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写过一篇
的文章,颇受好评。
后来又有家长来问我,有没有英文的字帖啊?本着有求必应的原则,我做了一番研究……其实英文的书写相对中文来说要容易很多,把26个字母大小写写好了便大差不差了。
查资料过程中,发现在美国,英文的手写体也经历过几种字体的变化,觉得挺有意思,所以在这里也作一番简要的介绍。
在1850~1925年这一时期,美国流行spencerian script,中文叫斯宾塞体。这么说你可能不一定知道,但它也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花体字。在出现打字机以前,这种字体是美国事实上的商业书写风格,学校也会教学这种书写系统。
这种字体,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比如可口可乐和福特汽车的logo就是这种字体。
我在网上找了一份相对不是那么花俏,经过一定改良和简化的26字母的版本,如果有兴趣,你可以下载这个图片打印(文末附有所有文件的打包下载)。
第一台商用打字机出现在1874年,之后在19世纪晚期逐渐流行起来。在这一时期,一种对斯宾塞字体加以简化以提高书写速度的字体开始逐渐取代了斯宾塞体,它就是palmer method,中文称帕尔默法。
这种字体由austin norman palmer发明,因为更加简单实用、书写便利,在20世纪早期在美国广为流行。在他出版的《the palmer method of business writing》这本书中,有提供26个字母的书写示例,如下图。
在1950年代,zaner-bloser method逐渐取代palmer method,成为美国学校教育中最流行的一种字体:
在1965年到1978年期间,一个叫donald n. thurber的小学老师推广一种叫d'nealian method的书写方法,它部分挤占了zaner-bloser method的市场空间。
事实上d'nealian method和zaner-bloser method这两种手写体都是源自palmer method的变形。据称,现在的美国有90%的学龄儿童会学习d'nealian method和zaner-bloser method这两种手写体中的其中一种。
以上是美国英语手写体演变的一个简单介绍,当然,除了这些字体以外,还有其它很多的分支。这就好像同为楷书,咱们国内也会有庞中华、田英章、荆霄鹏等不同的人所写的不同的字体,彼此之间会有一些差异,但又有一些共通之处。在楷书之外,还会有行书、草书,甚至现在电脑技术发达之后,造出更多的印刷字体。
国内咱们孩子学英文字母的书写入门,一般都是照着课本上的印刷体来学。所以大家可以找到自己地区对应的英文课本的电子版,把里面相关的部分抠出来,重新拼接一下,就可以制作一份26字母的字帖了。
比如我们孩子用的是北京版英语教材,是在一年级下册的课本上出现的:
大多数地区应该是用的人教版三年级起点的pep教材,出现在三年级上册p16:
所有教材的电子版可以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找就可以:
我把人教版pep三年级上册的所有26个字母的书写抠出来,重新拼接了一版如下,可以在附件中下载打印:
近些年,衡水体的英文书写受到一部分老师和家长的青睐,这其实也是一种手写的印刷字体。这种字体因为高考要求规范书写而兴起,确实从阅卷人的角度来讲是看得更清晰一些。它的效果看起来是这样的:
我在这里介绍两种方法来制作这种字帖。
一种是使用微信小程序“速创字帖”,选择英文字母,选一个字帖模板,再设定一下文字内容和选择字体,点“生成”。非会员用户下载字帖需要看一个视频广告,加上字帖上面会有水印信息。
生成得到的字帖是这样的:
另外一种方法,是下载一个叫“舒窈衡水体”的电脑字体,然后在word里面自己排版一下就可以了,内容也是可以自己任意调整。文件可见文末的下载。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word文档在不同的平台上显示效果会有一些差异,我在自己的电脑上设置的段落间距跟原来提供的文件也不一致,你自己调整到想要的效果就行。
导出为图片为pdf的效果是这如下图这样的:
这个文件包里还有一个是“舒窈意大利斜体”,生成的是这种手写体的(感觉这个才是我们以前学的):
可能有的人会说了,既然是字帖嘛,也不一定只练26个字母,有没有不同教材的词库呢?这样就可以生成各种各样自己想要的真正的字帖啦。
还真有!
我收集了网友分享的一个包含上千本各类单词词汇的文件,里面包含了各种级别的教材词汇。还分带不带音标、纯单词、英英释义、中文释义等。这个文件,可以用来生成字帖,制作anki、quizlet卡片等等。
生成字帖的方法有了,各种词汇也有的。只要自己动个手,分分钟就可以生成各种想要的字帖了!
这个资源在: ,或者手机上扫描下图的二维码也可以到达。
本文提到的字帖、资源、文件等,可以通过以下链接获取:
百度网盘: 提取码: nr4e
阿里云盘:
全文完
公众号:学爸加加油
近期在组织一个学习群,面向3~10岁学生家长,可加我微信“jyfcjing” 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