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糯米(四年级上)的一篇习作,总结一下教孩子写作文的方法。
孩子们写作文与成年人写文章的过程非常相像。在正式开始写作之前,不仅需要充分审题,还要围绕主题尽可能多地搜集素材,然后在列提纲的过程中对素材加以筛选。这样一篇文章才能主题明确、结构清晰、细节饱满。
然而孩子们并不是天然懂得如何去写作,他们“很自然”地略过准备阶段,直接提笔打草稿。有时候大脑一片空白,只好像挤牙膏一样想起来一句写一句;有时候东拉西扯了半天,却离题越来越远。
不幸的是,多数情况下,爸爸妈妈们也选择在孩子完成初稿之后再介入辅导。这时整篇文章已经成型,一旦发现问题,爸爸妈妈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直接上手去改,可能会把孩子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不仅“不像孩子写的”,还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自信心;如果不改吧,又实在过不了老师那一关。
有的家长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范文”,要求孩子每次习作都找到主题相似的范文,模仿着写。这么做的好处是立竿见影,孩子不再头疼,甚至能够“仿写”出高分作文。然而到了中学阶段,走捷径的恶果就会暴露出来——习惯了套格式、抄经典之后,孩子离开范文就不知所措,更不用说写出真正有思想、有文采的好文章了。
因此,我更倾向于在孩子刚刚学写作文时,就把精力用在辅导写作方法上。只有一步一步把办法讲透,孩子才能对各种作文类型应对自如,无论题目怎么变,都能写出好文章。
圆圈图与头脑风暴
在拿到作文题目后,需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与孩子开展“头脑风暴”,帮助孩子打开思路,找到写作的灵感。
圆圈图最适宜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充分联想,因此是记录头脑风暴成果的首选。头脑风暴的过程,是寻找作文灵感的过程,也是筛选作文素材的过程,因此由主题联想到的内容越多越好,越有趣越好。在中间的主题圆写下作文题目之后,我们就可以和孩子畅所欲言了,鼓励孩子展开联想,只要与主题有关的都可以讲出来,而不用担心讲不好或者讲错。
刚开始孩子往往缺乏思路,或者还沉浸在不会写作文的沮丧里。这时,爸爸妈妈可以带头示范,讲讲由这个主题联想到的事情,带动孩子参与讨论;甚至可以故意开开玩笑,讲一些有趣的事情以调节气氛。只有放松下来,孩子才能冒出好点子、好主意。
随着头脑风暴的深入,我们会发现,其中有些元素激起了孩子的表达欲望,他/她围绕这个点讲述了许多有关的细节。这些点往往就是组成作文的重要素材。这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启发孩子更完整、更详细的描述有关的内容,并帮助孩子记录在比较集中的位置。
四年级刚开学,糯米的老师布置了一篇写景的作文,要求“记一处自然景观”。糯米想写大海,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我们围绕“大海”进行了头脑风暴,并用圆圈图记录了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糯米讲述了许多有关“沙滩”和“海浪”的细节。她描述了在大海里游泳时的感受,还回忆了在沙滩上玩沙子,做沙堡的情形。糯米添加了几条波浪线,把这些互相之间有关联的词圈在了一起,形成了“图中图”。
一篇作文写得好不好,能不能打动读者,情绪、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把一篇作文比喻成一道菜,那么情绪、情感就是这道菜里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因此,当头脑风暴进入尾声的时候,别忘了引导孩子体会情绪、情感的变化,总结成关键词记录在圆圈图里。
括号图与作文提纲
古人用“凤头猪肚豹尾”来比喻一篇文章有好的开头、主体和结尾,这六个字也刻画出了一篇文章的典型结构。因此,我们可以先简单粗暴地把作文的结构划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帮助孩子搭起作文的架子。
括号图可以很清晰的展现结构框架,既有对各部分的总结概括,还可以在大括号后面对每一部分进行层层分解,因此是列作文提纲的好工具。
使用的时候,可以在括号图主题的位置写上作文题目,然后在第一层括号后面写上“开头、主体、结尾”,并在每一部分的后面添上第二层括号,代表需要填充的内容。
这样做不光可以帮助孩子对作文的结构有清晰的认识,还能把一项复杂任务拆解成三个子任务,从而降低难度。接下来就可以指导孩子逐一“填空”了。
一般而言,在作文的开头,需要引出主题或点明立意。孩子比较欠缺写作经验,然而却有丰富的阅读体会。因此,我们可以引导他/她回忆“如果你拿到同学的一篇作文,你会怎么想?”我们通常会好奇对方写了什么。因此,作文开头的首要任务就是“点题”,帮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对整篇文章有所了解。这时可以对主题进行概括性地介绍,告诉大家将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也可以讲一讲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
除此之外,开头的第二项任务是引起大家阅读的兴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简要概括主题的特点、特色,还可以说一说它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或内心感受。这么做就像揭开礼物盒子的一角,透露一点儿精华,却又若隐若现,让人心痒难耐,恨不能马上看到全貌。
万事开头难。如果孩子还是不知道怎么开头,爸爸妈妈可以询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比如 “你为什么想写这个题目呢?你能用两个词概括一下这件事(或人)给你留下的印象吗?”孩子讲述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可以抓住其中的关键词,甚至把孩子即兴发挥的整句话都记录在提纲“开头”的位置。
中间部分是作文的主体,占篇幅最多,因此也是撰写提纲的重头戏。这时可以把头脑风暴时画的圆圈图拿出来,对素材进行筛选、整理。在头脑风暴中,有些想法可能跳跃性比较大,因此在筛选素材时,爸爸妈妈需要留心素材与主题的相关程度如何,帮助孩子把关。
在“不跑题”的前提下,可以请孩子选择印象最深刻、最想与大家分享的内容作为写作主体。这样做的好处是,印象深刻意味着孩子有话可说,而且能够描述出许多生动的细节。
确定了要写什么内容,接下来需要思考“怎么写”,也就是明确写作顺序。根据不同的文体可以选用不同的描述顺序,比如写景时,常常采用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叙事时,常常按照发展顺序来讲述;表达观点的时候可以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这时可以指导孩子把相关内容或素材概括为关键词,按照顺序依次添加到括号图里。
好文章离不开好的结尾。在结尾段往往需要抓住整篇文章的灵魂,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最常见的结尾方式莫过于总结概括整篇文章,抒发感情。这时,在头脑风暴阶段,我们围绕情感、情绪总结的关键词就派上了用场,可以把它作为点睛之笔填在“结尾”的位置。
在整理作文《海》的写作提纲时,糯米将大海的特点总结为“大、深、蓝”三个字,并把主体分为“风景”、“活动”两部分,分别采取由远及近、先讲游泳再讲玩沙的顺序进行描述。完成整张图之后,我们发现了新的问题——括号的层级和数量都太多了。这意味着,如果按照这个提纲来写可能会写得很啰嗦,因此需要舍弃一些不必要的细节,突出重点。
括号图不仅撘出了整篇文章的框架,还明确了每一部分的写作内容、写作核心。做完充分的准备工作,孩子就可以按图索骥、提笔撰写草稿了。尽管确定了主题、素材和框架,孩子在写作时还会冒出一些新的想法。这时不必苛求孩子完全按照提纲来写,而应赋予充分的创作自由,这样孩子才能及时捕捉闪现的灵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附:糯米习作《大海》
海
糯米
我去过秦岭,去过黄河,去过长白山,也去过内蒙古大草原。可是,最令我着迷的是深邃、湛蓝、无边无际的大海。
光着脚丫踏上沙滩,你马上就会感到一阵温暖传遍全身。沙子起先还有些扎脚,愈靠近大海,沙子就愈细软。浪花拍打着金灿灿的沙滩。那浪花是雪白的,轻轻地拍到沙滩上,一浪接一浪,像母亲轻轻拍打婴儿来哄他入睡一样。再往前看,便是那深蓝的海水。说是深蓝,似乎浅了一些;说是浅蓝,又好像深了点儿。那水是渐变色,但说不清是由深到浅,还是由浅到深。那水看上去是蓝的,但捧起一捧来再看,却一点儿颜色也没有。溅到嘴里的水又咸又涩,但是我毫不介意。金黄的沙滩、湛蓝的海水、清爽的海风,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带着泳圈坐在水里,能感觉到水面的起伏。有时浪头大,你若是面对着沙滩坐着,不一定什么时候,后面就会涌来一波大浪,给你痛痛快快地淋个浴。虽然有时候劈头盖脸地淋下来的水会呛到你,但是你还是会觉得很好玩,还是会想再来一次。
我用小桶、贝壳做出了一个“海绵宝宝”。先在沙地上勾勒出外形;将湿软的沙子装在桶中,然后扣在地上,放上两片贝壳就是眼睛;嘴里则长满了细长的“贝壳牙”,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不知不觉,太阳半藏进了海平线,若非如此,还真难区分哪是天空,哪是海水。夕阳下的海,依然是那么美。
这美丽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