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读物的奇妙之旅:点燃数学学习热情,助力学业提高 -pg电子试玩

2013
2024-1-1 13:17 原创 · 图片7

首先感谢小溪的邀约,正好赶上跨年,回顾这一年,还是蛮感慨的。数学,这个似乎绕不过去的话题,也是我和女儿小学这几年相互陪伴的一场又一场有趣的探索。数学科普读物成为了我们共同探索数学世界的得力助手。有一些数学读物是反反复复读了好多遍的,好书很值得多读几遍,阅读好书就像是在养生。

1,《可怕的数学(murderous maths)》系列:小朋友自我解压的良师益友

这套书,她大概看了不下10遍,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的展开,始终能带来一种常看常新的感觉。遇到难题卡壳的时候,翻看这套书就好像冥冥中打开了一扇窗,通向奇妙的数学世界,不仅有解谜的乐趣,还可以解压,生动的漫画和幽默的例子,引导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

其中她最喜欢的一本应该是the key of the universe,偶尔我会在她的卫生间里发现一两本可怕的数学,尽管我不允许她蹲马桶的时候看书……

可怕的数学系列的特点之一是强调解决问题和思维训练,在阅读过程中将会遇到一系列富有挑战的问题,通过解谜这些问题,培养出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小学初中阶段的孩子,这套书实在是不容错过,这一系列涵盖了数学的基础概念到更高阶的数学知识,通过有趣的故事和诙谐的漫画插图,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呈现得通俗易懂,让小朋友们在愉快阅读的过程中领略到数学的魅力。诚然,阅读也需要广度,但如果时间不允许广泛涉猎的情况下,通过反复阅读这一套书,读透,也已经非常有收获了。 不仅是小朋友,大人翻看一会也能在会心一笑中有所收获。yyds!

2,《欢乐数学(math with bad drawings)》:数学大神的幽默笔记

math with bad drawings,原本是作者ben orlin写在博客上的一系列科普文章,以独特的火柴人插图这种简单又略显得滑稽的手绘图画,结合作者运用很多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数学概念,例如集合论,几何,代数等等,使其变得更容易理解,后来就有了纸质版的书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不仅关注了基础数学知识的科普,还力求启发读者的思考和创新。ben orlin是一位毕业于耶鲁的数学老师,他还有一本同样画风的讲微积分的书,看得也很欢乐,不枯燥。

我也很鼓励小朋友在笔记本上画火柴人小漫画来帮助理解记忆,提高兴趣浓度。总之,美国的数学大神们好像都很擅长用火柴人传递知识,youtube上还有一位大神(alan becker)用火柴人制作了动画,其中特别风靡全球的一期是火柴人大战欧拉公式,有兴趣的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们看一看。

3,“how to bake π” 和“the joy of x”:数学科普的欢乐亲子时光

how to bake π这本书很适合喜爱烘焙的小朋友,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将数学原理嵌套在烘焙的过程中,通过面包饼干派等美食,向大家展示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得几何代数概率等基础数学概念变得更加亲切有趣而又记忆深刻。绝对是一次与数学与美食的亲密接触。

口罩期间我们蹲家做过烘焙还看过dr cheng的讲座视频,她本人语速非常快,反映出思维之快,女儿那时候听讲座还略有点懵,毕竟不像看电影那么轻松愉快。喜欢烘焙的小朋友,可以按照书里的可爱配方动手做美味点心,同时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数学,可能长大成年以后都会记得曾经干过这么有趣的事情,记得这份快乐。

以上两本书在我家很受待见,通常是出现在客厅放书的小推车上。the joy of x我自己看了两遍,看得很是欢乐。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年我们也有这些优秀的科普读物,是不是会更有兴趣钻研,是不是有更多同龄人至少不会惧怕数学。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数学家如何通过解决问题、建立模型和发现规律来让世界变得更好,让我们知道实际上数学贯穿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后再有人说,学数学有什么用,嗯,告诉他们,数学是如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没有数学的人类社会又将怎样)。

(以上这些读物都有中文版)

4,漫画guide系列:让学科更接地气

我家客厅小推车上还有一套书是备受宠爱经常被翻牌子的,就是漫画guide系列。这个系列不只是数学,包括了代数,微积分,物理,化学等,图文并茂的展示了各种学科知识,寓教于乐。每本书的结构都设计的很巧妙,有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清晰的解释了复杂概念。作者larry gonick也是一位漫画家,毕业于哈佛,主修数学。当我拿到这套书翻阅的时候,心中满怀着对人类高质量大脑的崇拜,一边看漫画一边理解学科知识,这绝妙的组合。不怎么适合初学者,很适合对学科有进一步兴趣又觉得传统教材枯燥又过于“简洁”的孩子们(最好是小高以上,请小年级的家长们莫着急,以免揠苗助长)。

(不清楚guide系列有没有中文版)

5,个人经验谈:反复阅读深度扎根,持续输出依然重要   
 

回头看看整个小学阶段,学科类阅读大致上也分两个层次:

一、低年级阶段的兴趣阅读,主要读物是“可怕的数学”系列和一些数学相关的绘本,可怕的数学10本书,看哪本靠心情随机。回想这个阶段,她觉得她读懂了,我也相信她读懂了字面意思,她也能借助阅读的内容跟我讨论的头头是道,这个时期的讨论类似于小说阅读的讨论,大抵属于向我讲述她看懂的数学故事。低年级时候的校内数学成绩也是不错的,但因为我是个笃信不需要大量刷题的妈,所以从她小学前半截的数学分数上并未比大量刷题的孩子有优势。

二、高年级阶段的反复阅读,阅读范围也从“可怕的数学”延展至更多的数学书籍,更有针对性:比如某天遇到一个兔子数列难题,她自己未能理清楚思路,她会想着哪本书里看到过兔子数列,翻出来再研究研究。四年级的时候开始有一些不同的苗头,她可以像老师一样给其他同学讲应用题,甚至有时候老师会把少量同学的数学辅导直接交给她。今年下半年的数学大考,她以压倒性优势位列年级第一。

再说说持续输出这个点:输出包括能讲出来,教会别人,也包括做练习题和考试。必须要说的是,阅读可以提高兴趣,启发思维,助燃自主学习钻研的热情,但任何数学读物的阅读都不能取代做练习和参加考试,也就是不能取代输出,也不要心存一劳永逸的想法。

曾经我们家的学习数学模式是教学的时候顺手练几个题,很少极少辅以作业,于是学的其乐融融,避免了鸡飞狗跳影响身心健康😂。起初在浅层没有出现问题。随着难度加大和深度加深,尤其在四年级接触到竞赛题以后,没有持续有序练习的弊病就暴露出来,有时候貌似听懂了实际上并未能和原有知识库形成链接,有时候确实学懂了但几个月后部分忘了模棱两可了。

我也彷徨过,我不安排刷题的行为会不会直接或间接害了她。也确实发现我们荒废了一些时间,走了一些弯路,有点遗憾,而且确实比从小就刷题的孩子“懒”,不喜写作业。这一点以后中学会不会有变化,还有待观察。现在我个人认为其实不必执着于刷题和不刷题,只要不是盲目的重复的在简单层面刷题,那么都是有帮助的。

后来我们调整了战略,采用“以一当十”的办法,用学透一个题替代刷10个同类型的换汤不换药的题。以数学的不同模块,安排有序的复习和练习。某思大白本在这里成为了我用的很顺手的高效的一套教辅,私以为某思大白本刷明白透彻了,小学数学可以说很稳了。当然好的教辅不只是这一套,择一套适合的系统的教辅,基于孩子的能力,太简单或者太难都不叫做合适的教辅。踏实持续的做,日积硅步以致千里。同时根据孩子能力的提升,升级教辅的难度也是可以考虑的,这也是为什么说给孩子规划学习不要心存一劳永逸的想法。我们后来又加入了“以考促学”的策略,加上精读,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数学学习的路还很长,只能算是阶段性经验谈,能不能保持稳步上升,咱现在不敢说大话。每个孩子都有独特性,花期也不同,同一个孩子的不同阶段都存在差异,引导学习的配方都需要进行弹性调整。这里想简单说一下,一直和女儿一起使用费曼学习法,世人皆知费曼学习法是输出大于输入,其实费曼学习法还有一截内容是对于自己没搞清楚的概念或内容,反复从头去阅读去学习,费曼就是这样教自己的妹妹的。不知道有没有家里在要求孩子践行费曼学习法的时候,发现孩子“输出”有困难的,那可能就是概念还没搞清楚,路没走通,又怎么输出。

写在新年第一天,祝大家生活愉快不发脾气只发财~  
 


赞17
收藏53
喵姐爱芽酱
喵姐爱芽酱
2013
作者热门日志
 赞11 · 收藏37 · 评论4
 赞5 · 收藏39 · 评论5
 赞7 · 收藏18 · 评论5
旅居东南亚的那些个碎碎念  赞11 · 收藏4 · 评论7
 赞6 · 收藏7 · 评论5
相关讨论
 146个回答
 133个回答
 125个回答
 124个回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