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辅导专访:陪女儿10年看完700本书,不比较、不勉强的阅读才是快乐的 -pg电子试玩

2012
2022-3-11 10:01 原创 · 图片8

关于儿童阅读启蒙零星已经写了很多了,这次应猿辅导之约,把这几年积累的干货又分享了一遍。最大的感受是知易行难!看到有那么多人仍然关注孩子的早期阅读培养,也很欣慰。实践出真知,接下来还想更多地分享一些好方法给大家,陪伴大家的亲子阅读之路。孩子成长,家长先行,未来我们一起加油!

文章首发于“小猿家长圈”,转载需授权

陪女儿10年看完700本书,她说:不比较、不勉强的阅读才是快乐的

几乎是从女儿出生开始,团团妈妈开始亲子共读,至今已走过10年有余

这10年间,她们累计阅读量近700本,母女乐此不疲,读过的书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丘。阅读成了她们家最普通的日常活动,跟吃饭睡觉一样,是每天都要做的事。

让团团妈妈惊喜的是,通过“阅读”女儿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预期内的识字、阅读理解、写作、表达、艺术鉴赏等能力得到了发展,预期之外的自驱力、自信心与自主学习能力都有提升。

每次老师布置的作文20分钟(构思 写作)一气呵成,全优。团团由着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已经写了近10万字的绘本跟小说了,写作对她来说,不是任务更像是一种享受。

(团团的部分小说内容)

另外从一年级开始,她就开始自主学习,从不报任何课外辅导班,也不额外刷任何课外习题,直到四年级,各科成绩全优

在阅读上不断积累正向反馈,团团整个人更加自信了,“只要全身投入,敢于尝试,相信自己,事情就会越来越好。”

正如团团妈妈所说:“阅读帮她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窗,扩展了她的能力边界。”同样也拓展着亲子关系的边界。

这10年间,团团跟妈妈很少红脸拌嘴,始终保持着和谐有爱的亲子关系。阅读就是她们母女俩情绪的缓冲带,任何矛盾都能在其中得到缓解。

作为“亲子阅读”的受益者,团团妈妈希望身边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阅读的美好,但有效阅读并不简单,坚持阅读也并不困难

回顾过去10年的阅读经历,有经验有教训。今天团团妈妈总结了“阅读的前提”“亲子共读的三个原则”与“有效阅读的四个技巧”。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如果您对孩子阅读方面有这些疑问,那团团妈妈的这篇分享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1)何时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关于阅读,哪些事情父母一定不能做?2)我给孩子买的书,孩子不感兴趣,我该让她继续读吗?怎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3)市面上绘本那么多,我该怎么选?4)孩子读的书不少,但是读完就忘,感觉没效果,这该怎么办?

(以下是团团妈妈的10年阅读经验分享

阅读的前提:

不横向比较,关注孩子本身

于我而言,理想的教育应该兼顾三个方面:为学业打基础、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兼顾内驱力培养。

因此在孩子出生之前,我花了很长时间思考如何规划女儿的教育。思来想去,我决定尝试通过早期阅读作为女儿的启蒙教育,这一试就是10年,至今乐此不疲。

早期阅读不仅让女儿熟悉了大量的生字生词,培养了语感,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开阔了她的眼界,拓展了知识面,当然最重要的是建立了孩子的自信心,也提高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塑造力?是的。但与其一头脑热,马上给孩子下单一套热销图书,阅读的前提更为重要——不比较,关注孩子本身

如果阅读活动就是基于比较开展的,那大概率不会有太明显的效果。基于孩子的本体需求,纵向深挖,家长可以尝试:

1)观察孩子兴趣点,适时加以引导

孩子幼年时家长的引导非常重要,要在日常观察孩子的兴趣点,然后加以引导。

女儿在牙牙学语时就表现出对听故事的强烈兴趣,之后我就引导她口头创作小故事

到可以涂鸦时,我会让她记录日常,会在家里准备好各种笔和纸方便随时涂鸦。

随着她创作能力的提高,开始引导她从绘本创作到小说创作,始终引导她持续拓展能力边界。

(团团妈妈帮团团装订成册的“绘本集”)

2)纵向深挖,不横向比较,多鼓励孩子

能持续拓展边界,最直接的驱动力就是家长的鼓励和肯定。

要不断鼓励孩子,关注趋势而不是结果,要纵向看,而不是和其他孩子横向比较。

小时候女儿涂鸦、写作文都是自学的,没有系统学过,所以图形没有别人画得标准,作文总有错字,我不会揪细节,不会要求她达到什么标准。

(团团幼年时的涂鸦作品)

她就自己摸索着,慢慢后来也就跟其他人达到了一样的水准。这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不是家长外力牵引实现的。

孩子有了成就感自然就会产生内在的驱动力,并坚持下去不断挑战。

3)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时区

每个孩子的时间表和特质不一样。

女儿起初觉得单纯认字很枯燥,但是她兴趣广泛又喜欢阅读。

于是我们通过广泛阅读先熟悉生字生词,然后通过电脑打字写文章,逐渐掌握了这些字词。

(团团在打字写文章)

整个学习的过程都很快乐,也驱动了她的自我学习。所以要尊重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要因材施教。

亲子共读的三个原则:

不勉强、读精品、快乐地投入

在孩子能独立阅读前,我们主要是通过亲子共读来开展早期阅读。听故事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可以慢慢让孩子去发现、学习故事阅读的方法,为他日后的独立阅读做准备。

面对她这10年成长中的每一个敏感期,甚至是会让亲子关系陷入冰点的时刻,是亲子阅读让我们重新一次次建立连接,可以说我和女儿10年间始终保持着非常好的亲子关系。

现在即使女儿已经可以独立阅读,我们还是会尽可能地一起享受亲子共读。我也非常建议家长跟孩子尝试“亲子阅读”。

作为10 年亲子共读的实践者,相信我们曾经遇到过的困惑,也可能是大部分家长的困惑,我们的经验也许不具有普适性,但分享出来也许可以让大家少走弯路。

1)孩子对阅读没兴趣?——不勉强,等等看

阅读也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趁早,要把阅读变得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

我们几乎是从女儿出生开始坚持亲子共读,累计阅读量近700本。要让孩子在家里随时都能看到书,接触到书。每天可以安排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和孩子一起阅读,可以是饭后,也可以是睡前。

阅读和孩子的生活并不割裂,甚至可以相互融合。无论孩子是在学习如何情绪控制,还是如何面对分离焦虑,阅读都可以协助孩子面对成长中的各种问题。

早期阅读首选的读物是绘本。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适合年龄选择绘本。如果孩子实在不喜欢,读不进去也千万不要勉强

女儿当时就对百科知识类的绘本兴趣不大,即使我们后面尝试了多次也无济于事,但是她对神话、奇幻类小说却爱不释手。后来就索性随她去了。通过选书从排斥到喜欢的过程,也是更加了解孩子兴趣的过程。

(团团在创作自己的“绘本”)

如果孩子一段时期读不进去某种类型,可以过段时间再看看,也许随着心智的发展就又能逐渐接受了。一旦遇到孩子特别喜欢的类型,就可以在同类型中不断挖掘深度,坚持下去一样可以拓展阅读。

尊重孩子的意愿很重要,让孩子成为阅读的主导者,不要把阅读当成负担。只有热爱才能走近,只有快乐才能坚持。

2)绘本怎么选?——读精品

现在市面上的绘本包罗万象,同时品质也参差不齐。要把时间花在阅读高品质的绘本上。好的绘本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很洞悉儿童心理,会以儿童的视角来审视成长中的各种问题。

(团团的部分绘本)

家长选书时可以重点考虑那些优秀出版社出的绘本,比如奇想国、信谊、蒲蒲兰、启发出版社等。

还有优秀绘本作家的作品,如里欧·李奥尼、莫里斯·桑达克、艾瑞·卡尔、安东尼·布朗、熊亮、周翔等。

或者获奖作品,如凯迪克大奖、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和国际安徒生大奖……在我的公众号“迦糖有益”中都有相关介绍。

根据我们的经验,孩子爱不释手的绘本往往都是上面提到的名家作品,即使有些绘本可能孩子最初不是特别喜欢,但是到了合适时机也会慢慢接受。

3)孩子不喜欢和我一起阅读?——快乐地投入

“快乐”与否是决定阅读的关键,伴随着快乐的经历才会让人印象深刻。

父母在孩子面前敷衍地读书和投入地读书对阅读影响很大。一个喜欢阅读的家长,投入地和孩子一起共读,才容易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如果是抱着认了多少字或读了多少本书的目的,阅读过程就很难有快乐可言。如果家长本身就很喜欢阅读,那么甚至可以选一本自己很喜欢的书。当你投入在故事中时,这种感染力也会影响到孩子。

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睡前朗读。孩子小的时候经常会要求父母陪睡,睡前朗读既能充分利用这段亲子时光,又能培养阅读习惯。我在女儿6岁前一直坚持睡前朗读,我们几乎一半的阅读量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有效阅读的四个技巧:

趣味引入 输出阅读 作者对话 成为作者

很多家长也会有这样的疑问,孩子读的书籍不少,但是读完就忘,“收效甚微”。如果阅读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那肯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阅读效果如何离不开一个完整的阅读闭环,也就是选书——阅读——回应,其中回应的部分往往被我们忽视。回应其实就是交换想法、心得、感受,无论在阅读开始前或结束后,回应都非常重要。

1)趣味性引入

往往在选定一本书之后,我会尝试寻找一个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开头,以此吸引她继续阅读下文。

其实就是选择一个切入点,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件能够产生共鸣的事件,调动起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能够主动地参与接下来的阅读过程。

比如在正式阅读《好饿的毛毛虫》之前,我会问女儿“当你很饿很饿的时候你都会做些什么?”

试图让她回忆起当时的感受。她会想到自己当时贪吃的情景,恨不得把肚子撑破,怎样都吃不饱的样子。

通过这样的切入方式,可以让她更理解作者设计的情节走向。

2)输出式阅读

在阅读中我们会边读边聊,随时交换想法,在相互启发之下,我们发现了很多阅读的乐趣。

在聊绘本《盘中餐》的过程中,我会提示她细节也会讲故事。

于是她就发现了很多我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比如田地里的动物脚印,逼真的水珠,还有当地人居住的房子。犹如寻宝一样的阅读过程带给她莫大的满足,也满足了她的好奇心。

孩子的感受力是非常强的,这种随意聊天很容易触发他们的“第六感”。在聊天中女儿发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惊喜,这个过程带给她很大的成就感。

3)跟作者对话

聊绘本过程中我们还会从创作者而不是读者的角度学习如何创作故事

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故事背景,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人物,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怎样写……每提一个问题都是一次对批判性思维的考验。批判性思维加深了我们对故事的理解,也帮助我们完成了对阅读的深层回应。

我们还会写下来对作者想说的话,可以是对原书的一些想法:喜欢或不喜欢,或是一些自己的创作:插画、故事、手工或其他作品。

什么类型都可以,只要是能表达对作者的想法就好。还可以通过绘本剧引导孩子体会故事,将绘本故事变成小剧本演绎出来,甚至可以即兴创作自己的故事角色。

记得刚读完《山海经》时,因为对里面的神兽特别感兴趣,女儿就重新查阅资料,完成了一份阅读小报。不仅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还发现了之前阅读时没有发现的细节。虽然绘制这些细节花了很长时间,但是这个过程让她非常满足。

(团团的《山海经》小报)

4)成为作者

我们还尝试过自己“出版”自己的绘本,像作者那样体验出书的全过程。这是一个非常鲜活的实践过程,能完整地体验阅读闭环。让孩子同时成为作者和读者,他将会拥有更完整的阅读经历。

5岁之前女儿主要的创作都是一些涂鸦,为了鼓励她继续创作,我会帮她收藏部分作品。积累到一定数目,我们就“出版”了一本5岁绘本集,还装订成册。看到自己的涂鸦最终变成了绘本,也会鼓励她继续创作。

(团团5岁绘本集的部分内容)

以上就是我们这10年的一些亲子共读实践,先建立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再去选择优秀的孩子感兴趣的绘本,通过一次次的快乐阅读和阅读循环,实践着我们的早期阅读理念。早期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收获丰盛的精神世界,培养内驱力,还是凝聚亲子关系的有效手段。

文章首发于“小猿家长圈”,转载需授权


赞6
收藏20
1年前
谢谢分享,贵在坚持❤️
1年前
朵朵妈727 谢谢分享,贵在坚持❤️
感谢关注
迦糖有益
迦糖有益
2012
作者热门日志
 赞33 · 收藏247 · 评论11
 赞17 · 收藏120 · 评论24
 赞28 · 收藏48 · 评论17
 赞13 · 收藏16 · 评论27
 赞5 · 收藏43 · 评论4
 赞14 · 收藏30 · 评论7
相关讨论
 52个回答
 46个回答
 41个回答
 28个回答
 24个回答
 19个回答
网站地图