她提出了一些要求:要学会恰当地分段,比如写外貌一段、写特点举事例,一个特点和一个事例一段。语言上依然是避免重复单调,尽量少用“她长着...”。虽然写的不好,但是之前教过的那些写作的底层要求看的出来有学到。
《中秋节》这篇作文,刚开始也不知道怎么写(真不知道她看的书都看哪去了),想了半天写不出来,只好引导她:我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过中秋节我们都干些什么呢?中秋节有什么样的意义?你背的古诗词能不能用上呢?最后终于写好了。虽然困难,但看的出来,之前要求的详略、顺序、分段、语言避免重复这些都有做到,除了这些,通过这次引导,文章中添加了一些稍深层次的思考和自己的感情,还恰当地把学过的古诗词运用进去了。
《一次难忘的生日》这篇是看图续写故事的作文,因为书本上给出了相当多的信息,所以这篇作文写起来比较简单,没有需要我帮她,写的普普通通、平淡无奇,但是看得出来孩子很轻松、有了些许自信,拿给我看后,我说,我好喜欢你写的这个词“说干就干”,而且还放在段首,特别干脆利索、一点都不啰嗦。孩子很高兴。
最后这三篇,前面教的那些底层要求看的出来都有学到,同时还加入了一些思考,比如:“小区有很多小狗,我为什么选择写草莓呢?”还有《我有一个想法》里面写出了自己的解决想法,而且恰当地用到了经典的话或者词语,比如:“层林尽染”、“银装素裹”“身体发肤......”老母亲已经很欣慰了。
最后拼上二下的一篇日记和三上的一篇作文,对比一下,两篇写的是同一件事,虽然水平还是低,但是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练习,还是能看到进步的。之前的日记就是流水账,在复述表演的过程,而作文就比较完整了,特别是开头还学习到人家范文的小技巧,老师破天荒写了评价,这个我还没教她。
关于打草稿问题,孩子写绘本日记的时候,都是打好草稿、先画一遍,然后再誊写到老师要求的本子上;然后,我让她简单画出思维导图就行,不需要完整打好草稿,现在我让她简单列出提纲,但她目前做不到,我看到有花友的经验让孩子用语音转换软件,我让孩子试了试,她还挺喜欢这种方法,目前先这样吧。
1、《来玩写作的游戏》1-3辑共3本,适合一二年级的孩子,当时在图书馆看到的,觉得还行,不是那种范文集,而是有比较有趣的游戏,从零开始、从培养孩子写作兴趣开始的,于是买了这套,我觉得这套挺好的,但孩子当时对这套书的兴趣一般。
第一辑内页:
第二辑内页:
第三辑内页:
2、《爱上写作-不可不读的大师经典》5本,这是瞎买的,尚不适合孩子,不过文章是真的好,是大师经典,比如:《鸟的天堂》《荷塘月色》《桂林山水》《海上日出》《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等,另外还有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适合小高或者初中。
3、《新教育晨诵》分年级,买了三年级上,有一段时间作为早读材料,这本是花友推荐的,挺好的,因为是分级,所以内容难度适宜,特别是每一篇文章最后有个栏目《思与行》,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思考。
4、《小散文100篇》2本,这套也是花友推荐,我觉得这套和大师经典那套类似,孩子现在还是觉得难,适合小高和初中吧。
5、《森林报》4本,孩子目前不感兴趣。
6、《自然笔记》8本,这个也是抄花友的,应该是被惜桐种草的,这套书孩子特别喜欢,现在每天都朗读出来进行阅读打卡。
自然笔记2: 昆虫印象1047人有 · 评价353 · 书评4
7、《孤岛上的二十三堂写作课》,这本也是花友推荐的,孩子特别喜欢,还列入年度最喜欢的书单,而且做了笔记。
1、虽然现在孩子作文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无法与经常发表作品的牛娃们比,但我的心境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不再焦虑,因为孩子学的还是挺快,只能说我们没有写作的天赋,但还是可以一点点进步的。
2、培养孩子写作,也像其他事情一样,保持兴趣最重要,要拿着放大镜去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多多鼓励,提高和保护孩子的兴趣。
3、对于孩子不能揠苗助长,特别是在写作上。相比华丽的辞藻和讨巧的技巧而言,顺畅地表达和朴质的语言才是初学者的基础。
4、爱阅读不一定开始能写好作文,但是阅读对写作有非常重要的帮助。输入与输出之间隔着练笔。
5、老师和家长在“有为”和“无为”之间进行权衡,既要适当引导,又不能过分干预。不能多,又不能少,这在孩子三年级之前,我是比较纠结的,但是只能顺其自然扶孩子一把,这就像教孩子骑自行车,慢慢地撒手。
道阻且长,不慌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