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各科学习方法——历史篇 -pg电子试玩

2009
2022-4-1 21:01 原创 · 图片8

【卷首语】进入初中以后,学习内容和任务会发生明显变化。

课程门类突然增多,内容也突然加深。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小学曾学习过的课程,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和应用要求;同时,物理、化学等新领域课程相继开设,历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识也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老师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传授知识的整体性、逻辑性和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开设“初中学习方法专栏”,逐一探讨各科的学习方法(也包含着对应能力和习惯),每一科,都会从“是什么、考什么、怎么学”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或许,我们无法通过掌握一种方法就实现「快速提高」,但是正确的方法一定可以帮助你少走弯路、不会兜兜转转原地踏步。

以下内容仅为个人观点和做法,不具备普适性,如有不同意见,一切以您为准。

本文4100余字,分为三个部分。

一、历史是什么

二、历史怎么考

三、历史怎么学

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重点内容已标红,请注意。

 作为“初中学习方法专栏” 的第一篇文章,我要写一写历史。

文史哲不分家,作为“语文”起家,语文的学习方法、学习理念写了很多(始终把语文排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之前也写过小学阶段的历史学习,但更多地是针对“开拓视野”和“人文积累”,没有涉及到“应试学习”,和“学科素养”。

 一、历史是什么

在学习一门课程之前,得让娃知道,这门课是学什么的?干啥用的?当然,老师讲了最好。如果老师不讲,家长就要补上这一课。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其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来历;3.过去的事实。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我们必须要了解这门课是干什么的,课程标准是什么,才能有目的的去学习。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重点(必须要清楚的):

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标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

在每个板块之前以“通论”的方式概述该时段历史的基本线索及主要特征。每个板块的学习内容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想进一步了解历史新课标的,可以去找原文看:

二、历史考什么

历史考试的重点(政治也是如此),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四个重点:

从宏观上说:

 第一,考查阅读理解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

强大的阅读能力在文科学习中有多重要?近年来语文、历史、政治考试的阅读量日益增大,阅读能力差,阅读速度慢,读过一遍毫无感觉是文科学习的大忌。仅是读课本,更是读史料、读题干。中高考题,特别是高考题,十分注重对文本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有很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做到“稳、准、狠、快”。一般来说,考试时审一遍题,就要迅速抓取出“谁,什么时间,什么背景,出于什么目的,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这几条信息。

读懂材料是历史学科的核心。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当有意识的多读题,限定时间快读题,限定时间做题,用考试的态度做题。

 第二,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

学科内,不仅仅需要孩子能够理解和熟悉材料题目的题干所要表达的具体含义,而且要求孩子能够迅速找到历史教材上的知识与题干之间的潜在关系。学科间,文史不分家,语文功底特别是文言文功底,对历史学科是有一定影响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文言文功底,面对史料原文,就很难能够深入地理解这一道材料题的题干内容,可能会影响答题要点的全面、系统。我们生活中的经常谈到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实就是迁移能力的体系。

第三,考查多角度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

学历史,一定要学会“多角度、多层次阐述”。什么叫多角度、多层次?比如,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阐述,决不能只写一个原因;再比如,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好的方面、坏的方面,决不能只写一个方面。这些,看似简单,但其实是多角度、多层次阐述的入门级别。到了高中,难度会大幅提升。

另外,我们找到了关键点,对应上了知识,这时需要总结答案,写到试卷上。不同的表述方法,虽然是相同的思路,得到的分数却是非常不同。表述答案,最重要的便是规范。规范,就是将对应的知识点准确无误的写出,就是认真对应材料,不含糊。这也考查了孩子的文字表述能力,更是思维能力的体现。

第四,考查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主要针对开放性问题,让你针对某一历史现象谈感想、谈体会、谈认识。考察文字表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演绎归纳能力.......如下图第3小题:

【从微观上说】

所有的历史题都有一个共性——都能反映一段或大或小的历史背景,年年考、总是考、绝对考的无疑是历史背景。

 学历史,如果能对各种背景都了如指掌,那你的学科基本素养就已经具备了。这也是冲击高分并且稳住高分的最最最重要的基础。这需要你极度熟悉课本、吃透课本。

 三、历史怎么学

 一搭建历史框架

思路是:整体框架-局部框架-具体框架

步骤是:

第一步:整体框架

把初中三年的历史课本全部买齐,利用6年级的寒暑假,先把这6册课本看一遍。历史课本并不难,就像看小说一样,很快就能看完。然后,把框架整理出来。

初一、初二是中国史,初三是世界史。要清楚整个初中历史是怎样的构成,站在全局、整体的角度去看历史(要有全局观、整体观),而不是一开始就扎进具体的知识点里。比如:


第二步:局部框架

升入初中后,每个寒暑假,再重新看一遍下学期的历史课本,每册课本都要做一个框架图,重点内容要熟悉(即便不刻意背,也要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开学后,上课听老师讲具体的知识,就等于在框架里“填肉”。比如:

特别提醒: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框架图,一定不要面面俱到、事事都有。第一步是整个初中的学习框架,第二步是整个学期的学习框架,只要你自己能看明白即可,只要能对你起到提纲挈领、以点带面的作用即可。目的是梳理思路、掌握全局。

第三步:具体框架

具体学习中,每个单元学完,都要做框架图(思维导图)。框架图一定要在认真看完课本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做,没有思考的过程,不会有实质上的进步。这一步,是要有具体内容、具体知识点的。比如:

真正有用的并非是框架图本身,而是这张图背后的结构化思维、通过深度思考形成的知识体系。

当孩子掌握了这个学习习惯和方法,就会摸清了历史框架和套路。用这个方法去学初中历史,完全是降维打击——因为初中各科内容真的不难,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没问题。记住,你现在所作的一切,都是直指中考、铺垫高考。这些方法运用熟练了,对高中学习大有裨益。

写到这里,大家可以看出小学和初中的区别了吧。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既浅又少,死记硬背也没问题;初中,必须建立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以体系化、系统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去学习,这样才能学好。

 二、真正吃透课本

前面“搭骨架”,这步“填血肉”。

课本具体要看什么呢?

每个字。

包括前言、目录、正文、注释、地图、课后练习题、思考题,每课穿插的小疑问。课本是一切一切的基础,你要反反复复看课本,然后,重点内容背过。

 一是掌握一个原则: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课本里进行描述的脉络都是“五步走”,即:

1背景(原因)—2过程(发展)—3结果—4影响—5评价

所以,要形成思维模式,都从这五个角度去思考储备学习,因为这样才能真正锻炼你的思考能力和迁移能力。这也是前面我们提到的:多角度、多层次阐述问题。

一些历史题型,比如:

原因------对应背景原因题

过程------对应一些概括题(措施/观点/对比/特点)

影响------对应影响意义题

评价------对应评价/启示题

这些题型对应的专业术语表达都能从教材中学到。

 二是做到两个必背:

一是时间轴。

脑海中要有一直“时间轴”,也就是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绝对不能把时间孤立起来背,要把它放在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中背,在头脑中清晰完整的构建起该阶段历史的“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否则就算是把所有的时间都记住了,那个东西对你而言也不过就是数字的排列组合而已,根本应用不在考试当中。

 二是阶段性。

每一个历史阶段,都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总结,这也是梳理历史进程,把握整体观。如果一开始不会做,可以找度娘搜一搜,看看人家整理的阶段性特征思路是什么、框架是什么。当你知道了怎么做以后,要自己动手做了,重要的是总结、提炼。归纳。比如:

三是怎么背。

一段文字,必须要先分层、再标记、理解背。

先分层,也就是说这段文字表达了基层意思,一般是两种情况:

1背景(原因)—2过程(发展)—3结果—4影响—5评价

1政治-2经济-3文化-四军事-5关系

再标记,也就是标记序号、关键词(整句话的提炼),方便记忆

理解背,历史就是两个方面:人的主观和时代的客观。一个历史事件,一段历史背景,要从客观和主观方面去考虑、去理解、去联系,慢慢织成一张网,而不是死记硬背。

当你的学习深入到一定层次时,课本、笔记本、大事年表等等之类的东西就已经不是背的了,而是像字典一样用来偶尔查一下的。

最后,我们再来梳理一下历史学习步骤:

第一轮:寒暑假-看全部6册课本,做整体框架

第二轮:寒暑假-看每学期课本,做分册框架

第三轮:学期中-老师讲解、完成作业、读课本、做标记

第四轮:学期中-每单元复习总结

第五轮:学期末-考前冲刺

第六轮:重复第二轮步骤,做下学期分册框架

这就是学习中的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


赞41
收藏394
1年前
学习了,谢谢🌹🌹
1年前
太棒了!收藏!
1年前
学习&收藏,谢谢!
1年前
赞👍收藏
1年前
谢谢分享,学习了👍👍👍
1年前
感谢分享,,,,,
1年前
方法总结的很好很有用!我是从公众号找过来的
1年前
真好,学习啦!👍👍👍👍👍
1年前
写的真好,条理清晰,路径明确,孩子二年级,我特别爱看初中的经验介绍,未雨绸缪,提前学习
1年前
谢谢分享😁😁😁😁
更多
酥酥猫爱学习
酥酥猫爱学习
2009
作者热门日志
小学语文学习路线规划(一)  赞816 · 收藏6109 · 评论73
谈谈阅读模式及精读书目选择(小学篇)  赞344 · 收藏2819 · 评论39
9岁女娃的2018年阅读总结/阅读记录  赞327 · 收藏2749 · 评论83
语文学习的真正重点——语感和思维  赞299 · 收藏2151 · 评论71
初中学习的建议(一)  赞179 · 收藏1549 · 评论24
 赞186 · 收藏1294 · 评论2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